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隔壁老王,一個開了半輩子車的老司機,今天咱們聊聊五菱之光(參數丨圖片)EV這款車。說實話,五菱這個牌子在我們老百姓心里一直是個神奇的存在,從當年的五菱宏光到現在的五菱之光EV,它總能精準踩中普通人的用車需求。但這次的五菱之光EV,爭議不小,有人說它是“創業神器”,有人罵它是“電動老頭樂”,到底咋回事?咱們今天掰開了揉碎了好好聊聊。
先說說價格,五菱之光EV進取型起售價4.78萬,加上各種補貼和優惠,落地不到5萬,這個價格確實夠狠,比同級別的燃油面包車貴不了多少,但電車的使用成本可比油車低太多了。我認識幾個小老板,以前開燃油面包車拉貨,一個月油費少說一千多,現在換了五菱之光EV,電費一個月才一兩百,省下的錢夠他們多吃幾頓好的。但問題是,這車值不值這個價?咱們得從幾個方面來看。
空間和實用性方面,這是五菱之光EV最大的賣點。后排座椅一放倒,直接變成一個小倉庫,1117L的容積能塞下72箱啤酒,3米長的建材也能輕松裝下。尾門開口接近90度,裝卸貨不用彎腰,效率確實高。更絕的是,全車有20處標準安裝孔,可以加裝貨架、折疊桌,甚至改造成移動咖啡車或者燒烤攤。220V對外放電功能還能接冰柜、電烤爐,擺攤的老板們直呼“神器”。但問題來了,這么能裝的車,續航跟得上嗎?
續航表現方面,官方標稱CLTC工況下201公里,實際使用中,開空調+滿載的情況下,能跑150公里就不錯了。對于縣城短途拉貨、擺攤來說,勉強夠用,但要是跑遠一點,比如跨城送貨,那就得提前規劃充電,否則半路趴窩可不是鬧著玩的。最新推出的進取型續航提升到了305公里,算是解決了部分用戶的焦慮,但價格也相應提高,值不值還得看個人需求。
動力和駕駛感受,五菱之光EV搭載的是一臺30千瓦的后置電機,最大扭矩85牛·米,最高車速100公里/小時。這個動力水平,在空載時市區代步還行,但滿載爬坡就有點吃力了,超車得提前規劃路線,急加速基本別想。底盤還是傳統面包車的結構,前麥弗遜后獨立橋式懸架,過減速帶顛得厲害,舒適性一般,但考慮到它的定位和價格,也算能接受。
配置和內飾,這是五菱之光EV被吐槽最多的地方。內飾全是硬塑料,中控連個屏幕都沒有,車窗還是手搖的,車門把手也是老式旋轉設計,整體感覺像是回到了20年前。安全配置更是“能省就省”,低配連車身穩定系統都沒有,倒車全靠雷達,高配才給倒車影像。最新款的進取型升級了LED大燈、7寸液晶儀表,主副駕還加了安全氣囊,算是補上了一些短板,但整體依然簡陋。
性價比方面,這可能是五菱之光EV最讓人糾結的地方。和燃油版五菱之光比,它貴了1萬多,但省下的油費幾年就能回本。和同級別的電動車比,比如零跑T03,五菱之光EV空間更大、實用性更強,但續航和配置落后不少。所以,它適合誰?我覺得最適合兩類人:一是小本經營的創業者,需要一輛能裝貨、省錢的工具車;二是縣城家庭用戶,日常短途代步,偶爾拉點東西。
總結一下,五菱之光EV是一款優缺點極其鮮明的車。它的優勢在于超大的空間、超低的使用成本和極強的改裝潛力,特別適合擺攤、拉貨等商用場景。但它的短板也很明顯,續航一般、動力偏弱、配置簡陋,舒適性和安全性都只能算勉強及格。如果你需要的是一輛純粹的工具車,不講究舒適和科技配置,只在乎實用性和經濟性,那五菱之光EV確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但如果你對駕駛質感、內飾檔次有一定要求,或者經常跑長途,那它可能不太適合你。
最后說句實在話,五菱之光EV就像個勤勤懇懇的老黃牛,吃得少干得多,但別指望它有多精致。它不是什么高端電動車,但它確實解決了一部分人的剛需。至于值不值得買,就看你的需求到底是什么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