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京報網報道,6月30日晚,俄控盧甘斯克領導人帕謝奇尼克宣稱,俄軍已解放盧甘斯克100%的領土。這是俄烏沖突爆發以來,俄方首次完整控制的烏克蘭行政州。
沖突初期,俄軍采取大縱深穿插戰術,力求速戰速決,卻遭遇諸多阻礙。如今,俄軍轉變策略,采用“鈍刀割肉”戰術,憑借溫壓彈和滑翔炸彈,每日穩定推進300至500米。在兩個月的時間里,俄軍實際控制區新增943平方公里,截至6月28日,總面積達113588平方公里。
澤連斯基(資料圖)
盧甘斯克州與頓涅茨克州共同構成烏克蘭核心工業礦產區,盧甘斯克州的淪陷,令烏克蘭工業雪上加霜,頓涅茨克州也暴露在俄軍鉗形攻勢威脅之下。
俄軍在攻克北頓涅茨克—利西昌斯克軸心后,將進攻方向指向頓涅茨克未被控制的30%區域、哈爾科夫州的關鍵交通樞紐庫皮揚斯克,以及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州。據俄新社報道,上月俄軍在蘇梅地區奪取約200平方公里土地,并挺進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地區,已掌控該地區的達奇諾耶村,該村距第聶伯河僅百余公里。這對烏軍后勤和補給體系造成極大壓力。
烏軍總司令西爾斯基宣稱成功牽制5萬俄軍,實則落入俄軍陷阱。俄軍僅用三個機械化旅,就牽制住烏軍兩個主力旅。為緩解蘇梅方向壓力,烏軍從頓涅茨克調派預備隊,致使頓涅茨克防區出現致命空隙。
烏克蘭軍方高層透露,俄羅斯在波克羅夫斯克周邊集結11萬兵力,意圖奪取這一戰略要地。波克羅夫斯克雖非主要城市,卻是公路與鐵路供應線路的關鍵交匯點,與康斯坦丁尼夫卡等地共同構成頓涅茨克地區防御核心。然而,衛星圖像顯示,如此大規模的兵力集結目標難以隱蔽,更有可能是烏方為爭取外援而夸大威脅。
加拿大解凍17億美元俄羅斯資產援助烏克蘭。新上任的德國外長約翰?瓦德普爾訪問烏克蘭,會見烏內政部長伊霍爾?克利緬科,并交付一批援助設備。瓦德普爾強調德國將堅定支持烏克蘭,并承諾在關鍵領域持續提供援助。澤連斯基稱,德國新政府支持烏克蘭加入北約,目前已有5家德國防務企業與烏合作生產武器,預計很快會增至20家。但這些援助對于烏克蘭龐大的戰爭需求而言,只是杯水車薪。
澤連斯基(資料圖)
俄羅斯秉持“以戰促談”策略,普京明確表示,任何和平方案都需以俄方實際控制盧甘斯克、頓涅茨克、扎波羅熱和赫爾松四州為前提。目前,俄軍對扎波羅熱、頓涅茨克和赫爾松的控制程度在70%至80%之間。6月30日,克宮表態期待盡快開啟第三輪談判,同時暗示美國態度影響談判效率。
在戰術調整后,俄軍的“蠶食戰略”初顯成效,逐步摧毀烏軍防御堡壘。而烏克蘭當局仍幻想“無限戰爭”,但隨著戰場形勢變化,其談判籌碼愈發稀少。
接下來,波克羅夫斯克戰役將成為影響戰局的關鍵因素。若俄軍成功合圍并控制該要塞,可能要求以現有接觸線劃定停火區;若烏軍堅守住陣地,則能爭取更多時間,等待外援和緩沖準備。
戰機(資料圖)
西方援助力度也至關重要。七國集團若落實3000億美元俄資產收益劃轉方案,戰場局勢可能發生變化。目前,烏軍裝備情況不容樂觀,F-16戰機8月才能形成戰力,美國ATACMS導彈因射程受限難以發揮作用;而俄軍獲得朝鮮彈道導彈和伊朗無人機,在打擊哈爾科夫時威力顯著,即便烏軍獲得美“愛國者3”系統,也難以扭轉局部制空權的被動局面。倘若烏克蘭繼續依賴西方援助維系戰爭,在談判桌上自主決策的空間將越來越小。德國已開始探討通過和平談判終結沖突的可能性,美國對烏援助法案在國會受阻,烏克蘭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