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撈女游戲》爆火時,外網在卷“寵夫大賽”
神堡薛師傅
2025-07-03
返回專欄首頁
作者:神堡薛師傅
原創投稿
評論:
商城特賣
劍星
¥254.6
¥268
-5%
前往購買
NBA 2K25
¥99
¥298
-67%
前往購買
情感反詐模擬器
¥28
¥33
-15%
前往購買
黑神話:悟空
¥204
¥268
-24%
前往購買
明末:淵虛之羽
¥218
¥248
-12%
前往購買
想認識打街霸的女生
“如果被鬼片嚇著了,就去找澀情片續命。”
這是睡我上鋪那個大哥的教誨,就好比啃上一口變態辣雞翅,那必須“噸噸噸”灌下3罐冰可樂——就算不健康,也能緩上勁。
至少從娛樂層面上講,《撈女游戲》就很有這種“變態辣”的潛質,它憑借一個“完蛋,我被女騙子們包圍”的故事,一下給我整得煩躁、焦慮感拉滿。甚至當我再打開二游,那一眾氪出來的老婆都是眼冒綠光——不是愛我,而是想撈死我爆金幣。
這可不行,這樣我以后怎么玩游戲?
哥們索性就打開某P某E某歐麗飯,想要重新尋找年少悸動的感覺。卻沒想到能治愈我的,竟是個黑大姐的作品——比大雷小煌片更帶勁。
一
“我男朋友要向你們曬他種的植物。”
“你最好夸它們很酷!”
說完,一位黑哥過來展示他種的小草,靦腆羞澀,不算自信。但黑大姐給了他無條件的支持,她站在身后一會兒瞪眼,督促我認真聽講,一會又寵溺地搖手造勢,號召觀眾給予鼓勵。等展示完,她還不忘“大荒囚天指”指向屏幕,威脅大伙必須給黑哥“五星好評”。
所謂“情人眼里出西施”,就連普通的草也在黑姐熾熱的目光中化作珍寶。這短短三十秒滿足了人們關于“被愛”的想象,所以這條視頻在之后的半個月,獲得了940萬點贊與近億次點擊。
有人認為:“黑哥們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男性。”
這讓很多情侶不服,所以爆發勝負欲。
樂高男孩Man嗎?女友說必須Man!人是手搓打字機,指敲法拉利,細心、用心、專心地把一粒粒零件,化作桌面上的奇觀和燈塔,“哪個小畢登敢質疑,老娘就跟哪個畢登急”。
土木青年潮嗎?她認定“潮”。當引擎轉動愛欲的火花,砂輪磨平猜忌的棱角,他會用自己的雙手去創造家的溫馨。在此誰敢講“土木笑話”,那就咒誰家地板開裂、墻體受潮。
至于這位舞槍弄棒的爺們,大姐您更是多慮了。沒有一個猛男能拒絕一根好樹枝的誘惑,這是刻在Y染色體里來自遠古的記憶。
而這位大哥有甘道夫的灰袍龍杖、有Minecraft的神器暮光,甚至還有根齊天大圣的如意金箍棒,全是雄性動物夢寐以求的東西,他就是男人眼中的王。
是的,這是一個女友保護男友,且所有觀眾都必須尊重宅男癖好的劇本宇宙——當《撈女游戲》在國內大火時,外網在卷“寵夫大賽”。
在這個宇宙里,“人生贏家”的獎杯條件不是你占據多少社會資源,或在殘酷競爭中處于什么位置,而僅僅是關于“你有個能讓自己快樂的愛好,并且家人愛你”。
二
這個“秀恩愛”的話題,它和以前的情侶小視頻到底有什么不同?我想就是黑大姐的那個標題,提出了一個關于“兩性審美”的問題——(有小愛好的男人)難道不酷嗎?
酷不酷先放一邊,我們不妨先從反面看看,什么樣的人缺少“性魅力”。
過去有段時期,“好萊塢”特別迷戀“資本異化”的電影主題。典型特征就是那時電影常常有個“空心人”主角,諸如《搏擊俱樂部》的杰克,《美國麗人》里的萊斯特,包括后來《Rick and Morty》里的爸爸杰瑞,也能算這類形象的延續。
這些大哥物質富足,但每天的工作卻只是為了維持生活的運轉,以至激情消磨殆盡,內里被掏空得如一團敗絮——鏡頭下他們面目模糊,很難說有什么性魅力。
他們上班是坐牢的——曾組織“占領華爾街運動”的大衛·格雷伯,在他的書《狗屁工作》中認為,發達國家里40%以上的工作都毫無意義;他們下班更空虛——杰克和萊斯特的興趣很巧合地都是“消費”,通過不斷地購買品牌家具,扮演體面的中產階級。
至于杰瑞,雖然他在動畫里90%的時間都在扮演類似的角色,被岳父Rick百般看不起。然而在第四季的第七集里,他卻找到了愛好,一個養蜜蜂的愛好。
于是,有了女兒同學偷窺杰瑞的名場面:
“看看你老爸,好呆的老登,笑死!在養蜜蜂?我的意思是,這……至少有一點意思。就像,我也希望我爸爸養蜜蜂——也許,好像有點可愛?我是說你爸養蜜蜂。等等,你爸多大?明顯到了“養蜂的年紀”吧,我不知如何是好了,我想這有點甜……”
“Summer,我想干你爸。”
你看,專注于“愛好”顯然是有魅力的。尤其當社會機器把每個人,都打磨成面目模糊的工具,一項愛好總能幫助我們找到屬于自己的色彩,賦予個性。
所以我們看體育番,當主角從素人,甚至從小混混變成運動員時,會莫名地產生爽感。這是因為想要找到一份熱愛的事業,其實是每個人埋在內心的渴望,這甚至并不關于冠軍、績效,或其他什么功利性的投資。
《乒乓》有個人氣角色“看海哥”,他就屬于沒天賦還打得菜的人。但決心切割乒乓球后,他在外爬山、看海,找了一圈人生,然后丟了魂。直到重回球場才明白,只有乒乓球最能令他感到充實和開心。
所以說,愛好可以影響性魅力。
《Rick and Morty》的名場面被競相模仿,“養蜂的年紀”后來也在外網成了一個經久不衰的梗——用于形容那些,專注于個人愛好的,有魅力的中老年男性。當然,也可以形容女性。
I Want to Fu*k You Dad
某種程度上講,現在的“寵夫大賽”算是“養蜂的年紀”審美的延續。
甭管你是玩戰棋的老哥,還是拼膠仙人,又或是口才全點在說書上的“牌佬”,只要置于這套審美體系下——渾身都充滿性張力。
甚至還有個“呂涅”虛位以待,邀請大家去她那展示自己的藏品。
三
當然,外國女人不是耶穌賜福,沒有道德超群。就和我們的“撈女”“龜男”對應,她們也有自己的“SugarBaby”和“SugarDaddy”。
但很難否認,“卷夫大賽”確實表達了另一種審美。哪怕也有人質疑后來很多人都是擺拍,這類劇本給的“爽感”也更加高級。
怎么個高級?
我們拿出馬洛斯金字塔,可以看到人類最基礎的欲望來自生理需求、安全需求,這或許能解釋為什么美貌、多金必然受歡迎,因為她們能帶來安全感。但要再往上爬一個層級,那么滿足自尊和歸屬感需求的,恐怕就是“認可”和“共同興趣”。
因此我們會看到,前日有個喜歡玩《明日方舟》的主播,因為搭訕《明日方舟》的Coser遭到冷遇,直播間里酒過三巡竟陷入抑郁,便留下:“我的出租屋真的有很多蟑螂,但我不認識幾個粥批”的《蟑螂圣經》,引發了全網的廣泛共鳴。
所以,我們也會為韓國動畫里,老男人為了玩PlayStation 5,和駭人媳婦斗智斗勇的情節而被氣笑,感同身受于“個人興趣不被認可”時,家庭關系中的壓抑。
同樣,這也是為什么每當出現“熊孩子拆壞膠佬的玩具”、家長舉報電子游戲、釣魚佬的“釣具”被扔掉等故事時,不管我們是否屬于對應群體,也會同仇敵愾。
因為,就像前面討論確定的,愛好容納著一個人的個性。當一個人的“愛好”遭到否定,我們感受到的往往是人格上的否定——
沒了愛好,大多數人就是個升學、賺錢、成家,然后被小畜生爆完金幣滾去墳墓的工具。
但是在“寵夫宇宙”,任何愛好都被承認,膠佬、牌佬、釣魚佬都有魅力。你的那個她,會鼓勵你把最心儀的藏品或作品給全世界分享,會像曬照曬包那般,讓她的朋友知道另一半在某個領域中的牛X。同時,她還深知外界的偏見和惡意,會像親媽那般隨時維護,保護你的自尊心。
當這套尊重、理解與寵溺的情緒組合拳打下來,自然就治好了千萬網友的“愛壓抑”。
并且,這種表達方式,顯然并不局限于女友對男友。其他版本在后來陸續出現,其中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名阿拉伯女孩和她的畫家媽媽。
她媽媽的畫作本身,就是“愛好容納人格”的最好體現,其中一幅畫的主題是支持巴勒斯坦,就被網友點贊道:“你擁有一位偉大的母親。”
那么可以看到,誠然“寵夫大賽”有一定表演成分,但它切中了人們渴望被理解的情緒需求——我懂你那些別人眼中的“無用之物”,并捍衛你沉浸其中的快樂。我為你身上這份獨特的“癡”而感到驕傲,并鼓勵你去得到理應得到的贊譽。
它在重新宣告一種酷的標準:一個能呵護他人、尊重其獨立人格的人,最有魅力。
而關于情感有過很多種討論或解釋,但我最喜歡電影《WALL·E》里的版本:
向你分享興趣,你也喜歡我的興趣,所謂“愛”就是這樣一個快樂而簡單的事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