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2年,伴隨著小球轉大球的外交契機,中美兩國關系也迎來破冰之旅,而在之后尼克松訪華,世界格局也陡然發生轉變。不過在尼克松訪華期間,毛主席饋贈與他一些國禮,還另外贈送了一副只有十二字的墨寶。
在一般贈禮的墨寶中,大都是寫著祝詞、賀詞等,但這幅墨寶并沒有如此,而是寫了三個成語“老叟坐凳、嫦娥奔月、走馬觀花”十二個字。在尼克松收到墨寶后,他并不明白毛主席所寫這三個成語的含義,幾十年過去依然有不少人不明白毛主席墨寶的含義。那么毛主席墨寶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在上世紀六十年代末,中蘇兩國由原先的友好變為交惡,在此期間珍寶島事件更是讓雙方劍拔弩張。惱羞成怒的蘇聯甚至計劃動用核武器對付我們,導致中蘇關系徹底決裂。就在雙方因此打的不可開交時,美蘇兩國之間的冷戰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
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在中蘇兩國步入戰爭前夕,蘇聯將準備對中國實施核攻擊發給尼克松,一來是為了看看美方的態度,二來尋求美方的支持。不過尼克松將這個訊息透露給報社,指示蘇聯的計劃提前破產。
在經歷這次事件后,兩國關系開始逐漸升溫,在1972年借著小球轉動大球的名義,中美兩國正式建交。在尼克松到達中國后,他還特意準備了一些禮物,其中最特別的就是用陶瓷制成的天鵝,以及上面用膠水接上的羽毛。
由于在運輸工程中的失誤,加上準備時間的倉促,導致這一意外情況的發生,對此尼克松非常不好意思的解釋了天鵝羽毛的事情。不過毛主席卻對此不置可否幽默的回答“這兩國關系也不是讓你給接上了嗎?”
毛主席的回應讓尼克松倍感輕松,在收下尼克松的贈禮后,毛主席還特意給他回贈了一副墨寶,就是上面寫的十二字。當時的尼克松因為行程問題一直沒有仔細研究這些字的含義。直到回到美國后,尼克松才有時間和其他人一起研究其中的含義。
像“走馬觀花”,說的就是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以及廣闊的疆土,尼克松千里迢迢來到中國只在中國呆了一周,可不就是說的尼克松中國之行是走馬觀花?嫦娥奔月很好理解,當時的中國剛剛發射了衛星,這是中國向全世界展示自己實力的證明。
對于以上兩個成語中美兩國的學者并沒有異議,不過對于第一個成語“老叟坐凳”兩國人有不同的解釋。從字面意義上來說,老叟坐凳是形容一個老人已經站不起來,只能在凳子上坐著。
毛主席的這個成語是對美國說的,那就是將美國比喻成老人,由于自身實力的原因只能在凳子上坐著。美國人認為老叟是指美國,對此中國的學者認為老叟是指中國。在咱們看來,老叟一般是指上了年紀參透世事的老人,形容人的智慧和沉穩。不過針對兩國學者的猜測,這種閱讀理解還得親自問毛主席才能回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