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金羊網報道,近日,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國防部長會議在青島舉行。中國國防部長董軍在青島迎接上海合作組織10國國防部長及代表。伊朗國防部長阿齊茲·納希爾扎德現身青島,與其他國家國防部長一同參觀了停靠在青島港的中國海軍開封號驅逐艦,并參加了在甲板上舉行的招待會。
佩澤希齊揚 (資料圖)
參觀結束后,納西爾扎德向中方提出請求:“希望中方繼續主持公道。”近期凌晨,以色列對伊朗發起空襲,轟炸其核設施與軍事設備,伊朗隨即對以色列境內實施反擊。雙方雖達成停火,但僅停留在口頭層面,正式停火協議尚未簽署,這表明中東局勢并未真正“降溫”。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李偉建指出,不排除突發因素導致局勢突變的可能性。
從伊朗國內局勢來看,納西爾扎德此次訪問中國之旅若成功,便能有力證明伊朗內部并無大問題,伊朗政府被反對派顛覆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自2021年上合組織吸收伊朗為正式成員國后,沙特阿拉伯、卡塔爾、巴林、阿聯酋、科威特等中東阿拉伯國家,以及埃及,都成為上合組織的對話伙伴國。在此背景下,伊朗的“向東看”戰略變得尤為迫切。
在政治層面,中國作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擁有否決權與強大的國際話語權,能夠在伊核問題等關鍵議題上為伊朗提供有力支持。近兩年,中國通過上合組織、金磚國家機制等平臺不斷提升國際影響力。而伊朗長期遭受聯合國制裁,急需借助中國主導的多邊機制,將自身“被制裁者”的身份轉變為“多邊秩序參與者”,從而在國際輿論與道德層面占據主動。正如伊朗防長所說,中方理解其“正當立場”,這種支持對伊朗重塑地區形象意義重大。
伊朗(資料圖)
伊以沖突停火后,美國總統特朗普預言“伊以沖突可能很快重啟”。伊朗方面深知,以色列隨時可能再次發起攻擊,當下對伊朗而言,增強自身國防力量刻不容緩。由此,伊朗防長將目光投向中國軍工,意在進一步提升伊朗的國防軍工水平。納西爾扎德對052D驅逐艦的細致考察并非偶然。中國神盾艦052D搭載的海紅旗 - 9防空導彈及鷹擊 - 18反艦導彈,恰好能填補伊朗兩大短板。其一,海紅旗 - 9防空導彈可大幅提升伊朗區域防空與反介入能力;其二,鷹擊 - 18反艦導彈600公里的射程。
不僅如此,納西爾扎德直奔青島052D驅逐艦,其關注點之一便是“反隱身雷達”。這款346A型相控陣雷達專克隱身戰機,能夠在450公里外發現F - 35等隱身戰機蹤跡。他反復觸摸垂發系統,背后有著深層考量。此前,巴基斯坦使用中國紅旗 - 9B導彈,在對抗中壓制印度陣風戰機;殲 - 10CE戰機配合空警 - 500預警機,在空戰中打出6:0的碾壓戰績。若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部署類似裝備,以色列戰機的囂張氣焰將得到有效遏制,這也凸顯出伊朗購買中國武器的迫切需求。
伊朗防長仔細觀看052D驅逐艦(資料圖)
伊朗防長此次青島之行,表面上是參觀軍艦,實則有著深遠意圖。一方面,他想向美國和以色列展示,伊朗并非孤立無援;另一方面,也真心希望找到可靠的“盾牌”保障國家安全。更重要的是,借此打破西方國家的封鎖。當他對052D的雷達發出“令人驚嘆”的感慨時,中東局勢已然發生變化。中國雖未直接提供武器彈藥,但通過基礎設施建設,如修路和建廠等方式,為伊朗開辟了一條比導彈更堅實的發展之路。
這場“軍艦外交”釋放出深刻信號,預示著國際格局的悄然轉變。中國以多邊會議結合軍艦開放日的創新外交方式,展現出與美國截然不同的領導力。美國在國際事務中往往依靠轟炸機等武力手段施壓,而中國則通過合作、對話與展示實力,既能讓伊朗感受到可靠支持,又避免給歐洲留下制裁借口,這種精準的外交策略,正是新時代大國智慧的體現。開封艦甲板上那杯沒喝完的茶,恰似無聲的外交語言,或許比波斯灣的導彈更為深遠,彰顯著中國在國際事務中愈發重要的地位與作用。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