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俄烏沖突戰場上的形勢發展,普京在美國政府換屆之后,就早早流露出一種“穩操勝券”的姿態,可事實證明他高興得有些太早了。
烏軍雖然在正面戰場上由于缺少軍援而節節敗退,但背地里搞的小動作可不算少,眨眼間又是一次勝利行動,讓?;鹫勁邢萑虢┚?。
調停烏克蘭危機,究竟是美俄的共同愿景,還是北約與烏克蘭聯手給出的煙幕彈?
據參考消息網報道,俄海軍副司令古德科夫在庫爾斯克州執行任務時,與戰友一同陣亡。
這一官職,在此次俄烏沖突中,俄軍方面犧牲的將領軍銜不算最大,但也是排頭幾個的。俄軍又損失一員大將,心理和面子上肯定也都掛不住。
按照往常慣例來看,俄軍肯定會將仇恨付諸于軍事行動,盡可能的在前線打出優勢戰績,才能平息民憤、穩定居心。
只不過,眼下俄軍在烏東等地區穩扎穩打,過于急躁的表現未必符合整體戰略,若是能反殺掉幾個烏克蘭高層,或許也是種辦法。
可惜的是,俄羅斯在情報方面似乎略輸一籌,至今未能有拿得出手的戰績給普京過目,反而是“三防元帥”就在莫斯科,距離克里姆林宮不遠處遇刺身亡。
這兩起刺殺案件,明顯都有反常理的地方,一個是在應當絕對安全的莫斯科大街上,另一個則是在剛剛收復的庫爾斯克州。
這種刺殺行動,本質上是在對全體俄羅斯人宣告,所謂的“安全”不過是紙糊的,所謂的“勝利”不過是編造的。
反觀這種“心理戰”“認知戰”,烏克蘭已經沒什么好輸的了,“國破山河在”的架勢,更會讓烏克蘭民眾同仇敵愾,抵御外敵入侵。
這種莫大的恥辱,俄羅斯不是不報,而是無能為力。
如果北約在情報信息方面傾力相助,甚至是提供某種實質性支持,那俄方想要破局又談何容易,指不定內部就像伊朗一樣,早就被腐蝕得千瘡百孔。
這種頹勢,并非更換掉一兩個決策層就能草草了事的,自沖突爆發后,普京換掉的人還少嗎?
可以預見的是,如果沖突持續下去,烏克蘭還有能力策劃更多針對俄羅斯基礎設施與高層的破壞、暗殺行動,而每次行動都會對普京個人的威權政治與俄軍行動造成一定的消極作用。
從這個角度來看,普京想要通過美方參與來調停沖突,明顯是有些不切實際的。盡管美國在明面上跟烏克蘭鬧得很僵,五角大樓也聲稱將大幅削減援烏預算,可實際情況是怎樣的,不得而知。
或許美國在烏克蘭戰場上投入的錢的確越來越少,但其他支持未必會減弱,畢竟通過戰爭手段把普京逼到談判桌上,也是調停的一種方式。
如果俄方認為在美國逐漸退場后,就能加大攻勢取得正面戰場勝利,進而做了一些不正確的下注或行動,那才可能正中美烏下懷。
總而言之,俄烏沖突的形勢依舊嚴峻,但美俄之間的基調可能很快就要被確定,在這期間,任何節外生枝的事情都可能讓普京杯弓蛇影,從而中斷與外界的政治聯系。
俄海軍副司令的去世,究竟會對普京造成何種影響?又會以怎樣的方式影響沖突走向,我們拭目以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