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沖突打了三年多,硝煙散盡后,俄羅斯媒體《軍事觀察雜志》在2025年拋出一篇重磅分析,直指這場戰爭的真正贏家不是交戰雙方,而是幾個置身事外的國家。他們列了個“受益者排行榜”,中國高居榜首,朝鮮緊隨其后,后面還有印度、海灣國家、伊朗和土耳其。美俄呢?一個都沒上榜。
要說這場沖突的最大贏家,俄媒把票投給了中國,理由很實在:中國抓住了西方撤離俄羅斯市場的大好機會,靠著經濟和能源合作狠狠賺了一筆。
自從2022年俄烏沖突爆發,西方對俄羅斯祭出經濟制裁,大批歐美企業撤出俄羅斯市場,這塊大蛋糕一下子空了出來。中國商品立馬頂上,尤其是汽車和電器領域,表現得太亮眼了。根據俄羅斯汽車市場統計數據,沖突前中國汽車品牌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只有17%,到2023年直接飆到46%。
像奇瑞、哈弗、吉利這些牌子,銷量蹭蹭往上漲。2023年俄羅斯新車總銷量105.87萬輛,奇瑞就賣了20.3萬輛,哈弗也有11.1萬輛,前十榜單里中國品牌占了6個席位。歐美日韓品牌,像雷諾、豐田、寶馬,早就因為制裁跑路了,中國車企這波操作真是“撿漏王”。
家電市場也差不多,中國品牌的電器在俄羅斯的市場份額超過90%。西方企業一撤,中國貨就無縫銜接,價格實惠質量還過硬,俄羅斯老百姓用得順手,中國企業賺得開心。
除了商品輸出,中國還從俄羅斯手里拿到了不少能源實惠。2024年,中國原油進口總量5.53億噸,其中俄羅斯供了1.0847億噸,占了五分之一。以前俄羅斯的石油主要賣給歐洲,現在歐洲不買了,中國順勢接盤,價格還比市場價低不少。天然氣合作也在加碼,中俄天然氣管道的運輸量2025年又創了新高。這買賣做得,既幫了俄羅斯的忙,也讓中國能源安全更有保障。
經濟之外,政治和軍事上的收獲也不小。俄烏沖突把西方的注意力全拽到歐洲去了,美國原本在東亞圍堵中國的計劃被打亂,軍事資源分身乏術,中國這邊的壓力自然就小了。另外,西方搞二級制裁,威脅不讓第三方跟俄羅斯做生意,結果把不少國家推向了中國這邊。國際上對西方霸權的不滿情緒上升,跟中國合作的國家越來越多,中國的國際地位也跟著水漲船高。
總的來說,中國在這場沖突里沒摻和打仗,卻靠著經濟和外交手段賺了個滿堂彩,難怪俄媒把第一名給了咱。
排第二的是朝鮮,這國家平時挺低調,但在俄烏沖突里愣是混出了名堂。俄媒說,朝鮮靠著給俄羅斯賣武器,不僅賺了錢,還順帶提升了國際地位。
朝鮮跟俄羅斯的合作主要在軍事領域。據報道,朝鮮賣了600多萬發炮彈和地對地導彈系統給俄羅斯,換回了數十億美元。這些武器在俄烏戰場上派上了大用場,俄羅斯挺滿意,朝鮮也借機把庫存清了清,賺了外匯。經濟上,這對被制裁多年的朝鮮來說,簡直是雪中送炭。
除了錢,朝鮮還有可能從俄羅斯手里拿到了些尖端技術。導彈和潛艇技術一直是朝鮮的心頭好,俄羅斯在這方面有優勢,雙方一拍即合。
國際舞臺上,朝鮮也沾了光。俄羅斯在聯合國里幾次替朝鮮說話,支持它維護主權和安全,朝鮮的處境比以前強了不少。雖說離徹底翻身還遠,但這波操作至少讓朝鮮喘了口氣。
除了中國和朝鮮,俄媒還點了印度、海灣國家、伊朗和土耳其的名,這幾位也在沖突里找到自己的甜頭。
印度這幾年玩得挺聰明,沖突爆發后國際油價亂成一團,它瞅準機會低價買俄羅斯的石油。沖突前,印度從俄羅斯進口的油不到2%,后來直接漲到46%。買來之后簡單加工,高價賣給歐洲,賺了個差價。據統計,這招讓印度2023年的石油貿易利潤翻了好幾倍。順便還減少了對美元的依賴,盧比、盧布、人民幣結算的比例蹭蹭漲,新德里的金融市場也熱鬧起來了。
海灣國家靠著石油資源吃香喝辣。沖突一打,國際油價飆升,像沙特阿拉伯這樣的產油大國賺得手軟。2023年,沙特的石油出口利潤比沖突前漲了30%以上,錢多了,基礎設施建得更起勁,利雅得的高樓大廈都快冒出來了。
伊朗跟俄羅斯的交易也不少,主要賣無人機?!吧诚5?36”無人機從2022年9月起就在俄烏戰場上刷存在感,伊朗靠這個賺了不少錢,還拿到了技術支持。2025年國際防務展上,伊朗的展臺人氣爆棚,無人機技術明顯更成熟了。
土耳其這波操作眼花繚亂。沖突一開始,俄烏兩邊的有錢人都往土耳其跑,帶過去一大堆資金,當地豪宅價格直接起飛。金融市場也跟著火了,資金流入多得不得了。同時,土耳其還賣武器給烏克蘭,國防部門賺得挺歡。地緣政治上更狠,2024年12月8日,靠著支持的武裝和特種部隊,土耳其拿下了敘利亞大馬士革,現在正規軍都駐扎那兒了,影響力蹭蹭漲。
按理說,俄羅斯打了三年拿了點地,美國援助烏克蘭也撈了回報,但俄媒愣是沒把自家和美國列入贏家名單。細一看,還真有道理。
俄羅斯這三年打得挺拼,確實占了點烏克蘭的地,但代價太大了。士兵死了幾十萬,軍費花得跟流水似的,經濟還被制裁壓得喘不過氣。國際上更是孤立,朋友越來越少,形象也崩了。俄媒自己都說,這仗打得贏了面子輸了里子,實在算不上贏家。
美國這邊也好不到哪去。一開始援助烏克蘭喊得震天響,武器錢都往里砸,但到2025年國內撐不住了,干脆停了援助,還想跟俄羅斯和解。這出爾反爾的戲碼,把烏克蘭和歐洲盟友氣得夠嗆。北約內部吵得不可開交,美國的信譽被自己玩砸了。長遠看,這損失比賺的那些回報可大多了。
這場沖突不光讓美俄吃癟,還把全球格局攪了個天翻地覆。俄羅斯元氣大傷,美國影響力下滑,反倒是中國、朝鮮這些受益者站得更穩了。
中國跟俄羅斯的能源合作越來越深,天然氣管道運輸量年年創新高。朝鮮拿沖突賺的錢升級了軍備,新型導彈一亮相就挺唬人。印度在能源市場上話語權大了,新德里金融中心成了投資熱點。海灣國家經濟紅火,基礎設施建得熱火朝天。伊朗無人機技術突飛猛進,國際防務展上風頭無兩。土耳其在敘利亞站穩腳跟,大馬士革街頭都能看到它的旗子。
俄烏沖突中,美俄拼得頭破血流,最后落得個兩敗俱傷,反倒是中國、朝鮮這些國家悶聲發財,賺得滿滿當當。這仗打得,真是讓人看清了戰爭這玩意兒沒啥好果子吃。希望以后各國都能消停點,別再折騰了,和平發展才是正道。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