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大學選報高考志愿,選學校?選專業?選城市?到底該怎么選?
我認為,學校、專業和城市三者都要考慮,只是側重點不同而已。
如果高考分數優勢大,當然三者都要,選擇理想的大學,喜歡的專業和心儀的城市那是最好不過了。
如果選學校,當然優先考慮985大學、211高校和雙一流大學,退而求其次也要是個省屬重點本科院校。
如果有特別喜歡的專業,那就專業優先,因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考慮到就業,建議多考慮城市,不同的城市會提供不同的信息,以及不同的就業崗位,很多大學畢業生,在哪里上學,畢業后在哪里就業的可能性大,比如臨床醫學碩士研究生,一般來說,在哪個城市上學,大概率會在哪個城市就業。不要不相信,有時候地域因素相當重要。
那么,回到題目上,考大學選城市,選哪些城市好呢?
我推薦10個城市,分別是:京滬寧漢蓉,杭深蘇穗鎬。這都是簡稱,你知道它們都是誰嗎?為什么這么香嗎?
第一個城市:北京,簡稱“京”。
北京是祖國的首都,也是很多高考生向往的地方。
北京的大學又好又多。
北京有普通本科院校67所,其中公辦本科大學61所,民辦本科及獨立學院6所。
北京的大學好在985和211上。
北京985大學有8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國農業大學。
北京市211大學有26所: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交通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北京化工大學、北京郵電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林業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央民族大學、北京師范大學、中央音樂學院、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北京外國語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國礦業大學(北京)、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中國政法大學、中央財經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體育大學。
報考北京的大學要有心理準備,就是它的每一個層次的大學,分數線都要高一些,想上北京的大學,要有“虧分”的思想準備。
第二個城市:上海,簡稱“滬”。
上海還被人稱為“魔都”,是個有磁性有魔力的地方。
上海的大學分5個層次:
第1層985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
第2層211大學和非211雙一流建設大學:
上海財經大學、上海科技大學、華東理工大學、上海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上海海洋大學、海軍軍醫大學、上海音樂學院、上海體育大學。
第3層公辦本科大學:
華東政法大學、上海對外貿易大學、上海理工大學、上海師范大學、上海海事大學、上海電力大學、上海政法學院、上海立信會計金融學院、上海海關學院、上海應用技術大學、上海工程技術大學、上海第二工業大學、上海商學院、上海電機學院、上海健康醫學院、上海公安學院、上海戲劇學院。
第4層民辦本科大學:
上海杉達學院、上海立達學院、上海建橋學院、上海興偉學院、上海中僑職業技術大學、上海視覺藝術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天華學院、上海外國語大學賢達經濟人文學院。
第5層中外合作辦學大學:
上海紐約大學。
上海具備本科以上教學資質院校41所。
第三個城市:南京,簡稱“寧”。
記得朱自清說:南京是一個“需要摩挲與遐想”的城市。
我說過,江蘇的大學個頂個的好,南京的好大學云集。
南京有兩所985大學,即南京大學和東南大學。
南京211大學有河海大學、南京師范大學、南京農業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中國藥科大學。
還有南京醫科大學、南京財經大學、南京工業大學、南京審計大學等都非常棒。
去南京上大學,進可攻,退可守。畢業后可以留在南京就業,也可以去上海打拼,還可以去江蘇的各個城市。江蘇的城市經濟發達,都不錯。
江蘇的大學沒有短板。
第四個城市:武漢,簡稱“漢”。
武漢這座城市擁有82所大學,是全國擁有大學最多的一個城市。
武漢單是985大學就有2所:武漢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市211大學竟然有5所!即武漢理工大學、華中師范大學、華中農業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和中國地質大學。
此外,武漢還有實力很強的“雙非”院校,例如:中南民族大學、湖北工業大學、湖北大學、武漢工程大學、江漢大學、湖北經濟學院等。
還有7所軍事院校: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工程大學、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預警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經濟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信息學院、武警指揮學院武漢分院、中國人民解放軍火箭軍指揮學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武漢軍械士官學院。
第五個城市:成都,簡稱“蓉”。
成都是“天府之國”,擁有優質的高等教育。
這個城市共有58所大學,其中包括29所本科學校和29所專科學校。
頂尖大學有三所:四川大學、電子科技大學、西南交通大學。
重點大學有四所:西南財經大學、四川農業大學、西南石油大學、成都理工大學。
普通本科院校有五所:成都中醫藥大學、成都信息工程大學、四川師范大學、成都體育學院、西南民族大學等。
選擇成都,就是選擇“卷得舒服”的生活哲學。
第六個城市:杭州,簡稱“杭”。
杭州是江南景致的集大成者。比如西湖十景:蘇堤春曉、曲苑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
杭州有浙江大學、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浙江工業大學、浙江理工大學、浙江農林大學、浙江中醫藥大學、杭州師范大學、浙江工商大學、中國美術學院、中國計量大學、浙江科技學院、浙江水利水電學院、浙江財經大學、浙江警察學院、浙江傳媒學院等47所大學。
而浙江大學排在985高校老三,“清北浙交復”,厲害不厲害?
第七個城市:深圳,簡稱“深”。
深圳是全國最年輕的城市,平均年齡只有25歲,它沒有985大學,但是可以自己建造。
深圳大學背靠騰訊,南方科技大學師資堪比清北,港中深分數線碾壓985。
深圳的高校大概分為三類:
1.本地高校:
深圳大學、南方科技大學、深圳技術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深圳)、深圳職業技術學院、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新安職業技術學院(民辦)
2.中外合作辦學高校: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學
3.異地校區: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暨南大學(深圳校區)等。
第八個城市:蘇州,簡稱“蘇”。
蘇州擁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其中本科高校包括:
蘇州大學:作為211工程大學,蘇州大學在地方高校中排名靠前,尤其在材料科學和設計學等領域有較強實力。它在軟科全國百強高校中排名第38位,超過許多211高校和部分985高校。
蘇州科技大學:以其土木、建筑和環境類專業見長,是當地重要的理工類本科院校。
常熟理工學院:專注于應用型本科教育,提供多樣的工科和人文社科專業。
蘇州城市學院(原蘇州大學文正學院):現已轉為公辦本科院校。
蘇州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提供技術應用型本科教育。
蘇州科技大學天平學院:作為蘇州科技大學的獨立學院,提供本科層次教育。
西交利物浦大學:這是一所中外合作的高等教育機構,以國際化教育著稱。
第九個城市:廣州,簡稱“穗”。
廣州市擁有豐富的高等教育資源,其中包括幾所知名的高等學府。
中山大學和華南理工大學是“985工程”和“雙一流”大學。
暨南大學、華南師范大學、華南農業大學、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州中醫藥大學都是很不錯的高校。
此外,廣州大學、廣東財經大學、廣東金融學院、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等,它們各自在特定的專業方向上有較強的競爭力。
第十個城市:西安,簡稱“鎬”。
西安簡稱“鎬”,出自于西周的都城鎬京,民間一直默認“鎬”就是西安的簡稱,也有人說西安簡稱“西”。
西安有秦始皇兵馬俑、陜西省博物館,大雁塔、慈恩寺、碑林、大明宮國家遺址公園、鐘樓、鼓樓等。更有很多知名大學。
西安985大學有3所,即西安交通大學,西北工業大學,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西安211大學有4所,即西安電子科技大學,長安大學,陜西師范大學,西北大學,還有空軍軍醫大學也在西安。
總之,報志愿選城市,是不得不考慮的一個問題,原則上說,根據自己的分數,能去省會城市的 就去省會城市,能去直轄市的,就去直轄市,能去新一線城市的,就去新一線城市,能去京津滬廣深的,就去京津滬廣深。
你對這件事怎么看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