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報記者 鄒永勤
近日,創新藥領域政策不斷。
為進一步完善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舉措,推動創新藥高質量發展,2025年6月30日,國家醫保局、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對外印發《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下稱《若干措施》)。
緊接著7月1日,國家醫保局根據《若干措施》的要求,研究起草了《2025年國家基本醫療保險、生育保險和工傷保險藥品目錄及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調整工作方案(征求意見稿)》等文件,并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對此,浙江盛元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合伙人郭永智向記者表示,近年來一系列相關扶持政策的出爐,很好地構建了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閉環體系,從而有力促進了我國從 “創新藥大國” 向“創新藥強國”的轉型。
創新藥扶持政策連續加碼
“此次《若干措施》的出爐,是對過往一系列創新藥扶持政策在連貫性方面的進一步強化?!惫乐窃诮邮苡浾卟稍L時說。
郭永智是暨南大學藥理學博士,目前在基金公司主要負責生物醫療大健康的投資,對創新藥領域有著長期的跟蹤研究。據他介紹,自2019年百濟神州的澤布替尼在美國成功獲批實現零的突破后,中國創新藥企業的出海授權金額不斷激增、全球化進程明顯加快,加上AI制藥技術不斷完善,創新藥研發周期呈現大幅度縮短的趨勢。
但與此同時,現今我國創新藥領域仍然存在諸多問題。比如在基礎研發方面,源頭創新少、同質化比較嚴重;在臨床研究方面,高成本臨床試驗依賴性大,真實世界數據支持不足;在資本化方面,投資機構偏好中后期項目及短平快的產品交易模式,缺乏耐心;在藥品應用方面,醫保支付能力有限,藥品入院困難,患者用藥選擇比較少。
“這個時候,就亟須相關的配套政策來激活技術紅利,并推動創新藥領域的蓬勃發展。”郭永智表示,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2024年以來國家接連出臺了多項創新藥的扶持政策。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首次納入“創新藥”一詞,并提出要加快創新藥等產業發展,積極打造生物制造等新增長引擎,同時制定未來產業發展規劃,開辟生命科學等新賽道。自此,一系列與創新藥相關的政策陸續出臺——
2024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24年重點工作任務》,明確要制定關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的指導性文件,推動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擴大創新藥支付范圍;
2024年7月,國務院審議通過《全鏈條支持創新藥發展實施方案》,指出發展創新藥關系醫藥產業發展,要全鏈條強化政策保障,統籌用好各方面政策,合力助推創新藥突破發展;
2025年3月份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支持創新藥和醫療器械發展,并首次明確提出“制定創新藥目錄”;
2025年6月16日,國家藥監局發布征求意見稿,提出將符合要求的創新藥臨床試驗申請審評審批時限由60個工作日壓縮至30個工作日;
2025年6月20日,國家藥監局審議通過《關于優化全生命周期監管支持高端醫療器械創新發展的舉措》,鼓勵國產創新藥械發展。
“正是有了前面一系列扶持政策的鋪墊,才有了6月30日《若干措施》的印發以及7月1日的征求意見稿,這些政策呈現出連貫遞加的關系,比如在2024年就提到的商業健康保險,在此次的《若干措施》得到明確。單就《若干措施》而言,它起到了強化作用,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當然,不排除后續還會有更進一步的扶持政策發布。”郭永智向記者表示。
他同時表示,2024年以來關于創新藥的政策密集出臺,從研發、審批到市場準入、支付等環節形成系統性支持,不但提升了創新藥的可及性,也增強了企業的研發信心和市場預期,有力推動創新藥行業的突破發展。
向“創新藥強國”邁進
記者留意到,《若干措施》從加大創新藥研發支持力度、支持創新藥進入基本醫保藥品目錄和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支持創新藥臨床應用、提高創新藥多元支付能力、強化保障措施等5個維度入手,提出了16 條具體舉措,對創新藥的研發、準入、入院使用和多元支付進行全鏈條支持。
“我們也有關注到《若干措施》這個政策,后續如果相關的政策措施(指16條舉措)能夠得到落地推進的話,無論是公司還是整個創新藥領域,均有望迎來高質量發展?!?月2日,恒瑞醫藥(600276.SH)董秘辦公室的相關工作人員在接受記者電話咨詢時說。
恒瑞醫藥是我國創新藥的龍頭企業之一,截至2024年底,有90多個自主創新產品正在臨床開發,約400項臨床試驗在國內外開展。上述工作人員表示,該公司歷來重視創新藥的研發投入,后續會密切關注這16條舉措的實際落地情況,并相應地對研發投入金額作出跟進或調整。
華南一家大型公募基金的投顧團隊亦向記者表示,經過近幾年的快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創新藥領域的重要力量,尤其在研發管線規模、靶點覆蓋及國際化合作方面表現突出,但依然存在“大而不強”的問題。
根據東吳證券援引醫藥魔方(醫藥大數據服務平臺)的統計數據,創新藥可以按照靶點和藥品類型進行分類,全球在研創新藥共覆蓋3212個賽道。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國在研管線覆蓋1300個賽道,覆蓋度40%;在其中的716個賽道(22%)中的研發進度排名第一,是僅次于美國的優質創新藥管線策源地。
實際上,這幾年我國創新藥企的營業收入也呈現穩步增長態勢。萬得數據顯示,由恒瑞醫藥等78個成份股組成的創新藥板塊,其2022年至2024年的營業收入分別為6412.42億元、6891.37億元、7015.55億元。
但營收的增長并未帶來利潤的增長。2022年至2024年,上述創新藥板塊實現的歸母凈利潤分別為596.59億元、591.50億元、493.32億元,呈現逐步下滑態勢。
“這說明了這幾年我國雖然快速成長為‘創新藥大國’,但大而不強,在全球創新藥領域話語權仍然不夠。”上述投顧團隊表示,在這個關鍵時刻,一系列扶持政策尤其是《若干措施》的出爐,就顯得十分重要?!度舾纱胧吠ㄟ^研發端、準入與支付、臨床應用等多個層次的組合拳,很好地構建了支持創新藥高質量發展的閉環體系。按照這個趨勢發展下去,我國有能力從 “創新藥大國”邁向“創新藥強國”。
“比如16條舉措中的‘鼓勵商業健康保險擴大創新藥投資規?!?,是直擊創新藥研發‘周期長、投入高’的痛點,將為創新產業鏈蓬勃發展注入新的源頭活水;而‘增設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實際上是為商保創新藥打通了市場準入的門檻。” 上述投顧團隊認為,隨著商業健康保險創新藥品目錄的設立,預計未來商業保險將在完善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中發揮更大作用,同時也能為創新藥和創新醫療器械提供更加持續的給付支持,對于推動創新藥行業的發展至關重要。
從“困境反轉”到步入“收獲期”
《若干措施》發布次日(即7月2日),創新藥指數下跌29點(1.68%),以1560.77點報收;其中,恒瑞醫藥下跌了0.40%,而百濟神州更是大跌4.35%。對此,上述恒瑞醫藥的工作人員表示,政策無論是對于公司還是行業的發展,肯定是有益的;至于股價,其短期內的波動可能受到的影響因素太多,走勢不可測。
萬得數據顯示,創新藥指數從2020年8月份的2334.83點開始,連續下跌4年,直至2024年9月份的1002.09點,跌幅高達57.08%。但從2024年9月份起,開始重新走出上漲行情,至2025年6月份最高的1593.83點,不到一年時間上漲了59.05%。
對此,上述投顧團隊認為,創新藥板塊前期的上漲其實是缺少業績增長支撐的,是典型的“困境反轉”行情,“但任何行情的走向最終離不開業績增長為基礎,從2025年6月份開始,創新藥板塊行情或將由此前的資本驅動轉向盈利驅動”;同時,如果站在產業趨勢和投資節奏的角度來看,部分業績被證偽的藥企會帶動板塊行情有所分化,但由于背靠強大的國家扶持政策,眾多創新藥企也將開始進入成果兌現階段,中國創新藥行業正在進入厚積薄發的“收獲期”。
郭永智亦向記者表示,我國創新藥行業的前景十分可期。原因有三個:第一,老齡化、支付多元化等因素,會使創新藥市場規模呈現爆發式增長;第二,原創技術的突破與AI引發的醫療革命,會讓中國這個工程師大國有希望在創新藥市場實現彎道超車;第三,創新藥出海量的激增以及跨境交易平臺的建立,也將使我國創新藥全球化進程加速。
“無論是作為醫藥行業從業者還是作為一名普通的老百姓,我都對我國創新藥行業的未來發展充滿信心。”郭永智說。
(作者 鄒永勤)
免責聲明:本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供參考、交流,不構成任何建議。
鄒永勤
深圳采訪部記者 重點關注金融市場交易主體(主要包括公私募基金、社保基金、證券公司、創投公司等等),以及華南區上市公司的發展狀況。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