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0日晚,北京和大連兩座球場依然人聲鼎沸,但細看數據,就算國安和大連英博這些“票倉拼了命,還是難掩第16輪聯賽的尷尬——一半比賽被安排在周一晚上,球迷剛從周末回血,轉眼又得耗著脖子趕球場,哪怕國安現場來了41572人,大連英博也有50672人撐場面,可和周末場動輒五六萬人比,落差還是肉眼可見,深圳主場更不用說,觀眾直接腰斬,明明一輪比賽大可以周末全踢,愣是分一半放周一,球迷直呼看不懂。
問題來了,這種“畸形賽程到底圖啥呢,真的是轉播商的鍋嗎,還是說有別的難言之隱?本賽季,不光有周一場,還出現了工作日18點開球的奇葩操作——絕大多數上班族連晚飯都沒吃上,怎么可能五點半下班就沖進球場?你說為轉播錯峰,那票房是不要了?更別說,現場氣氛和球員狀態也跟著打折,踢著踢著,觀眾席成了半空,球員踢得再拼,沒人看也白搭。
細扒一下賽程,這背后還真不是“隨便安排這么簡單,14、15、16輪被足協杯夾在中間,幾支杯賽打到第三天的隊伍,聯賽就被推到周一,表面上看是為了讓體能恢復,實際上直接犧牲了觀賽體驗,上一輪河南和海港剛踢完杯賽,轉頭就得周一踢聯賽,球迷只能湊合著看,場面再熱鬧,也架不住時間點離譜。
你說巧不巧,隔壁日本J1聯賽同樣有雙賽一周的壓力,人家怎么安排?三輪聯賽全都卡在周六、周日,杯賽插空踢,22輪里只有一場周五,周一場次直接歸零,連歐陸五大聯賽都懂得照顧球迷,比如英超、西甲就算要給轉播商讓路,也只在周一留一場,剩下的都分散在黃金檔,誰家像中超這樣一輪四場周一開踢,球迷、票房、氛圍全都擺爛。
說到數據,這才是最扎心的地方,大連英博周末場均60132人,到了周中就掉到43032,國安也差不多,周末47693,周中41044,申花、山東更明顯,票房直接腰斬,海港、武漢、梅州、河南這些球市一般的主場,周中場次同樣冷清,別說什么“鐵粉,就算再忠實,也扛不住頻繁工作日18點、19點的開球,上海申花主場對云南玉昆那場,周三18點開球,現場25775人,直接創下賽季新低,天津主場對海港,周三18點也只有15763人,俱樂部要是還有點商業頭腦,這種操作估計早就點贊回懟了。
其實這些年,中超賽程早就被球迷吐槽爛了,周五、周六場次扎堆,周日黃金檔反而空著,去年就有一輪四場周一踢的“騷操作,今年中足聯成立,按理說該有點新氣象,結果還是原地轉圈,轉播商的訴求當然不能忽略,可真金白銀的門票收入難道就這么不值錢?要知道,現在轉播分成連俱樂部的零頭都不夠,別說養活隊伍,連補貼都撈不著,主場票房才是回血大頭,不信你看成都蓉城,周中周末都能上四萬人,那是靠穩定的球迷基礎和合理的賽程,真要全學英超一周雙賽,不如先把人家“球迷至上的理念學到位。
當然,安排賽程不可能面面俱到,足協杯、轉播、球隊體能、場地調度,都有各自的難處,可總有個優先級吧,站在球迷視角看,工作日18點開球實在太逆天,沒幾個正常上班族能趕上,票房、氛圍、轉播效果全都打折,俱樂部更是無力吐槽,畢竟一句“你們不懂運營就能堵回去,可結果呢,球市越來越冷,球迷越來越散,轉播也未見起色,最后全都兩頭不討好。
更尷尬的是,隨著觀眾群體越來越細分,網絡轉播渠道又多,早就不是二十年前“為轉播錯峰的時代,英超那么多開球時間點,是給全球市場做準備,中超硬學有啥意義?真想模仿,也得先搞清楚本地球迷的作息和習慣,別一味學人家“多場并行,結果票房、氛圍全都打水漂。
說到底,賽程安排其實是聯賽專業度的試金石,不求十全十美,至少別讓球迷心寒,別讓俱樂部無語,別讓“球市成了笑話,畢竟,這才是真正的聯賽底氣,也是中國足球向前走的第一步。
所以結論很簡單——該讓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了,別再用“轉播要求當擋箭牌,也別把球迷當背景板,比賽踢得再好,沒人看、沒人喊,那才是最大的擺爛,等哪天上座率成了“歷史新低,恐怕就不是改個賽程能解決的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