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關稅談判90天期限將至,中方再次亮明紅線,警告敢損華利益者必遭反制。這一記警告,會讓某些國家掂量清楚后果嗎?
特朗普政府在4月9日宣布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即將迎來關鍵節點——7月9日就是90天緩沖期的最后截止日。眼瞅著大限將至,歐盟、印度、日本、韓國這些主要經濟體都跟熱鍋上的螞蟻似的,正緊鑼密鼓地和美國展開談判拉鋸戰,想爭取個好條件。
【美國關稅談判90天期限將至】
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中國商務部突然放了個大招,明確表態說:我們當然希望各國能通過平等協商解決貿易爭端,但要是誰敢拿中國的利益當籌碼,來換取美國的關稅減免,那就別怪我們不客氣!
商務部警告,如果真出現這種情況的話,中國絕不會忍氣吞聲,必定會采取強硬反制措施。商務部還特別強調,只有站穩自己的立場,才能真正維護好自身權益。
顯而易見,眼看著這個90天的"最后通牒"就要到期了,雖然特朗普團隊嘴上說著"到期不代表什么",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來,他們巴不得各國趕緊"交作業"。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更是急吼吼地放話,催著各國快點跟美國做"交易",說什么"越早談成條件越好"。
【中國商務部再次發出警告】
中國這次的表態可不是無的放矢。一方面是在亮明自己的底線,另一方面也是在給相關國家敲警鐘——別想著對美國卑躬屈膝就能蒙混過關。
這話可不是隨便說說,因為美國媒體早就爆料了,美國貿易代表在和某些國家談判時,居然明目張膽地要求這些國家對中國產業下黑手,說什么"限制中國商品就能減免關稅"。
具體來說,美國想讓這些國家干三件事:給中國商品加關稅、卡死轉口貿易、嚴管某些產品出口。中國這回把話撂這兒了:你們和美國談歸談,但要是敢牽扯中國,那就等著挨收拾吧!
一個鮮活的例子就擺在眼前。英國已經率先“踩雷”,迫不及待地跳出來和美國達成了臨時協議。根據公開的協議內容,英國乖乖接受了美國提出的10%基準關稅,就為了在某些領域能撈到點豁免權。
【英國已經率先“踩雷”】
但在協議里偷偷塞了個"第三國貿易審查條款",要求英國在制藥、鋼鐵、電子元件這些關鍵領域,加強對"來源可疑產品"的監管。
雖然條款寫得遮遮掩掩沒提中國,但明眼人都知道這就是沖著中國來的——擺明了要查中國制造的轉口商品。中國可不是吃素的,馬上通過外交和商務兩條線向英國發了警告,要求他們必須給個交代。
英國政府趕緊出來打圓場,說什么"絕對不會損害和第三國的貿易關系",還假惺惺地強調中英經貿多么重要。不過這套說辭騙不了人,中國已經把這筆賬記在小本本上了,以后要是發現英國玩陰的,絕對新賬舊賬一起算!
更讓人擔心的是,動歪腦筋的國家可能不止英國一個。特朗普最近還點名敲打印度,逼著莫迪政府開放市場。你還別說,印度和美國談得還挺歡,美國那邊都放話說協議"基本搞定了"。
【莫迪和特朗普各有盤算】
而這兩個各懷鬼胎:莫迪想借著美國東風搞他的"印度制造";特朗普則把印度當成"印太戰略"和"去中國化供應鏈"的關鍵棋子。照這個架勢,難保印度不會在協議里塞進些損害中國利益的條款。
而那邊美國和其他國家撕得歡,這邊中美談判反倒有了進展。而特朗普政府顯然在打"兩手牌"——既想維持對華談判成果,又不忘拉攏盟友圍堵中國。
要說現在壓力最大的,那還得數歐盟。最近美歐談判中,美國提出的條件簡直獅子大開口:不僅要歐盟無條件開放市場、狂買美國能源,還要求北約歐洲盟友把軍費,提到GDP的5%。
【歐盟已經開始把矛頭轉向中國】
為了逼歐盟就范,特朗普甚至放話要給歐盟產品加征50%的關稅。現在美國對歐盟商品的關稅已經覆蓋了70%的對美出口,總額高達3800億歐元。要是談崩了,這個數字還得往上竄。而6月中旬那會兒,歐盟就著了美國的道,為了和美國談判,居然臨時取消了中歐高層經濟對話。
鑒于當下部分國家在相關問題上缺乏清晰認知、判斷失準,中方此次索性將話挑明,把丑話說在前頭。我們已經劃出紅線,誰要是非往槍口上撞,到時候可別怪我們沒打招呼。
畢竟在維護國家利益這個問題上,中國向來是說到做到。那些盤算著"犧牲中國、討好美國"的國家,最好掂量掂量,看看自己能不能承受得起后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