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播出不斷,收視也會非常多,在總局最新收視榜中,排名屬實讓我有點意外,前五好多都是老劇,新劇貌似不那么出圈。
我們來看看前五都有哪部電視劇,這部電視劇又有什么精彩之處?
-<潛淵>-
《潛淵》開篇那個渾身是血的男人從雪地里掙扎著醒來,觀眾也跟著黃曉明飾演的梁朔一起陷入了記憶的迷宮。
這部開播即登頂收視榜首的作品,用一場精心設(shè)計的身份反差,證明了諜戰(zhàn)題材依然能讓人心跳加速。
故事從失憶特工在雪山小屋反殺日軍開始,每個細節(jié)都是引子,煤油燈爆炸,拼圖碎片指向的上海潛伏著更大陰謀,連火車上偶遇的菜鳥特工都可能是關(guān)鍵棋子。
毛衛(wèi)寧團隊最聰明的地方在于把觀眾和主角放在同一起跑線,我們和梁朔一樣不知道誰是隊友誰在演戲,這種沉浸感讓前四集就像在玩高端劇本殺,每次反轉(zhuǎn)都讓人拍大腿。
黃曉明這次終于甩掉了油膩標簽,他演出了特工失憶后那種動物般的警覺和迷茫,雪地里抄起獵槍反殺的動作戲干凈利落,騙日本人時的日語流暢讓人驚艷。
張佳寧飾演的軍統(tǒng)新人承包了大部分笑點,菜鳥特工掏槍就干的莽撞勁兒,和梁朔老練的別出聲跟我走形成絕妙反差。
更精彩的是兩人修羅場般的重逢,當梁朔在飯店再度救下這個拿槍指過自己的姑娘,觀眾才恍然大悟,原來開場雪地的偶遇根本是設(shè)計好的棋局。
這種你以為在第一層其實在第五層的敘事,正是《潛淵》讓人欲罷不能的秘訣,這也是這部劇收視能一直火到現(xiàn)在的原因。
-<六姊妹>-
這部劇當時播出的時候,可是背負不少罵名,可有一點很奇怪,為什么我們越罵《六姊妹》,越忍不住追到最后?
故事從九十年代的淮南老何家展開,六個女兒在重男輕女的父親和偏心眼的母親拉扯下長大。
大姐何家麗像頭老黃牛似的拉扯妹妹們,老六何家喜卻活脫脫是個吸血鬼,搶房子、騙存款、雇人恐嚇親媽,最后遭報應(yīng)得了白血病,偏偏要被她趕出家門的大姐捐骨髓救命。
老六這個角色能掀起全民公憤,關(guān)鍵在于她撕開了親情最虛偽的那層皮。
當她把重病的大姐趕進暴雨里,轉(zhuǎn)頭對母親甜言蜜語要房產(chǎn)證時,多少人在屏幕前看見了自己那個只會耍嘴皮子的親戚?
她不像傳統(tǒng)反派滿臉寫著壞人,反而理直氣壯覺得全家都欠她的,這種理直氣壯的自私才最誅心。
有觀眾說得狠,蘇大強作天作地至少真金白銀給兒女買房,老六是連骨髓都要吸干親人。
但真正讓觀眾意難平的是大姐何家麗,梅婷演這個角色時,臉上每道皺紋都寫著認命兩個字。
被妹妹搶走房子,她蹲在雨里撿東西,需要捐骨髓時,她二話不說躺上手術(shù)臺。
最扎心的是那句誰叫她是我親妹妹,把中國式長姐的悲劇說透了,善良成了她們的枷鎖,越是付出越被當成理所當然。
就像現(xiàn)實生活中那些伏弟魔姐姐,供養(yǎng)完弟弟讀書又要操心買房,最后落得一句“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也是因為有共鳴,所以收視一直不低,現(xiàn)在還能排第四。
-<長安的荔枝>-
現(xiàn)在拍古裝劇,動不動就是宮斗權(quán)謀、仙俠虐戀,觀眾早看膩了,怎么《長安的荔枝》愣是把快遞荔枝這種小事拍成了全民追更的生死時速?
這事兒得從馬伯庸那個鬼才腦子說起,別人讀一騎紅塵妃子笑想的是楊貴妃多嬌媚,他偏盯著荔枝琢磨,這玩意兒從嶺南到長安得跑死多少匹馬?掉多少顆腦袋?
雷佳音演得太扎心,從懵懂接鍋到發(fā)現(xiàn)是送命差事時的崩潰,活脫脫是當代打工人被KPI逼瘋的鏡像。
小岳岳這次真出息了,那個偷聽機密時慫得發(fā)抖,轉(zhuǎn)頭又為救姐夫硬剛權(quán)貴的陪酒侍郎,讓人笑著笑著眼眶發(fā)酸。
荔枝保鮮的設(shè)定堪稱神來之筆,現(xiàn)代人手機下單就能吃到泰國榴蓮,誰想過唐朝運荔枝得拿竹筒裝蜂蠟封,沿途還得換馬換人接力跑?
劇里那些保鮮土方子引發(fā)全網(wǎng)考據(jù)熱,有人算出一顆荔枝到長安價比黃金,有人說這根本是大唐冷鏈物流白皮書。
更絕的是嶺南刺史馮嘉怡,頂著滿臉汗啃甘蔗說本官只管甜不甜,荒誕味兒直接拉滿。
馬伯庸最擅長的就是把歷史邊角料釀成烈酒,這次往酒里摻了職場黑話、兄弟情義、官場現(xiàn)形記,喝得觀眾五迷三道。
要說演技炸裂時刻,雷佳音嶺南尋人那段值得反復(fù)拉片,褲腿沾泥胡子拉碴,看見小舅子先罵后哭,把古代知識分子的迂腐和柔軟全演活了。
岳云鵬更讓人驚喜,以前他演戲總像在德云社說相聲,這次鄭平安偷文書時手抖得跟篩糠似的,原來他真能演活小人物的恐懼。
配角也個個出彩,那個總在啃甘蔗的嶺南刺史,那個陰陽怪氣的右相,連跑龍?zhí)椎捏A卒臉上都寫著盛唐煙火氣,一直到現(xiàn)在還能保持第三,也是因為它值得。
-<以法之名>-
當一部劇敢把看片會開到最高檢,你猜它得有多硬核?《以法之名》就能看出,本身這部劇就很出圈,但暫時僅第二,是我沒想到的。
張譯飾演的離職檢察官洪亮剛掏出簽字筆,就被卷入了萬海集團涉黑案和檢察官離奇死亡的雙重漩渦。
楊爍那個沉默的回眸比十句臺詞更有戲,凍僵在冰瀑里的喬振興用生前視頻承認自己是保護傘,轉(zhuǎn)眼尸體就成了新謎題的起點。
真正的狠招藏在細節(jié)里,女律師張文菁當庭喊冤時,鏡頭掃過旁聽席上記者們瘋狂敲擊的手機屏幕,輿情爆炸的壓迫感撲面而來。
既咬定喬振興是被害的,又暗示李光潔飾演的李人駿有問題,卻故意不說兇手是誰,這種留白讓觀眾和蔣欣帶領(lǐng)的調(diào)查組一樣,成了真相的拼圖者。
有觀眾發(fā)現(xiàn),前四集埋的五個疑點,萬海案換檢察官的蹊蹺、死者視頻的錄制角度、舉報信的打印字體、時間差、甚至張文菁質(zhì)問時檢察長張放微微顫抖的鋼筆尖。
張譯把離職檢察官的疲憊與執(zhí)拗揉進了每個眼神,檔案室里他用手掌撫過案卷灰塵的特寫,比任何豪言壯語都更有力量。
李光潔演活了那個想辦鐵案卻越陷越深的檢察官,當他在空無一人的會議室反復(fù)觀看喬振興視頻時,抽搐的嘴角暴露了角色內(nèi)心的裂縫。
最絕的是楊爍,萬海在監(jiān)獄會面室轉(zhuǎn)動礦泉水瓶的小動作,讓黑老大與受害者的雙重身份在同一個鏡頭里成立。
比起《狂飆》的草莽氣,《以法之名》多了份知識分子的冷峻,導(dǎo)演用冰瀑象征真相的凍結(jié)狀態(tài),用不斷出現(xiàn)的簽字筆暗示程序正義的重量。
-<淬火年代>-
《淬火年代》一開場就把鏡頭懟到了我們父輩最熟悉的場景里,張新成飾演的柳鈞剛下飛機,西裝革履拖著行李箱,迎面撞上的是中風昏迷的父親、堵在廠門口的債主、叼著煙對他愛答不理的老工人。
債主掄著板凳追著跑的戲碼太真實了,90年代末的民營制造業(yè)就像走鋼絲,一邊是銀行收緊銀根,一邊是三角債纏身。
柳鈞那個狼狽翻墻的鏡頭,把沒錢寸步難行的窘迫演活了,但真正的難題在后頭,當他拿著德國進口的檢測儀要查產(chǎn)品合格率。
這種代際沖突比債務(wù)更棘手,老一輩信奉的經(jīng)驗主義,撞上留洋派的技術(shù)至上,火花噼里啪啦往外蹦。
柳鈞較真兒要工人給他操作計時,結(jié)果砂輪都轉(zhuǎn)冒煙了也沒人看表,這種無聲的輕視,比當面吵架更扎心。
技術(shù)斷層才是致命傷,當柳鈞在同學(xué)林川的廠子里見到汪總工,眼睛都亮了,那個年代懂數(shù)控機床的工程師堪比熊貓,可人家開出技術(shù)方案后,鏡頭馬上切到空蕩蕩的賬本。
王凱演的宋運輝驚喜亮相時,彈幕直接炸了,這個從金州廠技術(shù)員成長為國企掌舵人的角色,簡直就是給柳鈞照了面鏡子。
正午陽光把年代感玩出了新高度,不是靠喇叭褲錄音帶這些表面符號,而是扎進深處,讓大家感受。
柳鈞們的故事同樣如此,在時代熔爐里,有些人被現(xiàn)實擊碎,有些人淬煉成鋼,也是因為內(nèi)容出圈,大家才會對這部劇有如此喜愛。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