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墨山看客
編輯|墨山看客
離開白宮之后,馬斯克一直都在用各種方式去抨擊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甚至一度站在了特朗普的對立面。在這種情況之下,特朗普自然也不準備慣著馬斯克。
或許原來特朗普還準備放馬斯克一馬,但是這次馬斯克試圖創建新黨的行為實在是太過分了,這么一來,特朗普自然也不會輕饒。
取材網絡
特朗普連調查令都拿出來了,那么這件事可就不僅僅是說說而已了,在馬斯克的這一番行為之下,他現在也已經步入了生死局。對此,這場政商大戰又將走向何方?
權力大清算
這次沖突也不僅僅是馬斯克和特朗普個人之間的沖突,而是政治和商業之間的碰撞,同時也是特朗普依靠權力對相關人員進行的一場清算。
沖突的主要原因是特朗普想要通過的“大而美法案”和馬斯克的想法出現的一系列分歧,從而導致雙方難以達成共識,最后讓沖突不斷擴大。
取材網絡
如果只是從表面來看,《大而美法案》主打的是“經濟復興”和“財政修復”,減稅4萬億、削支1.5萬億,聽上去確實夠“大而美”。
但問題在于,法案的核心受益者是傳統制造業,尤其是化石能源巨頭,而最大犧牲者,則恰恰是馬斯克代表的新能源科技企業。
《大而美法案》直接取消了對電動車的補貼,不僅讓特斯拉車主損失慘重,還要求補繳費用,這等于變相打擊消費信心,同時也影響了特斯拉電動汽車未來在美國市場中的銷量。
取材網絡
根據摩根大通的測算,法案帶來的影響幾乎會砍掉特斯拉一半以上的利潤。對于特斯拉這么一家靠政策紅利起家、又靠科技想象來支撐的大型科技企業來說,這已經不是普通的經濟打壓了,而是在釜底抽薪。
當然馬斯克不會坐以待斃,6月30日,他突然宣布組建“美國黨”,公開挑戰兩黨格局,并直接把目標指向共和黨的“鐵桿議員”。
這不僅僅是對《大而美法案》的反擊,更是對特朗普個人權威的正面挑釁。一旦真的成立了“美國黨”,將徹底改變民共兩黨格局,甚至動搖美國政治根基。
取材網絡
而特朗普也沒慣著他。7月2日,白宮直接發出行政調查令,準備徹查馬斯克旗下公司過去十年獲得的政府補貼是否合法。
特斯拉和SpaceX有多少合同、多少稅收優惠、多少政府背書,一旦被翻出來,哪怕只有一點瑕疵,都可能成為“濫用納稅人資金”的罪證。與此同時,特朗普還公開質疑馬斯克的公民身份,暗示移民部門重新審查他的入籍記錄。
這種操作已經不只是政治斗爭,而是對馬斯克本人的威脅。上面這些問題一旦有任何一項成立,特朗普就有借口將馬斯克給驅逐出境,甚至就像最近兩天特朗普所說的那樣,把馬斯克趕回南非老家。
取材網絡
馬斯克新黨對抗特朗普建制
不過馬斯克的這一步棋,哪怕放在美國政治史上都非常罕見。作為一個科技企業家,他本可以繼續做各大政黨的“金主”,在背后出手影響美國政策。
但馬斯克并沒有這么做,而是現在選擇親自下場打造新政黨,甚至公開挑戰特朗普的核心陣地。根據《紐約時報》最新民調,43%的獨立派選民已經表示對“美國黨”感興趣,其中18-35歲年輕人支持度接近60%。
這說明馬斯克不僅在科技行業中能夠發揮不小影響,在普通選民中同樣也有一批忠實擁躉。這么一來,如果馬斯克真的決定建立新政黨,也是能夠獲得一部分人支持的。
取材網絡
同時硅谷的頂級科技大佬也開始集體發聲,甚至聯合簽署公開信表示,如果特朗普繼續打壓科技行業,他們將考慮轉向支持民主黨,甚至動員資金幫助其“重奪參議院”。
這背后傳遞出的信號很清晰:如果建制派要清洗科技派,那硅谷也會動用一切資源進行反擊。這不僅僅是對特朗普的壓力,同時也是對某些想要清理科技派的政黨的一種警告。
但問題是,第三黨在美國的歷史戰績并不好。馬斯克雖然又有錢又有名,但要在制度上撬動整個政治結構難度極高,甚至是完全不可能。
取材網絡
而且就算“美國黨”成功分裂共和黨,也可能讓民主黨漁翁得利,這并不符合馬斯克一貫的不站邊策略。
并且特朗普早就不是那個靠選票起家的政治小白了,他現在手握白宮、控制國會,內政外交的一舉一動,都可以迅速轉化為對馬斯克的打擊工具。
像這次調查令、移民審查、NASA合同暫停,甚至國防采購重分配,背后都是在通過政治手段對馬斯克實現全方位的壓制。
取材網絡
美國政治碎片化的開始
這場對決看上去像是兩個人的恩怨,但實際背后是更深層的政商對決,并且雙方在美國都算得上是根深蒂固,任何一方的徹底失敗都有可能帶來美國的動蕩。
特朗普代表的是傳統工業復興和貿易保護主義。他要的是制造業回流、能源獨立,并用關稅和補貼去重塑藍領階層的信心。
馬斯克則是技術全球化的信徒,他反對關稅,主張財政緊縮,更希望通過科技創新去降低國家運作成本。兩者的政治理念幾乎完全相悖,這也就是為什么雙方會不斷產生沖突。
取材網絡
而這場斗爭也暴露了美國政治問題的另一面:資本與權力的邊界正在模糊。馬斯克原本是特朗普的最大金主之一,2024年大選甚至捐了近3億美元支持他。但當政策不再“友好”,資本也可以瞬間轉身,試圖推翻自己一手扶持的建制派。
面對這種局勢,特朗普選擇強硬反擊,不僅是為了遏制馬斯克,更是為了向其他資本巨頭傳遞一個信號,白宮的權力,不容挑戰。
這種局面更是直接引發了市場動蕩。特斯拉股價在沖突公開后大跌超過15%,市值蒸發1500億。SpaceX的關鍵合同也面臨叫停,整個航天產業鏈陷入恐慌。
取材網絡
加州更是直接爆發反法案示威,州長紐森甚至威脅“暫停向聯邦納稅”。這種地方政府挑戰中央權威的場景,近幾十年幾乎沒出現過。
在全球層面,中國與歐盟正密切關注美國是否會松動對外政策。比如對華關稅是否會調整,巴拿馬運河的主權爭議是否會重新擱置,甚至俄羅斯也在試探性釋放信號,愿意提供“政治庇護”給馬斯克。
美國內斗已經嚴重干擾了其國際議程執行力,這種裂縫一旦擴大,甚至會動搖美國根基,從而帶來更大的動蕩。
取材網絡
現在馬斯克在特朗普的政治壓制之下幾乎已經來到了生死局,如果不及時解決的話,未來說不定會真的被逐出美國。
參考資料
中華網——馬斯克與特朗再次翻臉,特朗普威脅對馬斯克的補貼進行調查 補貼爭議再升級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