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大慶油田”,很多讀者都非常熟悉了,它是上世紀50年代末在松遼盆地勘探發現的第一個特大型砂巖油田,同時也是我國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的開發建設,使我國徹底甩掉了貧油落后的帽子。
而提起大慶油田,就不得不說到一個人,他就是曾為大慶油田取名、時任黑龍江省委第一書記兼省長——歐陽欽同志。
那么,他有著什么樣的故事呢?
歐陽欽,湖南寧鄉人,1900年出生。其自幼聰明伶俐、勤奮好學,15歲時便以優異的成績考入湖南省立第一聯合縣立中學就讀。但他并非一個只知“死讀書”之人,相反,他思想進步,在校期間便積極參加各種學生愛國運動。
1919年“五四運動”后,他為了尋求救國真理,毅然離開家鄉踏上了赴法勤工儉學的道路。
跟許多赴法勤工儉學的愛國青年一樣,歐陽欽一邊從事辛苦的勞動,一邊勤奮學習,并積極參加勤工儉學學生組織的各種革命活動。在此期間,歐陽欽逐漸意識到了一個真理——只有“馬克思主義才能救中國”。
擁有此信念后,1924年初,歐陽欽加入了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同年5月正式轉為中國共產黨黨員,由此開啟了他全新的革命生涯。
入黨后不久,歐陽欽便受組織派遣,前往蘇聯莫斯科紅軍學校中國班接受軍事教育。這段特殊的經歷,為他后來回國投身革命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26年5月,歐陽欽回到了祖國,而后被調到了葉挺獨立團擔任見習排長,并隨部隊參加了北伐戰爭。
“大革命”失敗后,歐陽欽奉命轉入地下工作,直到1931年后才調到蘇區,擔任中央局秘書長一職,之后隨部隊參加了長征。
紅軍長征勝利抵達陜北后,歐陽欽先后擔任陜甘省委組織部部長、陜甘省工委書記,陜西省委常委、省委軍委書記等職。
1936年“西安事變”爆發后,他還陪同周恩來一起趕赴西安,參與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貢獻的。
在整個抗日戰爭期間,歐陽欽一直在大西北工作,歷任陜西省委宣傳部部長、陜西省委書記、西北局秘書長等職,在此期間,他積極貫徹黨中央提出的“隱蔽精干、長期埋伏,積蓄力量,以待時機”的方針,提出了多項有利的措施。
正是由于以歐陽欽為首的陜西省委正確執行了中央的方針,才使得陜西地下黨組織保存了大量的骨干力量,為后來的解放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抗戰勝利后,歐陽欽離開了奮斗近十年的大西北,調任冀察熱遼分局秘書長,之后又任旅大地委書記、旅大區黨委書記等職。
從熱河到旅大,歐陽欽領受的任務總是充滿了挑戰性。
比如初到熱河時,該地區的革命斗爭形勢就非常得嚴峻,尤其以與國民黨爭奪領導權的斗爭最為激烈。但即便如此,歐陽欽還是憑借過人的智慧和膽識,為黨在冀察熱遼的工作打開了新的局面。
然而,冀察熱遼的工作好不容易走上正軌,他又被組織上調到了當時由蘇軍管制的旅大(現在的大連市)工作,在這個美蘇角力、國共爭斗、政治局面錯綜復雜的地區開展工作,其困難程度不言而喻。
但歐陽欽并沒有因此打退堂鼓。他根據旅大的現實情況,制定了一系列的工作方針和政策,對內統一黨員干部的思想,對外處理好與蘇軍的關系。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最后硬是將這個政治局勢錯綜復雜的地區,打造成了我黨穩定、堅強的陣地。
1949年初,歐陽欽又提出了發展生產,改善民生;發展文化,培養干部”的方略,利用旅大的工業基礎,大力發展軍工產業,將大量的武器彈藥源源不斷地送往全國各解放戰場,為解放戰爭的勝利作出了重要貢獻。
新中國成立后,歐陽欽被任命為旅大市委書記兼市長。1950年初,他還陪同毛主席、周總理等一起訪問蘇聯,并參與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和《中蘇關于中國長春鐵路、旅順口及大連的協定》的簽訂。
值得一提的是,在簽約后的晚宴上,斯大林還特別提出要與歐陽欽碰杯,以對他在旅大工作期間取得了成績以及為中蘇友誼做出的貢獻表示贊許。
1954年8月,松江省建制撤銷,與黑龍江省合并為新的黑龍江省,同時將哈爾濱市改為省轄市并入黑龍江省。
新的黑龍江省成立后,時年54歲的歐陽欽成為了第一任省委書記。從這個時候起,一直到1966年,歐陽欽擔任黑龍江省委書記長達12年之久。
新的黑龍江省成立后,面臨著諸多問題,而其中最為重要的,就是如何團結好兩個省的干部,使他們能統一思想、積極頭工作。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歐陽欽可謂煞費苦心。除了在會議上強調團結合作外,他還親自主持起草了一篇名為《團結起來,奮勇前進》的社論,號召全省各級干部“主動地團結合作,互相學習,互相尊重……”
作為全省“一把手”的他更是以身作則,尊重班子成員的意見,凡是重大問題他都會放在會議上研究討論,充分發揚民主精神。在歐陽欽的不懈努力下,新成立的黑龍江省委的工作很快便呈現出了嶄新的局面。
1959年,黑龍江發現了油田,中央當即決定迅速組織力量進行開發。
當時正值“三年困難”時期,各種物資十分匱乏,但自從黑龍江發現油田后,作為省委書記的歐陽欽便堅決響應中央的指示,親自組織召開省委專門會議,落實支援油田建設的問題,并提出了“全力以赴,全力支持”的方針。
為了確保油田得以順利開發,歐陽欽一方面帶領全省干部群眾一起,節衣縮食,把糧食、蔬菜等物資源源不斷地運往油田會戰的前線;另一方面動員了一大批醫務人員、電力工人等,全力保障油田會戰的進行。
值得一提的是,歐陽欽還領導省委成立了支援石油會戰的領導小組。在此期間,他不顧自己年老體衰,頂著零下幾十度的嚴寒,多次親臨油田會戰現場視察慰問。
在各級干部、職工、群眾等共同努力之下,1959年9月26日,第一口油井終于出油了。歐陽欽聞訊后非常激動,并為其取名為——“大慶油田”。從此,“大慶油田”這個名字響徹了全國,傳遍了全世界。
歐陽欽主政黑龍江長達12個春秋,其在任期間,為老工業基地建設、北大荒開發、大慶油田會戰、哈軍工建設等作出了不可磨滅之貢獻。
他工作勤勉務實、實事求是,而且總是能顧全大局,是一位非常出色的領導干部。
三年困難時期,中央在廬山召開會議,討論工業和糧食等問題。期間,當周總理問到黑龍江能否多調出一億斤糧食時,與會的干部均面露難色,并講了許多調不出的理由。
其實,這些干部所說的也都是實情。
盡管在1958年,國家開始對北大荒進行了大規模的開墾,勢要將“北大荒”變成“北大倉”,將其建設成為國家一個商品糧基地。但隨之而來的“三年自然災害”,也讓墾區遭受了巨大損失,確實難以多調出一億斤糧食。
這雖然是實情,但當歐陽欽看到周總理那焦慮的面孔時,還是毅然下定了決心:
當前國家困難很大,我們是產糧省,盡管困難重重,但要顧全大局,為國家分憂,總理的想法我接受了。
周總理聽后非常感動,他當即緊緊握著歐陽欽的手,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回到黑龍江后,歐陽欽便立即向全省人民發出了“顧全大局,服從整體,厲行節約,分擔困難”的號召,并帶領全省干部群眾一起節衣縮食,最后順利完成了國家的糧食征購任務。
1966年“特殊時期”開始后,歐陽欽毫無疑問受到了沖擊,不僅身心受到了巨大地折磨,他唯一的兒子歐陽湘,也不幸在這場政治風暴中被迫害致死,年僅28歲。
而就在其子歐陽湘去世后的第二年,林彪下達了所謂的“一號命令”,迫使當時正在北京接受治療的歐陽欽不得不返回黑龍江。
回到黑龍江后,歐陽欽立即就被軟禁起來,直到后來經醫護人員再三要求,他才得以再次返回北京治療。然而,在住院期間,那些人依舊不依不饒,逼他承認是“走資派”,承認黑龍江的工作是錯誤的。
盡管身心受到了巨大折磨,但歐陽欽始終不屈不撓、堅決斗爭,充分表現出了一名共產黨員的錚錚鐵骨和崇高的革命氣節。
1976年10月后,一切重歸平靜,此時已經年過古稀的歐陽欽仍壯志滿懷,表示還要為黨和國家、人民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工作。
1978年2月,時年78歲的歐陽欽當選為全國政協副主席,正式躋身國家領導人行列。然而不幸的是,三個月后,即5月15日,歐陽欽同志因病離世。
盡管歐陽欽同志離開了,但他為中國革命作出的貢獻,以及他身上公道正派、嚴于律己、光明磊落、顧全大局、堅持原則等精神品質,將永遠留在我們每一個人心中。斯人雖逝,但浩氣長存!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