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的北京,搖滾樂正以熔巖般的姿態噴涌。中央戲劇學院的大一新生李亞鵬被朋友帶到唐朝樂隊的演出現場,他第一次被搖滾樂震撼——黑皮靴踏碎寂靜,電吉他聲浪撞破穹頂,長發飛揚的樂手,高亢奔放的歌聲,擊穿了這個新疆小伙兒對音樂的固有認知。那種靈魂深處的沖擊和震撼,讓他脊背發麻,呆怔在當場。
有別于以往聽過的音樂,這場搖滾樂仿佛生命中的吶喊,打開了人生中全新的一扇窗,帶他走進了從未經歷過的音樂世界。當時,李亞鵬心里就升騰起一個愿望——應該把這種音樂帶回烏魯木齊,讓家鄉的年輕人也能聽到如此有蓬勃生命力的音樂。
后來,在李亞鵬近三年的努力和推進下,1993年夏季的一個夜晚,在當時的烏魯木齊南門體育館,新疆第一場搖滾樂演唱會沸騰開唱。
這場搖滾演唱會像一簇跳動的火焰,點燃烏魯木齊追趕時代浪潮的激情,彰顯中國搖滾樂的生機與活力。32年后再回望,閃耀在烏魯木齊的這個搖滾之夜早已超越單純的演唱會本身,成為記錄城市發展的一個音符,在奔涌的時代浪潮里刻下時尚的印記。
20世紀90年代的李亞鵬(右)。受訪者供圖
01
搖滾之約
欣賞了唐朝樂隊的搖滾演出后,李亞鵬就心心念念想著在烏魯木齊舉辦一場搖滾樂演唱會。
一次偶然的機會,朋友給李亞鵬介紹了唐朝樂隊的經理人郭大煒,李亞鵬約他在北京的天倫王朝酒店一起聊聊。五星級酒店對一名大學生來講,是他的消費天花板,一杯咖啡的價格為35元。李亞鵬當時一個月的生活費只有100元。他斥“巨資”買了兩杯咖啡后,郭大煒還續了杯。
李亞鵬開門見山地對郭大煒說,能不能讓唐朝樂隊在新疆烏魯木齊開一場演唱會。郭大煒問他,“你是樂迷吧?你知道做一場演唱會需要多少錢嗎?”
從未接觸過這一領域的李亞鵬興奮地告訴對方,來之前做了預算,把預估的花費都寫進去了,大約需要47000元。作為一個月只有100元生活費的大學生,能做出47000元的預算,李亞鵬認為自己考慮得很周全了。郭大煒一看說:“你別鬧了,下次有演出我叫上你,你就當蹭個演出得了。”李亞鵬就這樣被拒絕了。
20世紀90年代的李亞鵬。受訪者供圖
讓搖滾樂演唱會落地烏魯木齊,成為李亞鵬心中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常常在腦海閃現。就這樣,他第二次、第三次約見郭大煒,47000元的預算也慢慢漲到了6萬、8萬、9萬元,最后郭大煒不勝其煩。但他又不忍心澆滅一個年輕人的搖滾夢想火苗,于是他說:“亞鵬,你別再纏著我了,我口頭給你一個授權,35000元一場,你只要把錢打到我賬上,我肯定帶樂隊去。”
02
青春印記
時間到了1993年,李亞鵬帶著這個承諾,向學校請假,在暑假前回到了烏魯木齊。但興奮之后,他就傻眼了,舉辦演唱會究竟需要做哪些準備?在他想來,款項肯定是第一位的。
李亞鵬向父親和哥哥借了幾百元,每天買《烏魯木齊晚報》,看哪個公司和企業的廣告,刊登的面積最大,就在烏魯木齊地圖上把該公司的位置標注出來。每天早晨從居住的一號立井出發,挎包里裝幾個肉夾饃,一家接著一家去拜訪和游說,直到傍晚疲憊而歸。
1987年8月,從人民路金融大廈鳥瞰拍攝的烏魯木齊市南門新疆體育場。李向東攝
大約拜訪了80家公司后,搖滾青年的夢想得到了回應。李亞鵬來到一家名為“飛燕”的公司,當時該公司正好是項目空窗期,公司的負責人對李亞鵬說:“在烏魯木齊舉辦搖滾演唱會的想法很好,我暫時沒錢給你,但這間辦公室可以給你用。你別拿個學生證,這么飄來飄去的,別人會以為你是騙子。”后來這家公司專門給李亞鵬印了飛燕文化公司的名片。“草臺班子”終于有了固定的辦公室和聯系電話。
所謂辦公室,其實就是一個酒店的標準間,把床撤了,擺幾張辦公桌。李亞鵬白天在那兒辦公,晚上就打地鋪休息。
時間總會偏愛一個執著的人,那時的李亞鵬,一身文藝青年的標準扮相,長發披肩,身著牛仔褲和軍靴,瀟灑不羈。每天的執著拜訪,贏得一家外貿公司前臺文員的支持。這位小姑娘總會提前告訴他,老板什么時候在公司,于是李亞鵬每天等在公司樓道里,老板一出辦公室就會看到他。
在經歷了不知道多少次碰壁后,終于有一天,老板將李亞鵬請進辦公室,問他:“你告訴我什么是搖滾樂。”李亞鵬突然發現,自己徒有滿腔的熱情,至于搖滾樂到底是什么,他無法說清楚,他發現自己做的功課遠遠不夠。他對那位老板說自己明天再來。
1987年9月拍攝的烏魯木齊市南門新疆體育館。李向東攝
于是,李亞鵬去了南門新華書店買了相關的書籍,閱讀搖滾樂的專業知識,又讓朋友從北京寄了一份唐朝樂隊的MTV錄像帶。后來,他用布單裹著家里的錄像機,抱在懷里,到了那家外貿公司,播放了唐朝樂隊的MTV。當激昂的音樂聲響起,辦公室里一片寂靜,人們都被MTV中的畫面吸引了,畫面中的景色如此熟悉,這不是新疆特有的戈壁大漠么?
這張專輯的幾首主打歌正是唐朝樂隊在新疆采風回去后創作的,所以旋律里,有很多新疆民間音樂的節奏。音樂聲響起,在座的每一位都興奮不已,感受到了心靈的震顫。音樂畫面瞬間喚醒他們的情感記憶,“這就是我們新疆啊,無論是山川大地,還是散落在民間的音樂,在專業樂隊的MTV里,呈現出讓人驚艷的風情和樣貌。”
李亞鵬的執著,最終打動了這家公司的老板。他對財務人員說:“給他提3萬元。”李亞鵬忙說:“穩妥起見,還是簽個合同吧。”對方連說:“不用不用,我們不需要做廣告,你這事也不一定能辦成,我們權當為夢想投資。如果演唱會真的辦成了,希望能贈送公司每人一張票。”
20世紀90年代的李亞鵬。受訪者供圖
03
點燃夢想
就這樣,經過一家家公司拜訪,李亞鵬最終找到了97000元的現金贊助。有錢后,李亞鵬就去預訂了烏魯木齊最大的室內體育館——當時的南門體育館。這座曾經坐落于烏魯木齊人民路的體育建筑群,分別于1959年和1964年修建。占地39130平方米、能容納1.5萬名觀眾、內設專業籃球館、兩個排球館的體育館,見證了新疆乃至全國重大體育盛事,有過高光時刻,也承載著厚重歷史。當時,李亞鵬預訂的正是籃球館。
1965年10月,從人民路拍攝的烏魯木齊市南門新疆體育館。宋士敬攝
隨后,李亞鵬又聯系到烏魯木齊市人民廣播電臺,以直播連線的方式一遍遍宣傳,告知大眾,烏魯木齊將舉辦一場搖滾樂演唱會,期待大家參與志愿團隊。
正值暑假,5名中學生如約而至,李亞鵬以不菲的價格在北京印刷了銅版紙海報和文化衫,又租了一輛電動三輪車,拉著那五名學生,在烏魯木齊街頭攔出租車,送司機師傅一份銅版紙的海報,貼在出租車的引擎蓋上。沒過多久,他們發現車開出去幾米,司機師傅就停下車,將海報揭下收起來。
那時,印一張銅版紙海報價格并不低,如何讓這份錢不白花,又能體現價值,讓舉辦演唱會的消息被更多人知曉。李亞鵬想到了新辦法,除了貼在出租車引擎蓋上的,再給司機師傅加送一張海報。如此一來,兩三天的時間,幾乎烏魯木齊的出租車上,都貼上了唐朝演唱會的海報。為了加大影響力,所有參與組織演唱會的人員,都穿上了印有“飛燕搖滾之夜”的文化衫,成為行走的廣告。
有一天,李亞鵬給大家分了票,五名學生分成三組,去烏魯木齊比較繁華、人流量大的地方賣票。李亞鵬和哥哥在辦演出證等相關事宜,那段時間大家都忙到很晚。哥哥突然問李亞鵬,“那些小孩都去賣票了嗎?”得到李亞鵬肯定的回復后,哥哥催他趕緊回辦公室看看,萬一那些孩子把票拿走,跑了怎么辦。
1995年國慶節,從烏魯木齊市南門體育場拍攝新疆各族人民歡慶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6周年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成立40周年大慶演出大型團體操《走向輝煌》時的情景。李向東攝
李亞鵬趕忙往辦公室趕,出了電梯間,遠遠看到走廊盡頭,幾名學生坐在地上睡著了。叫醒小伙伴們,進了辦公室,問售票情況,大家激動地說:“票全賣出去了!”說著就把包里的錢倒了出來。辦公室一地的現金,大家激動得蹦跳歡呼,沒想到會有這樣的收獲。
“就這樣,我們賣了14萬元的門票,加上贊助就是20多萬元的收入。”李亞鵬說。但緊接著就出現了新的問題,搖滾樂演唱會需要專業的音響設備。李亞鵬只好四處打聽,找到了迷笛音樂,對接人承諾會將音箱運到烏魯木齊。
當李亞鵬到機場去接唐朝樂隊和音響設備,遠遠看到幫忙的王學兵(李亞鵬中央戲劇學院同班同學)跟著樂隊一起出來,他心里“咯噔”一下。上車后一問,王學兵說設備沒運來,因為無法聯系到迷笛的對接人。李亞鵬問自己,怎么辦?票已售完,樂隊也已抵達,但音響設備卻沒到。
1998年10月,從人民路金融大廈鳥瞰拍攝的烏魯木齊市南門體育場館一帶街景。李向東攝
瞬間的焦慮和緊張讓李亞鵬無法控制身體,他哆嗦起來。郭大煒說:“現在怎么辦,你得給我們一個說法啊。”李亞鵬只好將唐朝樂隊的演出費用交給郭大煒說:“我真的不是故意的,錢都有,就給你們吧。”郭大煒說:“賣了門票,沒有演出,你們怎么辦?”李亞鵬甚至作出了最壞的打算——自己有可能為此事承擔法律責任。
這時,和唐朝樂隊一同抵達的音響師宋多多(現為國內頂級音響工程師、中國舞臺美術學會會員、中國音樂家協會流行音樂學會理事)說,烏魯木齊有個天山琴行,曾經做過專業的演唱會音響,可前去試試。李亞鵬立即帶人沖到天山琴行,琴行老板聽說緣由后很激動,他不但知道唐朝樂隊,還看過這次演唱會的宣傳海報。但他能提供的演唱會音箱只有兩個。可以容納兩千多人的體育場館,兩個音箱根本無法達到演出效果。琴行老板說有辦法,有幾個歌廳買了音箱但沒交全款,現在可以先借用。
于是李亞鵬帶著卡車,到兩三家歌廳借回來三四個音箱,但數量依然不夠。他又四處打聽,在某文化單位的老倉庫里,找到了幾個音箱,只是沒有連接電線。費盡周折借來這幾個音箱后,宋多多找材料現場做電線,將幾臺音箱串連起來。
后來,李亞鵬請人在體育館中間空地上,搭建了演出舞臺,音箱在舞臺兩邊堆成了兩座小山。開演前相關部門領導抵達現場,找到李亞鵬問,“是你辦的演唱會啊?你多大了?”李亞鵬回答說還在大學就讀。那一刻,青春和熱情得到友善回應,那位領導還聯系安保人員幫忙維持現場秩序。
1987年9月拍攝的烏魯木齊市南門新疆體育館內景。李向東攝
演出當天,唐朝樂隊激揚、前衛的演唱,讓烏魯木齊的觀眾沉浸在搖滾音樂世界里。演出中,李亞鵬肩扛著攝像機一直在錄像。當唐朝樂隊唱《國際歌》時,他看到一名戴著眼鏡的中年人,激動得熱淚盈眶,拿著手絹擦眼鏡片。
那一刻,李亞鵬也像被歌聲擊中,把攝像機放在一邊,沖到前面,奪過一面印有唐朝樂隊標識的大旗就往舞臺上沖。可以想見,他當然被安保人員攔住了。但那場人潮洶涌的演唱會燃爆了烏魯木齊的夜空。
很多年后,李亞鵬在央視《開講了》欄目,以“心有所愿、行而成立”為題,回望那段青春往事。他說,當一個人心中有愿望時,就需要行動起來。只有樹立目標,并為之努力,心愿終會達成。
04
音樂啟蒙
提到1993年這場搖滾音樂會,音樂人洪啟認為這是新疆首次真正意義上的大型搖滾音樂會,對于年輕人的音樂啟蒙,對于新疆搖滾樂的發展,都具有里程碑式的作用。
對于烏魯木齊那場唐朝演唱會,藝術家王立波記憶猶新,那時他正在烏魯木齊八一中學讀初三,校園里到處都是唐朝樂隊演出的海報,大家也是從那個時候了解了搖滾樂。他說,那場演唱會點燃了許多青少年心中熱愛搖滾樂的小火苗,為此,還出現了許多校園樂隊,繁忙的課業之余,大家用音樂作為青春的表達。
當年幫李亞鵬售票的五個中學生,都不同程度受到這次演唱會的啟發,開啟了他們有藝術加持的人生——其中一名叫雎安奇的孩子,長大后成為一名頗有成就的電影導演。
在與李亞鵬的交流中,他說:“懷念那個年代,以及大學創業時遇到的那些樸素善良的人。當舞臺音樂響起的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比金錢更重要的東西。”
三十二載光陰,倏忽而過。當年回蕩著唐朝樂隊高亢激越旋律的南門體育館,早已在城市的變遷中隱去身影,取而代之的是林立的高樓——南門國際置地住宅區。或許會有當年的樂迷在此安然生活。
2024年9月,從人民路上空用無人機航拍的烏魯木齊市人民路、和平北路南門國際置地(原南門新疆體育場館)一帶街景。李向東攝
但那個熱情燃燒的烏魯木齊搖滾之夜,仿佛并未真正散去,似一道清晰的城市年輪,刻在親歷者的記憶深處,也沉淀在后來者的集體想象里——關于青春,如何以最不羈的姿態和滾燙的赤誠,第一次,如此石破天驚地,劃過烏魯木齊寧靜的夜空。
那是一個城市青年文化血脈中,第一次澎湃而出的、屬于自己的搖滾脈搏。那些曾在臺下熱淚盈眶、忘情吶喊的面孔,縱使青春不再,但那份被音樂瞬間點燃并永遠封存的熱血,仍在時光的河床下,悄然奔流。
內容來源:烏魯木齊市融媒體中心
記者:趙劍塵 許愛云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