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 李子璇)“如何避免住院患者在醫院感染,導致住院時間延長、抗菌藥物大量使用,這個內容尤為重要……”6月30日,在江蘇省對口支援新疆伊犁哈薩克自治州的友誼醫院,現代快報記者見到了第十一批江蘇援伊醫生、感染管理科主任臧鳳,此刻她正在給科室同事們做培訓。臧鳳來自江蘇省人民醫院,3個月前,她跨越山河3000公里,從長江之濱奔赴西北邊陲,到底什么是援疆?如今,在臧鳳心中,這個問題的答案逐漸清晰起來。
臧鳳是個90后,她告訴現代快報記者,自己有寫日記的習慣,一方面是為了記錄每天的工作和生活,另一方面也是對經驗和專業的總結反思。前來援疆后,她已經寫了50多篇日記。
“真正的援疆必須下基層、扎根土壤。”在臧鳳的日記本里,記錄著她在新疆工作生活的點點滴滴。從茶依其溫村到霍爾果斯、鞏留、尼勒克等地人民醫院,直至種蜂場分院與巴彥岱鎮社區醫院,她為牧民耐心診治常見病,普及疾病預防知識,同時也詳細了解基層醫療機構的感染控制現狀,摸清伊犁感控的真實需求。
“只有俯下身去,才知道力氣該往哪里使。”臧鳳說,這些工作也為她進一步優化醫院感染管理工作提供了寶貴的參考依據。
“臧主任來了之后,帶著我們實地查看了十多個科室,提出了很多改進建議。”友誼醫院感染管理科主任護師黃媚湫告訴記者,科室的科研能力相對薄弱,臧鳳給大家手把手指導,讓科室科研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
在科室主任程愛梅的領導下,臧鳳主導并啟動醫院感染管理制度的修訂工作,為醫院感控工作的規范化、標準化發展提供了堅實保障。
“在這里,我也從當地醫生身上學到了很多,援疆期滿后,我將按照省里的要求再進行其他援助工作,對于友誼醫院的援助,我會在線上繼續進行。”臧鳳表示,剛來時,對于環境和作息以及語言都很不適應,3個月來,她對這里充滿了感情。“之后如果有機會,我依然會繼續參與到援疆工作當中,發揮我的光和熱。”臧鳳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