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波未平,一波再起!
正當伊以沖突告一段落,中東局勢仍就劍拔弩張之際,曠日持久的俄烏沖突也正不斷傳來新變數——這場持續了3年多之久大戰,恐怕沒有伊以沖突那么容易停火。
關鍵時刻,俄烏局勢發生了3件大事,沖突或進一步升級。
第一件事,戰況激烈!烏克蘭發起“斬首行動”,俄多地被炸。
28日,烏克蘭國防部宣布,使用無人機突襲了俄布良斯克州的一處軍事目標,是俄國防部火箭炮兵裝備總局所屬的一個彈藥庫,該目標被擊中后,傳出劇烈爆炸聲并引發火災。
目前,俄當地居民表示,的確聽到了爆炸聲,但俄官方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同樣在28日,烏克蘭安全局表示,27日深夜至28日凌晨,烏軍出動無人機對克里米亞的俄軍機場實施了“斬首打擊”,摧毀了俄軍3架直升機,還有一套“鎧甲-S1”防空系統。
對此,俄羅斯還是沒有做出回應。
這還沒完。
還是在28日,烏克蘭軍方發文稱,烏軍特種部隊對俄羅斯伏爾加格勒州的“馬里諾夫卡”空軍基地發動了“精確打擊”行動,有4架飛機被擊中,另有一個戰機維修保障區遭到破壞。
對此,俄方沒有做出回應。
也就是說,不到24小時的時間里,烏克蘭兵分三路、對俄羅斯發起了3場打擊,并且針對的都是俄羅斯的重要目標,這表明了3點:
1,時至今日,烏克蘭仍有相當的戰力,并對俄羅斯造成足夠嚴峻的威脅和打擊;
2,伊以沖突的發生,吸引了國際社會的目光,也令烏克蘭有了休整的機會,如今伊以停火,整裝待發的烏軍便迅速發動了猛烈空襲,給俄方造成了不小的損失;
3,烏克蘭再次突襲俄本土目標,很可能會進一步激怒俄羅斯,加劇沖突的升級,也增加和談的難度。
要知道,自從特朗普上臺以來,俄烏和談進程便開啟了,但直到現在,和談都沒有取得成功,可見和談難度之大,如今俄烏雙方又大打出手,和談的希望或更加渺茫。
并且,俄烏沖突的升級,也在加深俄與西方發生沖突的風險。
第二件事,普京再次發聲,俄羅斯被北約“欺騙”了。
28日,普京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北約以所謂的“俄羅斯的侵略性”為由,不斷擴軍備戰,但這種說法并不存在,最具侵略性的反而是北約自己,俄羅斯被北約“不東擴”的承諾給欺騙了。
普京宣布,與西方的“單邊讓步游戲”已經結束。
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前舉行的北約峰會上,北約提出將各國軍方開支提升至各國GDP的5%,引發外界關注。
其中,所有人都清楚,北約軍費增加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俄羅斯施加更大的軍事壓力。
更重要的是,北約峰會結束后,北約在聲明中強調了對烏克蘭的支持,以及對烏克蘭“持久主權的承諾”,而這,同樣令俄羅斯難以接受。
畢竟,俄烏沖突持續至今,已經不再是俄烏雙方之間的對抗了,更多的,反而是俄與西方之間的較量,如今北約繼續干預俄烏局勢,只會加劇事態的復雜,并給停火和談增加更多的難度。
別忘了,除了美國之外,英法德等國也想“上桌”、從俄烏局勢中攫取利益。因此,北約的介入,意味著俄方的壓力上升,沖突的激烈程度也將升級。
此外,由于北約要求的5%軍費開支太高,也遭到了諸多北約國家不滿與抗議,而美國又態度強硬,一度拿“退群”或拒絕向北約成員提供保護進行威脅,這也在無形之中加劇了西方陣營的裂痕。
可見,如今的北約早已不是鐵板一塊,內部分崩離析、甚至是一盤散沙已經是不爭的事實了,這對俄羅斯來說,算是為數不多的好消息之一了。
但不論如何,俄與西方的對立是客觀且持續存在的,這也意味著雙方之間的戰斗也將一直進行。
然而,正當緊張局勢不斷升級之際,俄羅斯還收到了一則噩耗。
第三件事,俄飛機墜毀,4人當場遇難,誰干的?
28日,俄羅斯方面證實,一架雅克系列的輕型飛機在莫斯科州科洛姆納市附近墜毀,并引發爆炸和火災,據初步消息顯示,該事故已造成4人身亡。
目前,墜機原因不明,也尚不清楚機上人員信息。
值得注意的是,俄烏沖突期間,俄內部沒少發生針對俄軍高官、政要的“斬首行動”,而這次墜機事件又發生在莫斯科,這的確很難不讓人懷疑——如果不是意外,那么會不會與某些“幕后黑手”暗中操縱有關?
畢竟,相比戰場上真刀真槍的對抗,令俄羅斯倍感頭疼的,還有俄內部遭到嚴重滲透、安全問題面臨巨大威脅一事。
別忘了,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對于俄羅斯來說,最危險的敵人可能不在正面戰場上,而是來自俄羅斯內部。該如何應對,普京確實得三思了。
山雨欲來風滿樓。接下來,且看局面會如何發展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