和人相處久了,你就會發現,一個人有沒有本事,其實挺容易看出來的。
沒本事的人,就像紙老虎,外表看著唬人,實際一戳就破;而真正有本事的人,就像深埋地下的寶藏,不輕易顯露,卻有著無盡的能量。
真正有本事的人,懂得“彎腰”。
這彎腰可不是懦弱,而是一種智慧和格局。
就像成熟的麥子,越是飽滿,頭垂得越低。
他們不會因為一點小成就就沾沾自喜,也不會為了面子而強出頭。
面對他人的質疑和批評,他們能虛心接受,因為他們知道,這是讓自己變得更好的機會。
這種“彎腰”的姿態,讓他們能不斷吸收養分,茁壯成長。
他們的“狠”,狠在骨子里。
這種“狠”,是對自己的嚴格要求。
他們不會給自己找借口,不會因為懶惰而放棄努力。
每天早起讀書、健身,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素質。
面對困難和挑戰,他們從不退縮,而是咬緊牙關,迎難而上。
他們把每一次挫折都當作成長的階梯,在磨礪中變得更加堅強。
反觀那些沒本事的人,總是眼高手低,好高騖遠。
他們渴望成功,卻不愿意付出努力;遇到一點困難,就抱怨連天,輕易放棄。
他們把時間都浪費在無意義的社交和娛樂上,卻從不花時間去提升自己。
這樣的人,注定只能在原地踏步,看著別人越走越遠。
1、有這3個處事心眼,沒人敢不尊重你。
第一,別被“實在”表象迷惑。
有一次,小李遇到個事兒。
老張拍著胸脯跟他說:“我這個人實在得很,從來不忽悠人,咱兄弟之間,那必須講道義!”
當時小李還挺感動,覺得這朋友靠譜。
沒過幾天,老張就找小李借錢,還信誓旦旦地說:“你放心,我過兩個月肯定還你,利息都給你算上。”
小李一開始有點猶豫,但老張一直強調自己實在、講道義,小李就心軟了,把錢借給了他。
結果呢,兩個月過去了,老張一點還錢的意思都沒有。
小李去催,老張就開始找各種借口,今天說家里有事,明天說生意賠了。
小李這才反應過來,自己被老張的“實在”給忽悠了。
其實啊,生活中像老張這樣的人可不少。
他們總是刻意強調自己實在、講道義,目的就是為了讓你放松警惕,好從你身上撈好處。
就像借錢這事兒,承諾越多,說明他越急著要錢,越急著要錢,往往就越無路可走。
一定得明白,很多人都是虛偽的,口不對心,說一套做一套。
他們說的時候天花亂墜,可一旦遇到利益,內心就把持不住了。
就像那句老話說的:“錢是照妖鏡,也是量心尺?!?/p>
錢不但可以改變人的個性,還能讓人露出本性。
所以啊,不能光聽別人說什么,得看他們做什么。
他們的行動,都會跟著錢的方向改變。
以后遇到那些刻意強調自己實在、講道義的人,得多個心眼,別輕易就被他們給忽悠了。
第二,看透利益偽裝。
讀者小王,剛進公司的時候,特別單純,總是用一套標準來應對所有人。
有一次,公司有個項目,需要和不同部門的人合作。
他跟一個同事小趙合作,小趙表面上特別熱情,一口一個“兄弟”,還說:“咱一起把這個項目做好,以后肯定少不了好處。”
小王聽了,干勁十足,每天加班加點地工作。
可是到了分配利益的時候,小趙卻變了臉。
他找各種理由,把大部分功勞都攬到了自己身上,小王只分到了一點殘羹剩飯。
小王這才明白,原來小趙之前說的那些好聽的話,都是為了利用他。
記住,小孩子才用簡單的是非對錯來判斷別人,成年人都是從自身利益出發,去選擇做什么、不做什么。
大多數人通常都是先在表面糊一層仁義道德的幌子,然后把利益的目的藏在里面。
就像那句網絡流行語說的:“表面笑嘻嘻,心里MMP?!?/p>
就算表面上說得越好聽,越是天花亂墜的,可本質還是以利益為主。
得學會看透這些偽裝,根據不同的人和情況,采取不同的應對方式。
這樣才能少吃點虧。
第三,人情社會的本質。
李舟有個遠房親戚,以前一直沒什么出息,親戚朋友都不太看得起他。
后來他下海經商,經過幾年的打拼,事業做得風生水起。
有一次家族聚會,他開著車,穿著名牌衣服,一進家門,那些之前對他愛答不理的親戚,都圍了上來,一口一個“老板”地叫著,對他各種巴結。
他跟我說:“以前我窮的時候,沒人把我當回事兒?,F在我有錢了,身邊全是朋友?!?/p>
這就是現實啊,你越厲害的時候,越有人錦上添花;你事業越在高峰的時候,越有人來找你合作。
人情社會的本質,說白了就是“錢權”社會。
權,代表你的社會位置,從上而下形成了一種“勢”。
誰的“勢”大,誰的傷害力就越大,誰就越有發言權。
如果你處在“勢”的最底層,你的發言權為零,換句話說,你的話只有你自己能聽見。
所以啊,得努力讓自己變得強大,才能在這人情社會里,擁有更多的話語權,得到別人的尊重。
2、別對抗人性,學會借勢而為。
在這世上,能經受住誘惑的人,那真是鳳毛麟角。
好多人拍著胸脯保證,說自己肯定不會被誘惑,可要么就是在睜眼說瞎話,要么就是還沒碰到真正能讓他們動搖的誘惑。
只要籌碼夠大,什么底線、道德,都可能被拋到九霄云外。
“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這才是大多數人在面對誘惑時的真實寫照。
這不是在批判人性,而是現實就是如此。
與其費盡心思去對抗人性,不如學會利用這種弱點。
和人打交道,本質上就是一場利益的交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利用好這些,就能實現利益最大化。
就說那些天天罵特權階級的人吧,他們真的是厭惡特權規則嗎?
其實不然,他們更多的是恨自己沒本事,享受不到那種特權。
“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我可以得不到,但看到別人擁有,心里就不平衡。
這恰恰說明,大家心里都清楚,利益才是關鍵。
在人際交往中,我們要做的不是去指責別人的“不道德”,而是要洞察他們的需求,找到合作的契機。
人性就像一把雙刃劍,用好了能披荊斬棘,用不好就會傷到自己。
別傻乎乎地跟人性較勁,我們要做的,就是學會駕馭這把劍,在現實中,借勢而為,讓自己走得更遠。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