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平時釣魚的時候,很少會釣到身上長毛的魚。但是在今年5月份,有位福建釣友就遇上了這種怪事。他發視頻說自己正釣魚呢,突然游來一條綠毛水怪,嚇得他果斷收竿走人。從照片中能看到有一條魚朝釣友游了過來,這條魚是青灰色的,魚頭圓圓的,在它的魚頭上居然飄著一縷縷像頭發似的東西,看上去很像是一個綠毛水怪!網友們看完也炸了鍋,各種腦洞大開的猜測層出不窮。
有不少網友直呼這條魚成精了,說它修煉了上千年,結果不小心被人拍到了真身。還有人聯想到《盜墓筆記》里的毛西瓜,它是一種長毛的詭異生物,說要請張起靈來收妖才行。最后有更夸張的網友直接搬出了《山海經》,說這造型絕對能入選現代版的異獸圖鑒。
當然,在評論區還是有認真分析原因的網友。他們的觀點基本都認為這條魚得了水霉病之后又被藻類寄生,因為這條魚的體表有明顯發白潰爛的痕跡,因此它得水霉病的可能性很大,并且從視頻中來看,它所在的水域很可能出現了富營養化的情況。
在報道藻類爆發或魚群大量死亡的新聞中,大家經常能看到富營養化這個詞。這個詞聽起來很專業,但其實理解起來并不復雜。簡單來說就像人吃太多營養會發胖一樣,當水域中的營養物質過多時,也會出現營養過剩的問題。
這些多余的營養基本都是人類活動導致的,比如農田里用的化肥、工廠排放的廢水、養殖戶投放的飼料等等。其中化肥是最容易導致富營養化出現的原因,因為當下雨時,農田里的化肥會隨著雨水流入附近的河流湖泊,在這些化肥當中,氮和磷就成了藻類的營養劑。在營養充足的情況下,藻類會瘋狂生長,其中像絲狀藻這樣的藻類特別可怕,它們會像頭發絲一樣在水中四處蔓延,甚至能纏上魚的身體。
不過,健康的魚也不是那么容易就被藻類纏上的,它們表面有一層天然的黏液保護層,就像穿了一件外套,藻類很難附著上去。可一旦魚生病了,情況就完全不同了。比如得了水霉病的魚,這層保護黏液的分泌會減少很多,就像外套破了洞,此時的藻類就會趁機入侵,附著在魚的鱗片、魚鰓或尾巴上,開始它們的寄生。
這種情況在放生魚的身上特別常見,因為很多放生魚原本就是人工養殖的,體質本來就比較弱。突然被放生到陌生水域中時,要面對水溫變化、水質差異、天敵威脅等多重壓力,很容易感染水霉病。一旦感染了,就會出現抵抗力下降,于是就成了藻類的最佳目標。這些被藻類纏身的魚活動能力會下降,呼吸也會受到影響,最終可能因為缺氧或體力耗盡而死亡。
如果視頻中的那條河已經因為富營養化出現了大量藻類,那河里的其它魚類也可能面臨同樣的命運。當這些魚死去后,它們的尸體會在水中腐爛分解,釋放出更多的氮、磷等營養物質,這些恰好又是藻類最愛的肥料。
于是,藻類會越長越多,水里的氧氣越來越少,更多的魚因此缺氧而死。這樣一來,整個水域就會陷入一個藻類瘋長、魚類死亡、尸體分解、藻類更多的死循環,水質會變得越來越差,最終變成了一個生命禁地。
總之,這條綠毛怪魚的出現,看似是個偶然事件,實則敲響了生態警鐘。它背后反映的是水體富營養化這一普遍存在的環境問題。我們常以為污染離自己很遠,但一條渾身纏滿藻類的病魚,恰恰證明人類活動對自然的干擾已深入每個角落。只有當每個人都意識到綠毛怪魚所代表的危機,才能避免更多水域淪為藻類的地盤。畢竟自然界的惡性循環一旦啟動,最終遭殃的還是人類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