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東歐國家的外交官走進會議廳,身旁是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而他的名字,在過去數十年都與俄羅斯緊密相連——亞美尼亞外長米爾佐揚。
這一刻,外交舞臺的風向徹底轉變,一位昔日的忠實盟友,正一步步走入俄羅斯最不愿面對的“西方懷抱”。
就在這場高規格峰會前不到二十天,另一個會議悄然在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舉行——由俄羅斯主導的集體安全條約組織(集安組織)外長會議。
不同的是,這次會議上,米爾佐揚“失聯”了。沒有解釋,沒有致辭,甚至連一張照片都未留下。外界看得明白,這不僅是一場外交“缺席”,更是一種明確的姿態——亞美尼亞,正在掉頭向西。
俄羅斯副外長加盧津聽聞亞美尼亞與美國即將在7月開展聯合軍事演習后,臉色頓時陰沉如水。他用“極度遺憾”來表達對這個鄰國的憤怒,警告其“靠向北約的舉動將嚴重破壞南高加索的穩定”。
在俄羅斯的戰略地圖上,亞美尼亞并不只是一個小國,更是一枚釘子,一道屏障,一塊不可或缺的棋子。而如今,這枚棋子,正在悄悄移位。
亞美尼亞的轉身并非一時沖動,而是積怨已久。早在2020年,亞美尼亞與阿塞拜疆因納卡地區爆發激烈沖突。
戰火之中,亞美尼亞一次又一次向集安組織求援,期望來自莫斯科的兄弟之手能拉其一把。但回應卻是沉默,以及更深的失望。
2023年9月,阿塞拜疆在幾乎沒有抵抗的情況下接管整個納卡地區,俄羅斯的袖手旁觀無疑是一記重錘,砸碎了亞美尼亞對俄的安全幻想。
2024年2月,亞美尼亞總理帕什尼揚公開宣布暫停參與集安組織的一切活動;3月,拒絕繼續出資;6月21日,再次缺席外長會議。
這一系列動作,如同一首“退出進行曲”,節奏分明,步步緊逼。而7月9日米爾佐揚現身北約峰會,更是實錘了亞美尼亞“脫俄親美”的戰略轉向。
2025年1月14日,亞美尼亞與美國簽署《美亞戰略伙伴關系聯合委員會文件》,涵蓋經濟、國防、能源、高科技、治理等多個領域。
緊接著,亞方在6月底再次缺席集安組織會議,外交路線已不再含糊。這一刻,克里姆林宮內的警鈴響起,普京意識到,南高加索的棋局正悄然生變。
亞美尼亞并沒有止步于“親美”,更在積極鋪設“入歐”之路。2024年3月,歐洲議會通過支持亞美尼亞深化與歐盟關系的決議。
隨后,亞美尼亞政府于2025年1月開始推動加入歐盟的法案流程,計劃在年底舉行全民公投。總統通過媒體和民間組織,正將“入歐”塑造為國家現代化的唯一出路。
這不是一場外交試探,而是一場徹底的戰略洗牌。對俄羅斯而言,這不僅是盟友叛離,更是三十年高加索戰略的崩塌。
自1992年起,俄羅斯就在亞美尼亞部署邊防部隊,1995年起建立軍事基地。這個與伊朗、土耳其接壤的國家,曾是俄在南高加索的橋頭堡。
一旦失守,將直接撼動俄羅斯在黑海、里海和中東的地緣優勢。亞美尼亞的決裂,也點燃了周邊國家的警覺。
阿塞拜疆與土耳其進一步深化“突厥同盟”;格魯吉亞仍對2008年戰爭耿耿于懷;而摩爾多瓦等國也在觀望亞美尼亞的轉型路徑是否值得效仿。
西方國家則趁火打劫,美國迅速向亞美尼亞伸出橄欖枝,提出2.7億歐元援助、聯合軍演、情報共享、技術支持等一攬子計劃。
2024年5月,亞美尼亞與北約簽署防務合作協議,內容涵蓋情報共享、邊境監控、聯合巡邏。美國還提供了6500萬美元用于邊防建設。
同時,歐盟推動“中亞清潔能源計劃”,加快亞美尼亞新能源轉型。一個曾經依賴俄羅斯的國家,正被西方“金融+科技+軍援”三管齊下,拉入另一套體系里。
面對這一切,俄羅斯并非沒有反制。2025年上半年,俄羅斯暫停進口亞美尼亞的葡萄酒和水果,導致其農業出口銳減;
同時聯合阿塞拜疆推動和平協議,默許其在納卡地區的持續存在。從經濟打壓到軍事施壓,俄羅斯的回手并不軟。甚至還暗示可能在亞美尼亞周邊增加戰術核武器部署,實施核威懾。
普京內外交困,一邊在烏克蘭戰場上應對激烈反撲,一邊又要防守后院的“叛變”。2024年6月28日,俄軍發動三年來最大規模空襲,動用537架無人機和導彈,覆蓋烏克蘭全境。
烏克蘭防空系統雖攔截大部分目標,但仍有孩童傷亡、學校被毀,甚至一架F-16戰斗機墜毀。這場空襲的背景,是烏軍五天前剛剛實施“蛛網行動”,成功攻擊俄戰略轟炸機基地。
這場沖突的烈度不斷升級,俄軍出動頻率翻倍,烏軍防空導彈庫存急劇消耗。波蘭甚至進入一級警戒狀態,戰機升空巡邏邊境。
此時傳來亞美尼亞“倒戈”的消息,無疑是雪上加霜。普京的心情,宛如坐上了過山車,一邊是前線高歌猛進,一邊是后方烽煙再起。
更讓俄羅斯警惕的是,亞美尼亞的地理位置對能源出口至關重要。一旦亞美尼亞加入歐盟主導的“南部天然氣走廊”,繞過俄羅斯直取里海能源,俄在歐洲市場的能源壟斷地位將遭重創。
這不僅是外交失守,更是經濟命脈受威脅。中國對此局勢保持高度關注。作為全球負責任大國,中國始終主張獨立自主、互不干涉的外交政策。
當前局勢下,中國堅定反對北約“東進亞太”的擴張行為。面對美國在亞太地區的“肩并肩”聯合軍演。
中國果斷展開南海實彈演練,并深化與柬埔寨、老撾等國的防務合作,牢牢掌握區域安全主動權。中國深知,和平發展才是世界正道。
亞美尼亞的變局提醒世界:任何國家都不該被迫成為大國博弈的棋子。中國愿與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建設一個多極、共贏、穩定的國際秩序。
不論是高加索、烏克蘭,還是亞太與南海,唯有合作共贏,才是真正的出路。從亞美尼亞的轉身,到俄羅斯的焦慮,再到西方的滲透與中國的堅守。
世界正在經歷一場地緣政治的大洗牌。所謂“第二個烏克蘭”,不是命運的重復,而是警鐘的再響。未來如何演變,或許無人能斷言。
可以確定的是,每一次轉向背后,都藏著國家的選擇與人民的命運。亞美尼亞的故事,遠未結束。
俄羅斯的反應,也才剛剛開始。地緣博弈的棋盤上,誰能笑到最后,誰又會成為下一個棄子?全球,正屏息以待。
信息來源:
[1]集安組織成員國強調加強集體應對外部威脅 新華網
[2]亞美尼亞與歐盟就國防合作問題正式展開探討 財聯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