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群里看到了一篇有趣的文章《》。大體內容就是阿里和一個叫“小旺神”的公司對簿公堂,讓人家賠三千萬。我還有個朋友饒老板寫了篇讀后評論《》。
老馮對狗血八卦沒什么興趣,但研究這個案例確實能發(fā)現(xiàn)不少有趣的東西,作為數(shù)據(jù)行業(yè)從業(yè)者,看看別人用三千萬買的教訓,說不定哪天就用上了呢?
這個案子有幾個有趣的點,阿里生意參謀所謂的 “密碼學最前沿加密算法” 其實等效一個價值 20 塊錢的 Excel 表格。而這個薅阿里的公司竟然還敢跑在阿里云上。掙了一千萬給阿里云上貢 400 萬,最后還被狠狠搞了一把,個人連帶承擔三千萬賠償,鬧不好就家破人亡了。
密碼學最前沿加密算法,僅售20元
生意參謀就是給淘寶賣家看數(shù)據(jù)的。當然很多敏感數(shù)據(jù)阿里不想讓賣家看到(比如搜索,訪客,收藏,支付人數(shù),轉化率,收藏率,之類的),就用了一個 “密碼學最前沿” 加密算法 “加密” 了,你能拿來比個大小作為模糊參考,但是原本的精確數(shù)字就不會泄漏了,—— 嗎?
關于這個問題,饒老板的《》已經(jīng)點評過了。
當然繞老板比較含蓄,我讓 GPT o3 用大白話再次翻譯一下,就是這個算法純粹就是紙糊的玩意, CN114065272B 專利是公開的,GPT 表示,只要有十幾條數(shù)據(jù)作為樣本,就可以輕松推斷出這個 “加密算法” 的參數(shù),實現(xiàn) 99.99% 準確率的還原。
被告小旺神就是這么個東西。從判決書里看,他花二十塊錢從 “紫衫” 買了個 Excel 表格,這個表格可以把生意參謀上模糊處理的數(shù)據(jù)以 99%+ 的精度還原為真實數(shù)字。然后他們把這玩意做成了一個瀏覽器插件,在用生意參謀的時候就可以看到各種真數(shù)據(jù)了。這玩意還是用來免費引流的,看來這個被告還是挺良心的。
老馮對這種操作并不陌生。當年有一個兩千多萬的項目發(fā)到學校,一層一層轉包壓到還是本科生的小馮身上。局域網(wǎng)文件加密,小馮靈機一動把文件開頭元數(shù)據(jù)兩個字節(jié)交換一下順序,被包裝為 “超高性能的 XX 加密算法” 去忽悠人了,小馮喜提 1000 元報酬。最后這個項目好像還拿了 XXX 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經(jīng)過這次事件,老馮對高校徹底祛魅,再也沒有了一點兒讀研究生的想法。
給阿里云上貢400萬,惹得一身騷
但這個案例里更勁爆的是,被告用的竟然還是阿里云。老實說我是真佩服這個騷操作,主業(yè)是薅阿里搞阿里竟然還敢把服務器放到阿里的云上去,這可真是老壽星蹦極嫌命長。
這個被告看上去搞這些東西掙了一千萬出頭,工資發(fā)了三百萬。然后另一個滑稽的轉給自己 400 萬,用來買阿里云服務了!
老馮看了感覺就是 —— 離譜,做個生意,給阿里云上貢的錢比自己掙的還多,這竟然還被阿里搞了?跟滑稽的是,這個林某似乎是 —— 公司打給他 430 萬,然后他用個人支付寶給阿里云付了 395 萬,然后這個被當作 個人/公司財務混同的事實,判了個個人連帶責任。
也就是這三千萬的賠償是沒法通過公司破產解決掉,可能穿透到個人身上。這簡直是離譜他媽給離譜開門,離譜到家了。
此外,在中國,有很多公司不上云是有原因的,因為巨頭的業(yè)務范圍實在太廣泛了,把自己的數(shù)據(jù)/代碼/放在競爭對手的服務器(所謂“云”)實在是一件愚蠢至極的事情。老馮知道一些不宜宣揚的非公開的炸裂案例,但這次嘛…… 毫無疑問提供了一個鮮活的公開案例。
如果你的業(yè)務和這些 “本土云巨頭” 有沖突,那么決定上云之前,不妨仔細看一下這個案例。
老馮評論
老馮花了半個小時,把這個南京中院的民事判決書給讀完了??赐甑母杏X就是,原告和被告都是草臺班子。阿里草臺不是一天兩天了,這個請看《》系列,里面已經(jīng)寫過不少了,這次又多了一條戰(zhàn)績 —— 20 塊錢的土鱉專利加密算法。
這個小旺神也是個草臺班子,干著搞阿里的事兒竟然還敢用阿里云,然后自己當法人,看上去也沒搞股權架構,收款用個人支付寶,而且竟然公轉私后再給阿里云掏了四百萬,還被人抓住了把柄,判了個人承擔責任,這一發(fā)下去個人承擔責任估計是家破人亡了。
老馮跟本案原被告雙方不認識也沒有任何利益關系,純粹作為一個具有健全嘗試的業(yè)內人士看這個事,3000 萬的判罰顯然是太重了。奔著把人搞死去的,所以我比較同情被告。
主要是他們弄的免費數(shù)據(jù)還原功能(20塊錢),還有一個用 RPA 實現(xiàn)的競品監(jiān)控功能總的來說都算是挺有用的東西,也沒有坑蒙拐騙。作為一個創(chuàng)業(yè)者,這幾年賺個三百來萬,還給阿里云貢獻了四百萬營收,怎么看都不應該落得這么個下場。
阿里這種奔著搞死別人去的做法也不是什么聰明的舉動。第一觀感太差:一出壟斷平臺痛毆創(chuàng)業(yè)者的戲碼,人家在阿里的生態(tài)里做事,還是阿里云的客戶,賺的錢 1/3 都給阿里云上貢了,然后被阿里往死里打,這么玩生態(tài)人都會看在眼里。第二是阿里的法務確實牛逼,給人家打爆了,但也實錘了所謂 “密碼學最前沿” 加密算法不過是值 20 塊錢的地攤貨,技術草包暴露的淋漓盡致。柿子撿軟的捏,沒廟的野和尚可就不會吃法務鐵拳這一套了。
作為吃瓜路人,真正重要的是,你能從從這個案件中吸取什么教訓?如果你是被告當事人,能采取什么措施來規(guī)避這些風險?歡迎各位朋友在評論區(qū)留言討論。
最后再提醒一下各位,上個月《》和《》兩次大故障,按照阿里云 SLA 已經(jīng)可以開始賠付了(7月開始開始申請6月服務 SLA 不達標賠償) —— 記得小窗你的客服,主張你的合法權益。畢竟都在云上花了這么多錢,不能當個冤大頭不是?
云計算泥石流專欄
馬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