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談判簽署協議,歐洲急了,想拿中國當成跟美國談判的籌碼?
據外交部網站官方消息,應歐盟、法國、德國外長邀請,我國外長王毅將于6月30號到7月6號,訪問歐盟以及法德等國家。
幾乎與此同時,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在談及歐美貿易談判時表示“準備好與美國達成協議,但所有選項依舊擺在桌上”。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大的背景是,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在一次演講中宣布,已經跟中國簽署了貿易協議。
上述這幾個消息疊加在一起可以看出,歐盟想要在歐美貿易談判中,把是否與中國擴大合作,當成跟美國討價還價的籌碼的想法,幾乎是明擺著的。
問題是,歐盟這種心態,真的能在美國面前爭取到自己想要的利益嗎?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等媒體報道,馮德萊恩在6月26號歐盟峰會之后,對記者表示,歐盟已經收到美國提出的有關歐美貿易談判的方案,歐盟正在評估這份文件,但所有選項,仍然擺在桌上。
從馮德萊恩的上述表態中可以看出,如果美國提出的談判方案,是歐盟愿意接受的,自然也就不存在“所有選項仍舊擺在桌上”的這種說法了。
不難猜測,馮德萊恩口口聲聲所謂的“選項”,其實就是在暗示,他們將選擇跟中國擴大合作,以此報復美國,來應對美國的加稅。
換句話說,歐美關于貿易談判的立場分歧依然巨大,美國提出的談判方案,歐盟不想或者說根本無法接受。
這種背景下,歐盟拿中歐合作當成籌碼,來給美國上“眼藥”,是要挾或者是倒逼美國妥協讓步的一種手段。
據外交部官方消息,此次王毅外長應約訪問歐盟以及部分歐盟成員國,主要是為了參加中歐高級別戰略對話,中德第8輪外交與安全對話,以及中法外長會談等多項重要的外事活動。
從中歐關系的角度來講,中方在短期內密集的同歐盟,以及法德等歐盟主要大國進行高級別磋商,顯然代表著中歐雙方既有心、也有意,共同致力于進一步發展外交、經貿關系,攜手抗衡美國的霸權。
事實上,中歐本身不僅都在致力于推動世界政治多極化,并且也是全球貿易多邊主義的捍衛者和獲益者。
如果坐視特朗普政府大搞貿易保護主義和單邊主義,肆意破壞世貿組織規則,發起全球關稅戰,無底線設置各種貿易和非貿易壁壘,那最后受損失最大的,無疑就是中歐這兩大經濟體。
中歐美三方相比較而言,由于美國經濟的強金融化和弱實體化,在面對實物貿易關稅戰時,美國的損失相對會小一些,這也是特朗普政府敢于向歐盟和中國發難的主要原因。
從這個角度講,當前中歐在戰略層面,的確存在更多的共同利益,這也注定雙方具備進一步深化多領域合作的前提條件。
當然,某種程度上說,這也是被特朗普給逼出來的。
然而,應該深化合作不代表最后一定就能深化合作。古今中外,當政者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犧牲本國利益的例子比比皆是。
具體到歐盟,像馮德萊恩這種政客,身在歐盟,但心卻未必在歐洲。
歐盟有不少跟美國關系親密的政客,他們拿著歐盟的工資,但出于各自政治和經濟私利,未必真的愿意為歐盟的利益而服務。
這也就決定了,歐盟利用中國的心或許很熾熱,但要說到跟中國團結協作,共抗美國霸權的誠意,卻還有待觀察。
說的再直白一點,歐盟有可能是把同中國加強合作,充當同美國進行貿易談判的籌碼。
實際上,國家間博弈本身就是一個借勢打勢的過程,這是可以確定的。
目前所不能確定的是,歐盟在跟美國談判過程中,能不能堅持歐盟的利益,能否不向美國做出重大妥協,是否能不以犧牲中歐關系來討取美國的歡心。
甚至某種程度上,特朗普已經明擺著把鐮刀架到歐盟的脖子上了,歐盟卻依舊充滿幻想,期待跟美國達成所謂雙方都能接受的貿易協議,這本身就說明歐盟的幼稚、搖擺不定和投機心理。
俗語說,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我們還是得早做打算,努力爭取歐盟支持是必須要做的,但與此同時,也要做好歐盟隨時可能反水,甚至為了達成跟美國的貿易協議,不惜損害中歐貿易和中歐關系的準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