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上海勘察設計)
作為一名國家一級注冊建筑師、高級工程師,付廣超的職業生涯如同在廣袤的圖紙上勾勒人生坐標。
猶記大學時代在專業教室通宵制圖的場景,指尖的針管筆與丁字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未曾想筆下的線條終將編織成可持續發展的生態圖景。那時的付廣超尚未明白,建筑不僅是凝固的音樂,更是承載時代精神的容器。
直到第一次站在自己設計的住宅樓下,看著陽光透過香樟樹灑落在墻面上跳動的光影,付廣超才真正領悟授業恩師熊振先生所言"住宅不是簡單設計戶型,而是研究人的生活習慣"。
2002年,中國房地產行業正值高速發展期,付廣超剛參加工作,跟著設計院的師傅,投身居住區規劃與建筑設計領域。在職業生涯的前10年,他像候鳥般往返于工地與設計院之間。
在此期間,他協同設計團隊完成近500萬平方米的住宅項目,涵蓋高層住宅、低密度社區及綜合型居住區。這一階段的設計實踐不僅積累了扎實的技術功底,更深刻理解了市場需求與居住行為的關聯性。通過標準化設計提升開發效率,同時結合地域氣候特征優化采光與通風布局,為后續綠色住宅設計奠定扎實基礎。
當鋁合金窗欞的紋路在晨曦中蘇醒,折射出建筑美學的光影演繹時,付廣超忽然懂得:建筑師是時空的翻譯者,要用混凝土書寫文明的密碼。那些與施工隊同吃同住的日子,讓圖紙上的線條在現實中生根,也讓他明白真正的建筑智慧往往藏在工人的老繭與吊車的轟鳴里。
隨著城市化進程深化和工作經驗的積累,付廣超從一線設計師開始轉向項目管理領域,深度參與張江集團辦公樓LEED鉑金級認證項目。
LEED(Leadership in Energy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作為全球認可度最高的綠色建筑認證體系,其核心是通過量化指標引導建筑全生命周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對可持續場地設計、水資源效率、能源與大氣、材料與資源、室內環境質量和創新設計六個方面的把控與評價,實現建筑的綠色、生態化。
這一階段的工作突破了傳統設計邊界,需協調建設方、設計院、施工方等多專業團隊,并引入能耗模擬、材料監管、追溯等手段,并采用光伏、風力發電、雨水收集、保溫隔熱等技術措施實現部分能源自給,最終助力項目獲得LEED鉑金認證。
綠色建筑不僅是技術集成,更是全流程管理的系統性工程。與其說LEED是技術手冊,不如說是人類與自然和解的協議框架。當他們最終完成認證時,付廣超忽然領悟到最高級的節能并非數據游戲,而是讓空間激發使用者的環保自覺,這才是LEED認證的終極意義:將技術理性轉化為人文覺醒。
2014年榮任中誠建筑設計有限公司總建筑師的那一天,付廣超在心中刻下更堅定的信念:要用工程技術解構詩意棲居。讓住宅不再是冷冰冰的混凝土盒子,而是“健康、舒適、智慧、節能”的居住空間。
他帶團隊主持完成《夏熱冬冷地區超低能耗住宅建筑技術》的研究,創新提出"被動優先、主動優化、產能補充"三階模型。同時,在《中國住宅設施》《建筑知識》等期刊發表《生態智能科技住宅建筑設計探討》《生態建筑觀在建筑設計中的應用探析》等5篇論文。
近幾年專注的超低能耗建筑研究,讓付廣超更深感建筑應是全天候的生命體。而今站在20多年建筑設計生涯的門檻回望,他愈發認同王澍"建筑要讓使用者成為主人"的理念。或許正如劉家琨所說:建筑師的成長是緩慢的修行,需要將歲月的沉淀釀成空間的詩意。
正如20多年前電腦的普及,使得CAD制圖替代手繪制圖,將設計效率大大提升,為建筑行業的蓬勃發展帶來技術支撐。人工智能(AI)的發展也正在深刻重塑建筑設計行業,其影響涵蓋設計效率、創新模式、施工管理等多個維度,同時也帶來技術倫理、人才結構等挑戰。
付廣超認為,面對科技的發展,我們要積極應對,既要看到AI對建筑設計的積極影響,也要居安思危,看到AI應用的潛在風險與挑戰。設計師需從“操作者”轉向“引導者”,利用AI拓展創意邊界,同時注入文化內涵與人性化溫度。對于AI技術沖擊,我們要構建"人機協同"設計模式:算法生成百種節能方案,建筑師擇優進行人文轉譯。這種變革恰似當年CAD取代圖板,不是工具替代,而是思維升級。未來,行業需在技術工具與人文內核之間尋求平衡,通過制度完善、教育革新和跨學科協作,實現“智能輔助”而非“替代人類”的可持續發展。
22年的職業生涯,從住宅設計的技術深耕到綠色科技的跨界整合,見證了中國綠色建筑從技術疊加到價值重構的質變,付廣超始終以“解決問題”為核心導向。在雙碳目標驅動下,建筑師的角色已從空間塑造者進化為系統整合者。未來的藍圖里,他愿繼續做城市的聆聽者。當數字化浪潮席卷行業,他仍相信手繪的溫度能溫暖冰冷的屏幕;當參數化算法席卷行業,我們始終堅信:最動人的綠色設計,永遠是那些能讓陽光在混凝土上寫詩的空間敘事。
這或許就是建筑師的宿命:永遠在傳統與現代的張力中尋找支點,用畢生心血澆筑那些既屬于時代又超越時代的空間史詩。
轉自:市場資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