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有不到24小時,就是特朗普“90天關稅寬限期”的最后時限,然而在這90天里,并未聽說有哪個國家和美國就關稅問題達成一致意見,聽到更多的是一些小國,迫于美國單方面施壓,不得不對關稅問題做出妥協。
然而在這一眾被針對的國家中,總有一些頭比較鐵的,拋開歐盟那些國家不談,印度一反常態的強硬似乎有些出人意料卻又合情合理。關鍵是印度這次強硬的有些離譜,直接要斷掉特朗普的后路,到底是真有底氣,還是一次自吹自擂的表演?
“商人總統”的劇本
4月2日,特朗普把一份26%的“對等關稅”清單甩在莫迪面前,在他眼里,印度不是中國,不過是另一個需要“教訓”一下的貿易伙伴。先用關稅大棒把它敲懵,逼它敞開農業和乳業市場,既能安撫國內的農業州,又能殺雞儆猴,給后續的博弈立個規矩。
這套劇本,特朗普演練過太多次了,先聲奪人,大棒開路,把對手逼到談判桌前,簽一份城下之盟。他篤信,只要壓力給得夠,就沒有敲不開的門,但他忘了,對面坐著的莫迪,是個能把敗仗吹成生長,一個從來不按常理出牌的對手。
華盛頓的算盤打得噼啪響,可新德里那邊卻靜悄悄的,沒有憤怒的記者會,沒有隔空喊話的推特風暴。印度總理莫迪,只做了一件事:讓手下人向世界貿易組織(WTO)遞交了一份通報。這事,5月12日印度就做過一次,如今在最后期限到來之前,只是重開了一局。
這份薄薄的文件,才是真正致命的一步棋,它沒有空泛地抱怨,而是精準地列出了一份報復清單,刀刀見血,劍鋒直指美國汽車產業。美國號稱“長在車輪上”的國家,很明顯,莫迪也知道打蛇打七寸的道理,只能說這棋走得太毒了。
美國的汽車巨頭,福特、通用,在印度的本土化率一直不高,一旦印度加稅,成本飆升的苦果,只能由美國消費者自己吞下去。汽車產業可是美國的工業命脈,背后站著的汽車工人聯合會(UAW),更是惹不起的硬骨頭。
更絕的是,這份通報遞交的時間,是7月4日,美國獨立日。當特朗普還在慶典上高談闊論時,這份來自新德里的“賀禮”,無聲地撕開了一道口子。通報末尾還輕飄飄地加了一句:若美方繼續施壓,稅率還可上調。這一手,直接把皮球踢回了白宮。
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莫迪的反擊,讓特朗普陷入了一場自己造成的“內戰”。最先坐不住的是汽車工會,通用汽車在印度市場早就潰不成軍,工廠裁員的消息不絕于耳。現在再來一輪關稅戰,飯碗還要不要了?工會直接放出狠話:再打下去,我們就罷工!
緊接著跳腳的是農場主,特朗普最鐵的票倉,關稅戰一開,印度市場的大門砰地一聲關上了。愛荷華州的大豆堆成小山,威斯康星州的奶農舉著標語,上面寫著那句讓他心驚肉跳的話:“要關稅?還是要選票?”
汽車工人和農場主,這兩個原本沒什么交集的群體,破天荒地聯合發表聲明,逼宮白宮,要求豁免印度。特朗普發現,他用來砸人的大棒,竟然不偏不倚地砸在了自己的腳面上,疼得鉆心。特朗普進退兩難,而莫迪這邊,卻穩如泰山。
莫迪早就劃下了兩條誰也碰不得的“高壓線”,第一條是農業,印度有七億農民,占了總人口的一大半。美國要求印度把農產品關稅從40%降到10%,這等于要讓印度農民的年收入憑空蒸發三分之一。動農民的飯碗,在任何國家都是政治自殺。
第二條是乳業,印度是世界第一大產奶國,八千萬奶農是莫迪執政的基石。美國廉價奶粉一旦涌入,印度乳企警告說,全國將有五十萬家奶站倒閉。這背后是無數家庭的生計,更是數不清的選票。
在這兩個問題上,莫迪沒有任何退讓的空間。他的底氣還來自于印度獨特的經濟結構:對美出口只占一小部分,更核心的服務外包產業,根本不受關稅影響。他耗得起,也等得起,所以,最終還是將皮球踢回給了特朗普。
莫迪的另一場圍獵
如果說在貿易桌上是防守反擊,那在國際舞臺上,莫迪則主動出擊,上演了一出“合縱連橫”的好戲。就在美國貿易代表指責印度“背信棄義”時,莫迪出現在了巴西的金磚峰會上。他對著全世界說:“金磚國家,是全球南方對抗單邊霸權的平臺。”
這話可不是白說的,他聯合巴西、南非,推動峰會發表聯合聲明,公開反對貿易霸凌。接著,他與印尼簽署稀土合作備忘錄,向華盛頓傳遞一個清晰的信號:你想用供應鏈卡我脖子?對不起,我有備用方案。
最狠的一招,是加速向阿聯酋出口“布拉莫斯”導彈。這等于在提醒美國:你每年從印度賺走近兩百億美元的軍火訂單,如果我們換個買家,你猜猜洛克希德·馬丁和波音的董事會,會先給誰打電話?
不過,特朗普現在已經給12個國家發去了關稅信函,至于里面有沒有印度暫且不得而知。但以特朗普的性格,會不會將印度的反制看在眼里還在兩說,對待自己的盟友,美國有時畢對自己的對手還狠,這可不是簡單說說而已。
結語
7月9號的最后期限,與其說是印度的“生死線”,不如說是特朗普的“鬼門關”。福特CEO的電話已經打進白宮:“9號若加稅,俄亥俄工廠就關門!”軍工集團為了F-35的稀土供應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堪薩斯州的農民,已經開著拖拉機向華盛頓進發。
據說,特朗普攥著抗議信,在橢圓形辦公室里暴跳如雷,他或許終于明白,那26%的關稅,最終可能要讓每個買車的美國人自己多掏3000美元。關稅的大棒揮出去,總以為能砸碎別人的飯碗,到頭來才發現,握著棒子的手,也早已鮮血淋漓。
所以,你覺得在最后期限到來之前,到底是印度先一步妥協,還是美國自食惡果呢?
信息來源:
參考消息2025-07-05《印度對美汽車關稅采取反制措施》
觀察者網2025-07-03《金磚峰會在即,莫迪表態:金磚是重要平臺》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