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林夢晴
6月30日,一架SPRING JAPAN(機票由國內的春秋航空代理)旗下IJ004航班從上海飛往東京途中突發增壓系統異常,客機在萬米高空緊急下降約7000米,備降關西機場。機上191名乘客和機組成員經歷了生死12分鐘——有乘客寫下遺書,留下銀行密碼;懷胎28周的孕婦呼吸急促,緊張得說不清話;機艙后部傳來隱隱的哭聲。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確認,機上191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均未受傷。具體事故原因正在調查。
封面新聞
,贊 36
然而,備降后的漫長等待和日航后續處理方式再次引發乘客不滿,賠償承諾至今未兌現,多名乘客出現耳痛等身體不適癥狀。7月1日,封面新聞記者遠程連線多名機上乘客還原事發經過。
高空生死12分鐘:“哥哥姐姐,我沒氧氣了”
6月30日17時49分,一架SPRING JAPAN(機票由國內的春秋航空代理)旗下IJ004航班從上海浦東國際機場起飛,原定于21時47分抵達日本東京成田國際機場。但在飛行一個多小時后,客機出現異常。
機上乘客武女士回憶,那時她剛接到“歡迎進入日本”的短信提醒,隨即客機突然晃動了幾秒。幾乎在同一時間,機長進行了簡短的廣播,頂部的氧氣面罩彈出。據懂日文的乘客翻譯,機長懷疑客艙增壓系統出現問題。
武女士看到,正在過道服務的空乘人員愣了一下,隨即跑回自己的位置,神色驚慌。“快點戴好氧氣罩,系好安全帶!”空姐大聲急促地重復了多次指令。
多位乘客向記者提及,最開始并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動作也很遲鈍,“我以為是航空演練,直到聽到空姐聲音顫抖、略帶哭腔,才開始緊張。”由于很多乘客并無戴氧氣面罩的經歷,扯了很多次才扯斷安全繩戴上。
機上乘客正在吸氧/圖源受訪對象
整個吸氧過程持續約12分鐘。飛行APP顯示,在此期間,飛機從1.1萬米的高空快速下降至3200米左右。武女士形容前半段有失重感,“像在坐跳樓機”。她身旁坐著懷孕28周的孕婦,緊張得說不清話,呼吸非常急促。機艙后部還傳來隱隱的哭聲,武女士形容“聽起來很絕望哀傷”。
她的兒子也向封面新聞記者描述,由于過度緊張,呼吸急促,他的氧氣消耗得很快,七八分鐘后就用完了第一瓶。他隨即和旁邊的哥哥姐姐求助,“我沒氧氣了”。好在一旁空座位的氧氣瓶還能繼續使用,他一把扯過戴上。
后半段的迫降,機艙異常安靜,只剩吸氧聲。在極度恐懼下,武女士想借用國際漫游包給丈夫發微信,卻發現無法聯網,只能在手機備忘錄寫下遺書。“萬一我們走了,你要幫我照顧好我媽。你也要好好的。”她敲下5行,留下所有的保險、銀行卡密碼。
“寫完了都想哭,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吳女士至今回想起來,仍心有余悸。
乘客張先生也想過寫遺書。降落期間,艙內燈光逐漸昏暗,溫度開始升高,但飛機還算平穩。張先生感到明顯的耳脹,此外無異樣體感。低頭看表,心率跳到103,略高。他本想為女友和母親留下文字,但看著仍在運作的發動機又覺得問題不大,就此做罷。
15分鐘后,空乘人員宣布危險解除,可以摘下氧氣面罩。劫后余生,很多乘客鼓起了掌。“吉人自有天相”,下機后武女士收到丈夫發來的信息。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大阪航空局確認,機上191名乘客及機組人員均未受傷或出現身體不適。具體事故原因正在調查中。
專家解讀:為何客機突降7000米?
據日航7月1日發布的情況說明,涉事航班在飛行過程中,飛行員發現增壓系統出現異常指示,為確保旅客與機組成員的安全,將飛機降低到安全飛行高度,并于20時48分在關西國際機場備降。
增壓系統異常會導致怎樣的后果,為何飛機需要迫降約7000米?
資深機長陳建國介紹,民航客機通常在高度9000至12000米巡航,此時外界空氣稀薄、溫度極低,飛機必須通過增壓系統提高座艙內空氣密度和溫度,以保障乘客正常呼吸和舒適度。增壓后,艙壓相當于地面2400米以內的氣壓,維持約24℃的艙溫。
如果增壓系統出現故障,機艙氧氣含量會迅速下降,乘客可能在數分鐘內因缺氧失去意識。因此一旦發生座艙失壓,氧氣面罩會自動脫落供氧,機組必須在氧氣瓶有效供氧的15—20分鐘內,將飛機緊急下降到可呼吸的安全高度(通常為3000米左右)。
陳建國表示,本次事件中,機組在約10分鐘內完成緊急下降,屬于標準的應急操作程序。從雷達圖看,飛機最大下降率達到了1400米每分鐘,在應急下降過程中屬于正常下降率。
日航聲明遭到乘客質疑
風波仍在發酵。
據武女士描述,飛機備降后,乘客們開始了漫長的等待。先是因機組成員檢查客機,所有人在機上停留一個多小時。在確認飛機難以繼續行程后,乘客們下機,等待行李超過2小時,期間只能站著。武女士強調,其中還包括一名孕婦,無綠色通道或輪椅協助。
與孕婦的聊天記錄/圖源受訪對象
“全程無工作人員安撫或道歉,也不提供水食。”張先生抱怨道。直至凌晨12點多,乘客們才坐上前往酒店的大巴,辦完入住已是凌晨3點。
種種不滿在日航表態后集中爆發。7月1日,日本航空JAL發布情況說明稱,“目前為止,尚未收到乘客或機組人員出現身體不適的報告,關于增壓系統出現異常的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然而,多名乘客提出異議。對于公告中“尚未收到乘客出現身體不適的報告”,武女士表示,事發后并無人對乘客進行身體檢查,自己和許多乘客的耳朵仍劇烈疼痛,計劃歸國后自費進行聽力檢測。
關于經濟賠償,機組人員曾承諾給予前往最終目的地的交通補助費用,額度為15000日元。但據武女士反映,航司并未說明賠償渠道,也無人收到賠償。且乘客們還面臨其他經濟損失,如無法退費的民宿,作廢的景點門票。與武女士同行的兩個伙伴受到驚嚇后,選擇終止行程,直接回國。
乘客們嘗試通過多種渠道了解后續處理方案,包括聯系航空公司客服、大阪領事館等,但均表示溝通效果有限。
7月2日,封面新聞記者撥打春秋航空日本的客服電話,對方表示可向航司發送郵件說明情況。截至發稿前,暫未收到郵件回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