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3
本文字數:1553,閱讀時長大約3分鐘
作者 |第一財經 陳璽宇
當地時間2日,英國金融市場突然遭遇全面拋售。
英國國債價格暴跌,導致收益率飆升。英國10年期國債收益率盤中暴漲多達22個基點,升至約4.68%,為自2022年秋季英國市場以來最大單日漲幅。彼時,英國金融市場因前首相特拉斯(Liz Truss)政府“迷你預算案”而引發拋售。長期債券也未能幸免,英國30年期國債收益率上漲約17個基點,同樣為2022年秋季以來最大漲幅。
英國股市也全面下跌。英國富時100指數下跌約0.1%,英國富時250指數下跌1.3%。相比之下,法國CAC40和德國DAX等其他歐洲主要股指當天均收漲,表明這是一起英國本土主導的市場風暴。
在借貸成本上升的擔憂下,英國房地產開發商股價大跌,博西門(Persimmon Homes)收跌7.97%,伯克利地產(Berkeley Group)跌7.73%,維斯垂集團(Vistry Group)跌3.88%。
與此同時,英鎊大幅走軟。英鎊對美元下跌超過1%,一度跌至1.3589。當天下午晚些時候,英鎊跌幅有所縮窄。截至記者發稿,英鎊對美元跌幅仍超過80個基點。英鎊對歐元同樣走低,截至記者發稿,英鎊對歐元跌近80個基點。
市場分析指出,英鎊走弱與英國國債收益率上升同時發生,是投資者對英國經濟管理信心減弱的典型信號。
政治局勢引發市場恐慌
當地時間7月1日,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領導的政府大幅縮減原計劃的福利削減方案。這一政策轉向被當地媒體報道為“意味著計劃將不再為納稅人節省開支”,從而在財政大臣蕾切爾·里夫斯(Rachel Reeves)中期預算中留下了約50億英鎊的財政缺口。此舉實際上削弱了英國為實現財政規則所設的緩沖機制,引發了外界對政府如何填補這一財政缺口的質疑。
局勢在次日達到高潮。當地時間7月2日,首相答問環節(Prime Minister's Questions,PMQs)中,反對黨領袖當場質問里夫斯是否仍適合擔任財政大臣,而首相斯塔默對此并未立即予以明確支持。會議期間,里夫斯情緒明顯波動,甚至淚灑議會現場。
這一極不尋常的場面引發了外界對其政治前途的激烈猜測。有傳聞稱,她可能在即將到來的內閣改組中被替換。對市場而言,這引發了新任財政大臣可能采取更寬松財政政策的擔憂。
唐寧街隨后試圖平息事態,首相新聞秘書稱“財政大臣不會被換,她得到了首相的全力支持”,其盟友則稱里夫斯當天的情緒反應是由于“私人事務”,但市場已經作出反應。
“特拉斯時刻“卷土重來?
有市場人士將當日的市場表現描述為2022年英國“迷你預算案”市場危機的重現。
英國資產管理機構TwentyFour投資組合經理戈登·香農(Gordon Shannon)稱,英國資產的暴跌讓人不禁聯想到前首相特拉斯執政時期的市場動蕩。香農認為,此次取消福利削減,可能表明執政的工黨“對國債市場的看法沒那么在意”,“我本以為當年發生在特拉斯身上的事情,政界人士早已銘記于心?!?/p>
換言之,市場原以為英國政府會汲取2022年的慘痛教訓,即不負責任的財政政策會招致市場的迅速報復,然而投資者現在看到了令人擔憂的跡象。
此外,有分析師表示,里夫斯一直被視為穩定財政政策的象征,如果她下臺可能損害市場信心。
英國財富管理公司Quilter投資策略師林賽·詹姆斯(Lindsay James)稱,盡管里夫斯受到一些批評,但她對財政規則的堅定承諾“總體上受到市場歡迎——與特拉斯政府那些缺少資金來源的承諾形成鮮明對比”,因此,英國國債收益率的上升“意味著如果她離職,投資者會感到不安”。
也有市場人士指出,當前情況與2022年并不完全相同。貝萊德(BlackRock)歐洲基本面固定收益投資主管西蒙·布倫德爾(Simon Blundell)指出,市場目前不像2022年那樣脆弱,當時英國養老金系統的動蕩加劇了市場波動。
在2022年秋季的市場危機中,一些英國養老金因使用杠桿策略被迫大規模拋售國債,從而大大加劇了市場暴跌。而這一次,沒有任何類似“被迫清倉”的技術性拋售機制在起作用——盡管市場下跌幅度較大,但更為有序,主要由市場情緒驅動,而非技術因素所致。
微信編輯| 龍王
實習生 | 小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