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德黑蘭的夏日午后,阿塔·巴赫拉米坐在辦公室里,墻上那張他開著F-14的老照片泛著黃。
九年了,他還是忘不了那次中國行。想買100架殲-10,魯哈尼偏要陣風。現在以色列把伊朗空軍打得七零八落,這心里真不是滋味。
那個決定到底壞在哪?咱們的空軍命運是咋被改寫的?
作者-彤
30%戰機沒了
30%戰機沒了。
2025年5月的那十二天,伊朗空軍算是見識了什么叫降維打擊。以色列的F-35I像鬼一樣溜進來,伊朗的雷達愣是沒發現。等革命衛隊總部冒煙了,防空部隊才反應過來。
最讓人憋屈的是F-5想攔F-35。這就像用彈弓打隱形戰機,還沒升空就被壓制在跑道上。十二天下來,三成戰機報廢,防空網跟紙糊的一樣。巴瓦爾-373防空系統、米格-29、F-14組成的攔截網,幾乎全軍覆沒。
更要命的是,以色列無人機大搖大擺飛進德黑蘭上空轟炸。伊朗防空部隊竟然因為怕特工襲擊不敢開火,這事兒傳出去,整個中東都在看笑話。
想起九年前那次中國行,阿塔心里更堵得慌。
說實話,殲-10讓我眼前一亮
2016年3月,伊朗核協議剛簽不久,武器禁運松了口。納西爾扎德將軍帶隊飛到成都,阿塔·巴赫拉米跟著去了。這人對飛機門兒清,一看殲-10CE就知道是好貨。
三代半戰機,有源相控陣雷達,探測距離超過300公里。霹靂-15空空導彈射程145公里,比美制AIM-120還遠。推力夠猛,機動性夠強,價格還實在。
阿塔當時就想,這玩意兒正好能替換咱們那些老掉牙的美制機群。
中國人也實在,技術轉讓愿意談,聯合生產也能商量。阿塔他們給這個計劃起名"賈德C-30",準備用殲-10徹底換血。100架戰機組建8個中隊,覆蓋西部和南部空域,總成本才50億美元。跟后來陣風的天價比起來,簡直是白菜價。
可惜啊,專業意見在政治面前就是個擺設。方案提交到總統府,魯哈尼看都沒仔細看就否了。
魯哈尼這決定,真讓人火大
魯哈尼一心想著跟西方套近乎,覺得買法國陣風有面子。這位親美總統堅持認為,陣風才是伊朗空軍的未來。幾個月后,他親自跑到巴黎跟奧朗德總統會談,把陣風采購提上日程。
問題是,陣風貴得要命。單價2億美元,是殲-10的三倍還多。對于軍費預算常年不足80億的伊朗來說,買這種"奢侈品"無異于天方夜譚。更要命的是,法國人還擺架子,各種使用限制一堆,連打哪個目標都要他們同意。
阿塔在空軍司令部會議上急了眼,準備了詳細的對比表格。維護成本、交付周期、技術支持,哪項陣風都比不過殲-10。他毫不掩飾地說:"從法國購買陣風,這可不是什么好事!"
結果呢?法國以國際制裁為由兩次拒絕交易,伊朗的現代化之路被徹底堵死。而彼時,殲-10CE的報價只要4000萬到6000萬美元,中方還愿意討論技術轉讓。時間這東西啊,錯過了就再也回不來了。
你看人家巴基斯坦,殲-10用得多溜
2025年5月,就在伊朗被打得滿地找牙的時候,巴基斯坦空軍用殲-10CE在印巴沖突中大放異彩。巴基斯坦副總理伊沙克·達爾在議會親口證實,巴方用殲-10CE擊落了三架印度陣風和一架無人機,自己一架都沒損失。
這下伊朗人徹底后悔了。社交媒體上到處是"如果我們早買殲-10,以色列絕不敢如此囂張"的感嘆。軍事論壇上,網友更是疾呼:"別把100億美元浪費在12架F-35上!買200架殲-10C和配套設備,再加100架梟龍,這樣大家都會怕你!"
現在伊朗想買也晚了。停火協議簽署不到48小時,納西爾扎德就飛到北京,重點考察殲-10CE配套生產線。
但中方顧慮不少:中東其他國家關系微妙,哈梅內伊年事已高,繼任者政策不明,還擔心技術流入第三國。
最要命的是時間不夠用。即便立即簽約,飛行員培訓也需一年,首批戰機最快2028年才能服役。而以色列正在接收第45架F-35I,未來兩年還要增購30架。
更關鍵的是,現代空戰是體系對抗,光有殲-10C遠遠不夠,沒有預警機和數據鏈支撐,再先進的單機也是離群孤雁。這教訓,真是用血換來的。
結語
真的是,買裝備這事兒從來都不簡單。看起來是技術活,其實考驗的是政治智慧。專業建議被外交幻想綁架,最后買單的還是老百姓的安全。
九年過去了,伊朗算是明白一個理兒:在絕對實力面前,啥花言巧語都不好使。
你覺得小國夾在大國中間,到底該咋選邊站隊才能保住自己?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