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賽季NBA自由市場一開門,掘金就丟出兩記重拳,先是2換1把小波特和一個無保護首輪送去籃網,換來卡梅隆·約翰遜,緊接著又火速簽回了2023年奪冠功臣布魯斯·布朗,這一波操作說不上讓人驚掉下巴,但絕對夠硬氣,朋友圈和球迷群都炸開了鍋,大家都在聊:掘金這是要重組沖冠班底嗎,這次能不能把去年的遺憾補上
其實說白了,掘金去年止步西部半決賽,輿論場上對他們的批評不少,尤其是替補席深度和小波特的拉胯表現,成了球迷和媒體反復“對噴的焦點,這回管理層算是給了個交代,直接把小波特送走,配上一個遠期首輪,換來攻防更平衡、三分更穩定的卡梅隆·約翰遜,這操作怎么看都挺懂球的,畢竟約基奇最需要的,就是靠譜的外線火力和能跑能投的側翼,約翰遜上賽季場均18.8分,三分命中率39%,這數據放在掘金體系里,怎么看都是加分項
當然,掘金這波2換1也不是沒有風險,首先小波特雖然季后賽拉胯,但常規賽畢竟還是有用武之地的,送走他加上一個2032年無保護首輪,說白了就是拿未來豪賭當下,管理層這份決心值得點贊,但萬一約翰遜下賽季不適應、或者傷病找上門,掘金這筆買賣就有點懸了,不過話說回來,現在聯盟頂級球隊哪個不是在“擺爛和“豪賭之間反復橫跳,掘金這點冒險,說到底還是合理的
再說回布魯斯·布朗,這哥們在掘金奪冠那年算是關鍵先生,常規賽場均11.5分,季后賽還能頂上12分,能攻能防,關鍵時候不掉鏈子,這種“板凳大腿級別的球員,擱現在自由市場上,真不多見,掘金能用一年合同把他簽回來,很明顯是想補足替補深度,畢竟上賽季一到關鍵輪換,掘金就明顯力不從心,說白了,布朗的回歸就是給板凳席打了一針強心劑,至少在攻防兩端都能有個安心的選擇,值得一提的是,布朗和約基奇、穆雷這些主力之間的化學反應早就驗證過,磨合期不會太長
問題來了,掘金這兩筆操作,真的能解決他們上賽季暴露的所有問題嗎,表面上看,外線射手、替補深度都補上了,陣容厚度也提升了,但西部的競爭壓力只會更大,雷霆、森林狼、獨行俠都在補強,掘金能不能靠這套陣容打回巔峰,更多還是得看細節,比如約翰遜能不能無縫融入體系,布朗能不能保持健康,替補席的年輕人有沒有成長
掘金這兩年一直被說“陣容單薄“核心太依賴約基奇,這次明顯是想把短板補齊,但現實很骨感,NBA不止拼賬面實力,關鍵時候還是要看教練組怎么用人,球星能不能在季后賽保持狀態,上賽季小波特的低迷和戈登的傷病直接拉低了上限,這次換來約翰遜,理論上是升級了外線火力,不過他能不能在高壓下頂住,還真不好說,畢竟籃網和掘金的體系、氛圍完全不是一個路數
另外一點,掘金把2032年無保護首輪送出去,雖然現在看著遠,但NBA變化快,誰能保證到時候不會后悔,所以這筆交易更多是對現有核心陣容的信心下注,說白了,掘金就是賭約基奇+穆雷的窗口期還能撐得住,寧可犧牲一些遠期資產,也要把握眼下的沖冠機會,這種思路也沒啥毛病,反正現在聯盟大部分球隊都在“all in模式,掘金不趁著核心還在巔峰搏一把,難道等別隊都補強完了再來后悔
最后還有個小插曲,威少拒絕執行球員選項,正式成為自由球員,掘金陣容里可能的隱患也算清干凈了,核心班底更穩定,輿論場上的不確定性少了不少,從球迷視角看,大家肯定希望掘金能把這股硬氣延續到賽場上,別像上賽季季后賽一樣被替補坑了全隊
掘金這波交易和簽約,既有對上賽季問題的正視,也有對未來的豪賭,管理層的操作思路很清晰,就是圍繞約基奇打造最理想的進攻空間,替補深度也補上了短板,能不能回到巔峰,還得看新援的融入和主力的狀態,球迷可以期待,但也別太樂觀,NBA永遠是場硬仗,新賽季掘金能不能笑到最后,還得讓子彈再飛一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