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消息稱,伊朗正在加快引進殲-10C戰斗機的談判,這項決定是該國遭到以色列大規模空中打擊后做出的,這次打擊暴露了伊朗空軍和防空系統的嚴重不足。
但是國外也有媒體指出,殲-10C雖然能夠有效提升伊朗空軍的現代化,但也是單槍匹馬,無法真正解決伊朗在軍事體系上的各種缺陷。
自6月13日開始,以色列空軍對伊朗發動了一系列空中襲擊,給伊朗造成空前規模的損失,包括核電站、機場、雷達和導彈陣地等設施都遭到嚴重破壞。由于伊朗空軍和防空部隊狀態低迷,以色列戰機竟敢于在伊朗首都和內陸地區的天空公然現身,幾乎視伊朗的防空力量如無物。
其實壓制伊朗防空力量的,就是以色列空軍大約400架戰斗機,主要包括F-35隱身戰斗機(40余架),以及300多架F-15和F-16戰斗機,再加上電子戰機、加油機等支援飛機。相比之下,伊朗也號稱擁有150架戰斗機,除了近百架老式F-4、F-5戰斗機外,還擁有約40架F-14A“雄貓”和18架米格-29戰斗機。
盡管伊朗空軍的F-14和米格-29也屬于第四代戰斗機,但是技術基本停留在冷戰時期,面對以軍的電子戰壓制和隱身優勢,基本上沒有太多還手之力。在這種情況下,按照俄羅斯《生意人報》的說法,伊朗官方正在“不顧一切”地尋找方法,對其破舊的空軍進行現代化改造,彌補與以軍的巨大技術差距。
保加利亞軍事網的報道則宣稱,伊朗目前正在加快采購殲-10C多用途戰斗機的談判,除了局勢緊迫外,也是由于從俄羅斯進口蘇-35項目已遭到失敗。這一事態發展,不僅重塑了伊朗的軍事戰略,還凸顯了中國作為海灣地區重要武器供應商的地位提升。
該媒體宣稱,德黑蘭正在尋求采購36-40架殲-10C戰斗機,該機在能力和成本方面可與美國F-16V 和瑞典“鷹獅E”相媲美。俄媒指出,殲-10C擁有時尚的三角翼和鴨翼設計,而且裝備了先進的有源電子掃描相控陣雷達,與機械掃描雷達相比,擁有更強大的檢測和跟蹤能力,該機可攜帶多種先進武器,包括PL-15空空導彈,據稱射程超過200公里,可與AIM-120D等西方同類產品相媲美。
外媒指出,殲-10C配備了先進的電子對抗措施,還支持壓制敵方防空系統的能力。但是外媒認為,殲-10C的電子戰能力在與以色列可能發生的激烈沖突中仍未得到檢驗,而以色列采用了分層防御和尖端的干擾系統。伊朗現有的電子戰系統例如國產“卡拉爾”無人機,有可能與殲-10C進行集成,但由于中伊技術標準存在差異,仍然存在技術障礙。
外媒還認為,與蘇-35相比,殲-10C無論是性能還是成本,都具有明顯優勢。該機的單位成本在6000-9000萬美元之間,比蘇-35便宜得多,后者全套價格超過了1億美元。不僅如此,殲-10C作為單引擎飛機具有更低的維護成本,盡管犧牲了一些有效載荷能力,但是殲-10C對現代“網絡中心戰”的兼容性,也使其成為滿足伊朗需求的更靈活平臺,尤其是需要快速部署以應對區域威脅的情況下。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空軍最近使用殲-10C取得擊落“陣風”戰斗機的勝利,也產生了很大影響。《國家安全雜志》認為,殲-10C的PL-15導彈和AESA雷達結合,為巴基斯坦帶來了決定性的優勢,這一表現可能引起了伊朗的注意。
保加利亞軍事網認為,伊朗購買36架殲-10C可以顯著提升防空能力。PL-15導彈的射程和殲-10C的先進雷達,可以增強伊朗在更遠距離與以色列飛機交戰的能力,從而可能阻止未來的打擊,就像最近的沖突中所看到的那樣。此外,殲-10C的多用途能力還可以對地面目標進行精確打擊,此前伊朗只能依賴過時的F-4“鬼怪II”執行此類任務。
但是,該媒體也認為這種協議存在明顯局限性,即使及時交付36架殲-10C,也無法取代伊朗空軍老化的戰機部隊,更無法縮小與以色列F-35、F-15部隊的技術差距。在十多天的沖突中,伊朗軍事體系暴露出廣泛的脆弱性,包括缺乏綜合防空網絡和飛行員培訓不足。
另一方面,以色列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展示了以色列空軍高度協調的電子戰能力,以及隱身戰術的有效性,而這些領域是伊朗明顯落后的。盡管殲-10C比伊朗現有戰機先進得多,但是無法也只是單槍匹馬,很難解決這些系統性問題和整個軍事體系的缺陷,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力量的失衡。
外媒還認為,殲-10C整合到伊朗空軍還會帶來艱巨的后勤挑戰。伊朗缺乏運營中國先進戰斗機的經驗,殲-10C與美國、俄羅斯的平臺有很大不同。伊朗需要建立全新的備件供應鏈、飛行員培訓體系和維修保養設施,都需要大量投資。另外,殲-10C能否開放軟件源代碼也是一個問題,否則伊朗無法將其與國產武器等現有系統進行集成。
還有一個容易被忽視的問題,那就是伊朗引進殲-10C也會受到以色列方面的注意。以色列雖然通過F-35和F-15保持空中優勢,但是可能會因此加快擴大隱身戰機部隊的計劃。已經有報道稱,以色列正在與美國談判,希望后者提供更多的F-35以應對“新出現的問題”。
文章最后指出,伊朗對殲-10C的追求,標志著該國正在試圖擺脫空軍現代化“四面楚歌”的狀況,這是戰爭的慘痛教訓推動的。然而,僅僅購買36架新式戰斗機,再加上后勤挑戰和對手競爭,伊朗空軍面對以色列等對手時仍將處于劣勢。但是這個消息也反映了一個事實,中國作為國防供應商為中東的地緣政治格局增添了新的維度。殲-10C會改變游戲規則,還是僅僅成為伊朗爭奪空中優勢的權宜之計?(作者:陶慕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