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心氣象臺
7月3日8時35分發布
今年第12個高溫黃色預警信號
預計今天的最高氣溫可達36~37℃
需繼續注意防暑降溫
網友:小黃比我上班都早
周五和雙休日上海繼續受到副熱帶高壓控制,持續晴熱高溫天氣,雙休日的最高氣溫可達39~40℃。下周初,副熱帶高壓北抬,上海主要處在副熱帶高壓西南側,受偏東氣流或東南風影響,高溫強度有所減弱,下周中后期的最高氣溫調至35℃上下。偏東氣流也帶來海上充沛水汽,下周出現短時陣雨或雷雨機會增加,在防暑降溫同時還需防范雨水搞突襲。
今年第3號臺風“木恩”剛剛生成
今天凌晨5時,今年第3號臺風“木恩”(英文名稱:Mun;名字來源:密克羅尼西亞;名稱意義:六月)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8時其中心位于距離日本東京東偏南約1140公里的洋面上,未來主要在海上活動,對我國無影響。“木恩”的生成也釋放出積極的信號,副熱帶高壓在海上的勢力減弱,有利于熱帶對流的發生和發展,給華東地區緩解暑熱帶來希望。
一個月超300人死亡
約260例與它有關
西班牙近日遭遇今年首輪強熱浪侵襲。當地時間7月2日,在西班牙安達盧西亞自治區和埃斯特雷馬杜拉自治區,各有一人因高溫天氣死亡。
據西班牙國家衛生部門統計,僅今年6月,高溫已造成該國超過300人死亡,其中已有約260例被確認與中暑、熱射病等高溫直接相關。
7月1日,歐洲中期天氣預報中心發布報告稱,歐洲大部分地區正經歷大范圍的高溫天氣,今年6月或成為歐洲有記錄以來最熱6月之一。而在剛剛到來的7月,歐洲的高溫天氣仍在持續。
三車相撞!有司機“熱昏頭”
近日,熱心市民反映,交通路1933號門口附近發生一起三車相撞交通事故,交警及時出警處理事故,疏通交通,所幸人員基本沒受傷。
據其中1名當事人反映,由于天氣太熱,他在車內睡著了,造成了這次險情。
據市民提供的現場視頻可以看到
三輛小車橫臥在馬路一側
占據著東向西車道
其中一輛車整個輪胎被撞到上街沿邊,馬路上撒落著各類碎片,好在天氣炎熱,事發時馬路上車輛行人并不多。
這里需要提醒,接下來連續高溫不斷,防止天熱“熱昏”,司機務必保持充足睡眠,駕駛時提前準備好提神醒腦的物品。
92歲老人步行2小時中暑
部分醫院在高溫第一天
就收治了不少中暑病人
92歲高齡的高老伯就是其中一位
6月27日中午,高老伯像往日一樣,吃好午飯騎三輪車去鄰村逛逛。當天正午氣溫直逼38度,高老伯中途因為中暑暈了過去。。
醫生介紹,老人送醫時,體溫高達39.6度,氧飽和度降至92%,被診斷為中暑。
目前,高老伯的情況已經穩定,但仍需輸液、逐步恢復臟器功能。
值得注意的是,以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為例,高溫第一天,醫院就接診了4位患者。去年夏天,醫院共收治40名左右的中暑患者,其中10%病情嚴重,被確診為熱射病,生命安全受到了威脅。專家建議,高齡老人、戶外工作者這類夏季中暑高發人群應重點關注。
全國首次發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
7月2日
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
聯合中國氣象局發布
首個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
一起了解哪里風險等級高↓
未來一周,在副熱帶高壓的掌控下,以江南地區為中心,高溫天氣將大面積向外擴展,華北南部、黃淮至江南、華南的大部地區都將體驗“蒸桑拿”,山東、河南、安徽、江蘇、湖北、浙江等地還可能出現40℃及以上的酷熱天氣。不僅白天熱,不少地方夜間最低氣溫也可達30℃左右,可謂是晝蒸夜煮連軸熱。
從首次發布的高溫健康風險預警來看,2日20時至3日20時——
華北南部、黃淮、江淮、江漢、江南北部、東北地區北部及內蒙古、新疆等地高溫健康風險較高,建議大家使用空調等降溫設備調節環境溫度,保持室內涼爽,及時補充水分,外出穿輕便寬松衣物,減少戶外劇烈活動。
江蘇、山東、河南、安徽、黑龍江等地的部分地區高溫健康風險高,建議公眾減少戶外活動,體溫較高時可用冷水進行物理降溫,如果出現中暑先兆癥狀,及時使用解暑藥品。
持久的高溫高濕,對身體健康會帶來威脅,增加中暑和心腦血管等慢性病的急性發作風險。高溫健康風險極高的區域主要出現在江蘇北部、山東中東部、河南東部、安徽北部、黑龍江東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建議當地公眾不要在高溫時段外出,如果出現頭暈、乏力、多汗、心悸、皮膚灼熱等不適癥狀,及時使用解暑藥品,嚴重時立即就醫,警惕熱射病的發生。
高溫帶來的不僅僅是體感不適,還可能在短期內對健康造成一系列危害,嚴重時甚至危及生命。專家表示,高溫下,人體排汗機制可能崩潰,引發一系列熱相關疾病。輕則出現熱疹、熱水腫、熱暈厥,重則發生重癥中暑,如不及時救治,會危及生命。同時,高溫還是多種慢性疾病的“催化劑”,可加劇循環、呼吸、泌尿及精神心理疾病的發生發展。因此,及時關注預報預警信息,提前做好防護措施,才能最大程度降低高溫健康風險。
全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與高溫預警有何不同?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副首席李怡介紹,與氣象部門發布的常規高溫預警不同,高溫健康風險預警更多表征了高溫對健康的影響,與疾病風險關聯,反映了溫度升高可能導致疾病風險的增加。
從預警分級標準來看,高溫健康風險預警并非依據單一氣溫要素,而是根據高溫與循環系統疾病、呼吸系統疾病的超額死亡率的暴露反應關系分析得出。它的等級由日平均氣溫和日最高氣溫兩項風險閾值指標來劃分,分為低風險、中等風險、較高風險、高風險、極高風險,其中低風險和中等風險屬于健康風險監測和警示階段,不面向公眾發布。
關于高溫健康風險分級健康提示
一起了解↓↓↓
長輩們
別再不舍得開空調了
比空調病更可怕的是它!
熱射病不是普通中暑
嚴重時會致命!
原標題:《一個月,西班牙超300人死于高溫!上海又發高溫黃警!新臺風生成!降溫嗎?》
文字編輯:新民晚報 尹尚勝男
來源:作者:新民晚報 李爭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