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馬子倩 記者 賈曉靜)7月2日,“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這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新館開館以來舉辦的首個瑞士展,也是中瑞建交75周年系列慶祝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標志著中瑞兩國在人文、科技、創新與可持續發展領域深化合作取得了重要成果。展覽將于7月3日至10月12日對公眾開放。
展覽分為“儀器和技術:繪制宇宙”“大數據的星空”“可持續的太空”和“未來:行星之旅”4個部分,將科學探索和藝術詮釋融為一體,將宇宙中真實、分散、抽象的數據,通過數字裝置、互動體驗、動態雕塑和前瞻性設計等形式呈現出來。展品既包含對人類與地球和宇宙關系的思考,也有對宇宙數據和圖像的可視化研究,還有對空間污染治理及對未來人類太空生存的探索,展示出當代科學研究跨國界、跨學科高度協作的豐碩成果,從不同維度構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歷史敘事。
開幕活動上,瑞士駐華大使白瑞誼表示,“今年正值中瑞建交75周年,是很有意義的一年。我們希望在中國呈現一個足夠代表瑞士的展覽,我首先想到的便是創新、科技與藝術這幾個關鍵詞。在如今被數據、算法與可持續發展挑戰深刻影響的時代,‘宇宙考古’是一場引人深思的展覽,它不僅展現了科學技術如何拓展人類認知的邊界,也通過藝術的方式重新詮釋了我們對宇宙的感知?!?/p>
7月2日,瑞士駐華大使白瑞誼出席“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開幕活動。主辦方供圖
展覽由瑞士駐華大使館、中國國家博物館和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聯合主辦,清華大學天文系與美術學院協辦。瑞士駐華大使白瑞誼、中國國家博物館館長羅文利、本次展覽策展人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教授莎拉·肯德丁,以及聯合策展人讓-保羅·克內布、龍星如、師丹青等出席開幕活動。
“宇宙考古:時空探索”展覽現場。主辦方供圖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