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幸福娃
蔡瀾曾說:“人生一定不要太追求圓滿,人旺財不旺,財旺人不旺,人財兩旺壽不長。人生最好的狀態就是求缺不求全,福不可享盡,留三分給子孫,利不可占盡,舍三分給別人,功不可貪盡,讓三分給他人。
自古人生最忌滿,半貧半富半自安,人生哪能多如意,萬事只求半稱心,人生總有遺憾,不能過分強求。
是啊,人旺則財弱,財旺則人孤,若人財兩旺,壽數卻常常難以長久。
圓滿是世間最誘人、也最虛妄的幻象。
我們總以為那圓滿是幸福的終點,卻不知它如一張緊繃的弓弦,愈是追求圓滿,生命便愈是繃緊到極限。
當人執意追求財富滿溢,身體便率先發出了警報;一心渴望情感充盈,心靈反而最先顯出倦怠;若貪婪地追求所有美好同時降臨,生命便可能以整體耗竭作為代價。
圓滿之求,實則是對生命本然韻律的悖逆。天地萬物,何曾真正“圓滿”?月盈則虧,水滿則溢,四季輪轉之間,都留有吞吐呼吸的余地。
我們固執地欲填滿所有角落,如同試圖將大海盡數倒入一方小小茶杯,那茶杯只能破裂,那海水終將流失。
真正的智慧,其實在“缺”字之中。
生命之美妙,恰在那幾處看似不足的“缺”里。正如書畫中的留白,正是那些空白之處,讓墨色得以舒展呼吸,讓整幅作品有了流動的氣韻。
留白不是空洞,而是空間,是讓生命得以喘息、容納風雨、生長出無限可能性的空隙。
那些看似不圓滿的缺口,恰如門縫中透出的微光,悄然指引著另一種生機。
我們若肯留一點福澤不享盡,便為子孫存下了根脈;留幾分利益不占盡,便為他人留出了余地;留三分功勞不貪盡,便為同道者鋪就了前行的道路。
如此“留缺”,反而讓生命之樹有了伸展的余地,讓生命之河有了奔流的寬度。
古人說“滿招損,謙受益”,那“謙”處正是虛懷的缺口,盛納著天地的滋養;老子講“持而盈之,不如其已”,盈滿易傾,不如適可而止,給生命留出回旋的余地。
我們若明白“缺”是宇宙運行的內在法則,便能從“求全”的執念中解脫出來,在“留白”中尋得從容。
留白不是消極的退讓,而是生命更高級的飽滿。正是那些我們主動保留的“缺”,讓福澤得以綿延,讓利益得以流轉,讓功德得以分享。
當我們不再執拗于填滿每一道縫隙,生命反而因此變得流動而豐盛——那缺口處,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人生如畫,圓滿易板結窒息,留白方顯神韻悠遠。
懂得在喧囂中為心留一隅余地,在豐盈處為他人留一線生機——那一點“缺”,正是我們主動為光明預留的通途。
當一個人不再害怕那點“缺”,反而敬畏它、保留它,他便接近了生命的大智慧與大自在。
那缺處,不是空洞的傷口,而是光明的入口,是生命得以真正飽滿和流動的源泉。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