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英國議院的一幕
英國脫歐之后這幾年的發展并沒有預想的順利,比如當下英國就發生了一件自己解決不了的事情。從約翰遜到斯塔默這幾任首相,為了留住選票都還是實行高福利的政策;但這幾年英國經濟發展不好,從前幾年疫情后的“寒冬期”復蘇越來越慢。
斯塔默內閣承諾今年將會給英國民眾和企業發放數十億英鎊的公共財政刺激撥款,以促進英國的生產消費。與此同時,英國政府的“交換條件”就是福利支出削減,畢竟現在政府的福利開支已經是尾大不掉的事情了,再不削弱也花不起錢。
英國財政刺激政策遭遇阻力
不過在最后一刻,英國突然出現戲劇性的反轉:政府原本承諾的錢不給了,數十億英鎊的刺激撥款被取消。這給英國社會帶來了巨大的恐慌,首先是英鎊兌美元下跌0.9%,然后是英國國債價格也隨之暴跌,緊接著英國股市也全面下跌,經濟短時間內受到重創。
這帶來的關鍵影響是:英國民眾也沒想到,政府的財政已經“困難”到了這種程度,連幾十億英鎊撥款預算都拿不出來。一時間質疑的聲音紛飛,議院反對黨也趁機發難,要求斯塔默內閣取消削減福利計劃。
英國財政大臣里夫斯
2日,英國議院上演了前所未見的一幕:英國首相斯塔默在前面讀稿件,后面財長里夫斯在一邊哭一邊抹淚,一直持續了半個小時之久。因為最近的政策問題,斯塔默一直在接受保守黨的質詢,期間不斷有人提問里夫斯的財政計劃為什么“虧空”,以及他是否還能干到下一屆大選。
對此斯塔默拒絕回答,也沒有明確表態支持里夫斯。所以各方收到的信號就是,里夫斯有可能會成為政府財政計劃“背黑鍋”的人,她的職位也會不保。
英國抗議此起彼伏
英國前不久才剛和美國簽署所謂的“貿易協議”,現在經濟又鬧危機事件,到底是怎么回事?西方媒體也早就在持續追蹤,認為禍根早在保守黨時期就已經種上了,當時英國頻繁更換首相,說白了就是經濟很差。
工黨在競選的時候稱要“挽救英國經濟”,現在干了一年多時間,發現還是說著容易做著難——英國持續降低的生產力和他們的高收入、高福利政策根本不匹配,結果就是政府財政開支連續縮水。而且英聯邦在脫歐之后,失去歐盟發展基金的扶持,財政就更沒有人“兜底”了,美國在這件事上根本幫不了什么忙。
斯塔默接受采訪“辟謠”
值得注意的還有,到了這個份上,斯塔默還在給財長找補,他專門接受采訪表示里夫斯流淚“與政治無關”,也與本周福利政策的反轉無關,并稱將此與政治掛鉤的猜測是“絕對錯誤的”;而且里夫斯也聲明是自己的“私人事情”導致情緒失控,這種解釋沒有多少英國人相信,而且他們認為里夫斯很快就會承擔責任。
對此也有評論認為,如果英國的經濟發展撐不下去了,他們可以考慮“回頭”繼續和歐盟進行談判;畢竟英國主要貿易對象還是歐陸國家,這幾年歐盟已經開始貸款計劃促進發展了,英國如果能轉向,還有可能趕上順風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