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迎來多個重點項目——中國郵政青島綜合郵件處理中心、世為國際農產品產銷一體化示范項目、綠電交易服務中心相繼簽約落地。這是臨空經濟示范區聚焦“擴能提質”拼搏主線的重要成果,標志著臨空經濟示范區在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方面邁出關鍵步伐。
近日,青島膠東臨空經濟示范區迎來多個重點項目——中國郵政青島綜合郵件處理中心、世為國際農產品產銷一體化示范項目、綠電交易服務中心相繼簽約落地。這是臨空經濟示范區聚焦“擴能提質”拼搏主線的重要成果,標志著臨空經濟示范區在構建創新型產業體系方面邁出關鍵步伐。
當下,臨空經濟示范區正創新構建鏈主引領集群生態協同發展模式、綜保區雙循環產業生態賦能模式、商旅文產業流量驅動價值轉化模式、高端制造產業園封閉運營模式四大發展模式,通過各環節創新要素保障,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鏈主引領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飛機頻繁起降,跑道上引擎轟鳴,貨運區裝卸繁忙——這里是青島連接世界的空中門戶,也是臨空經濟示范區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引擎。
今年1月至5月,青島機場完成航班起降76131架次,旅客吞吐量突破1036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9.18萬噸。航線網絡持續完善,累計開通客運航線180條,貨運航線14條。首爾快線加密至每日16班,日韓航班密度穩居全國前三。
依托山東省首座4F級膠東國際機場的樞紐優勢,臨空經濟示范區創新打造“鏈主引領+集群生態+協同發展”模式,圍繞航空物流、培訓、維修制造、低空經濟四大核心板塊,吸引中國郵政、FedEx等航空巨頭落戶,推動產業從“單一運輸”向“全鏈條生態圈”躍升。
貨運區,高附加值貨物快速流轉。2024年,青島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27.94萬噸,占全省總量48.76%。目前,機場已開通176條客運航線,覆蓋110個通航城市,并與中遠海運、海程邦達等107家貨代企業深度合作,輻射全球的高效物流網絡正在構建。
新簽約的中國郵政青島綜合郵件處理中心項目將承擔國內郵件處理、國際郵件互換局、國際郵件交換站、國際集中收寄、海關報關、跨境電商集散等功能。同時,將依托自有郵政航空飛機,完善國際口岸功能,打造中國郵政二級骨干郵區中心及郵政快遞物流航空和陸運分揀轉運中心樞紐。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集合高速鐵路網絡與航空運輸元素的重要物流載體,大幅提升青島國際郵件通關效率,完善臨空型現代物流產業鏈條。
為延長航空產業鏈條,臨空經濟示范區還在航空人才培訓、低空經濟等領域展開布局。
在航空人才培養方面,青島航空培訓項目進展迅速,綜合樓等主體建筑已完成封頂,整體土建工程完成70%,預計2027年投入使用。臨空經濟示范區還聯手上合組織經貿學院,謀劃建設上合組織航空培訓中心,打造面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民航人才高地,為中國航空業輸送更多專業力量。
一架多旋翼無人機劃破長空,精準懸停后迅速投下救生圈,整套動作一氣呵成,展現著低空經濟賦能應急救援的無限可能。作為青島“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中重點培育的五大新興產業之一,低空經濟被視作城市產業升級的關鍵引擎。臨空經濟示范區通過整合青島膠東航空交通研究院、蛟龍通航與新動航空等優質資源,構建集研發、制造、應用于一體的全產業鏈生態,著力構建覆蓋上合新區的低空服務網絡,全力搶占未來產業新賽道。
青島新動航空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多種類無人機。
“保稅+”模式激活開放新動能
走進青島空港綜保區,一個5平方米不到的空間里存儲著價值千萬元的關鍵零部件。作為上合示范區重要貿易樞紐,這里正通過“保稅+”創新模式,架起“青島制造”通達上合國家的黃金通道。
依托上合示范區平臺優勢,青島空港綜保區搭建起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進口原料保稅增值—高附加值產品出口”以及面向日韓“日韓消費精品進口—本土特色產業出海”的雙向循環體系,用新平臺、新場景、新支撐、新通道高效配置內部資源,深度拓展外部市場。
在綜保區一座加工車間里,來自印度的S18級辣椒正按照客戶需求加工成調料、火鍋底料等成品。這是綜保區打造面向上合組織國家高端食品加工產業的代表性場景。通過集聚上合組織國家特色藥食同源商品資源,聯動上合國際綠色農產品博覽交易中心,綜保區加大吸引龍頭企業力度,利用倉儲優勢開展深加工、展示交易等功能,構建香辛料、藥食同源商品產業鏈及供應鏈體系。
新簽約的世為國際農產品產銷一體化示范項目同樣規劃打造面向上合組織國家及其他國際市場的“進口原料保稅增值—高附加值產品出口”模式。項目聚焦非洲及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優質農產品資源,依托先進的加工工藝和嚴格的質量標準,根據市場需求進行定制化加工。產品計劃銷往國內高端商超以及日韓、澳新、歐盟及中東等國際市場,開辟“一帶一路”農產品加工貿易新通道。
在打造“日韓消費精品進口—本土特色產業出海”的雙向循環體系方面,綜保區亦有不少探索。出口方面,和興耀達1210平臺將整合青島假發、煙臺家居、威海日用品等特色產業資源,通過數字化選品矩陣和本土化運營策略,開辟“青島制造—跨境電商—歐美市場”新通路。進口方面,依托“1210直郵”模式,韓國CLT供應鏈將進口美妝、母嬰用品等優質商品,滿足國內消費需求。
記者了解到,開關運行兩年來,青島空港綜保區持續深化制度創新,推出一系列便利化舉措:“一票多車”冷鏈模式提升物流效率20-30%,“分類監管+區內直轉”年均為企業節省成本300萬元,“藥食同源”綠色通道縮短通關時間15天。
商旅文融合構筑臨空經濟新場景
青島膠東國際機場民航博物館內,一群航空愛好者正沉浸式體驗航空探索之旅。這里陳列著全國機場航站樓內唯一的C919大飛機模型,在專業級飛行模擬艙內,孩子們手握操縱桿,全神貫注地體驗著從起飛到降落的完整飛行過程;示范區內的上合清水灣數字產業園里,游客一年四季都可體驗鮮果收獲樂趣。今年春季,臨空經濟示范區腹地的郁金香花海一亮相,便憑借飛機略過花海的獨特場景,迅速成為社交媒體上的熱門打卡地……以做大臨空流量為目標,臨空經濟示范區不斷勾勒商旅文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圖景。
依托機場年吞吐量2600萬人次的客流優勢,臨空經濟示范區加強機場航站樓及周邊商業、文化、旅游業態謀劃布局,通過“商旅文+”創新模式,對內深耕以青島都市圈為核心的國內市場,對外拓展日韓及上合組織國家國際客源。消費流量與機場流量的相互賦能,正逐步構建起“交通引流—過夜消費—微度假體驗—目的地經濟”四級價值轉化體系。
去年,臨空經濟示范區管委會與中國旅游集團中免股份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在臨空經濟示范區建設免稅城項目達成意向,將著力打造集免稅商業、高端酒店、文旅等多業態于一體的旅游零售綜合體。以此“鏈主”項目為契機,臨空經濟示范區還將撬動酒店、文旅等優質資源集聚,聯動免稅購物打造中國北方首個“旅游+”全業態圖景的試驗田,助力青島打造“2024-2025上合組織旅游和文化之都”。
巨大的流量支撐,同樣為打造臨空區酒店住宿經濟提供了成長沃土。目前,片區內投入運營的酒店達21家,另有4家在建項目穩步推進,總客房數約4000間。值得關注的是,國際知名酒店品牌相繼落戶——攜程麗呈華庭酒店已完成簽約,希爾頓歡朋酒店開業準備工作正在緊鑼密鼓推進中。
臨空經濟示范區正著力構建多層次酒店產業體系:在膠州北站片區規劃建設物流倉儲配套功能型公寓酒店;沿上合大道打造融合上合文化元素與膠州地域特色的主題酒店集群;在G204國道沿線布局彰顯膠東民俗風情的快捷酒店走廊,打造特色鮮明、梯度合理的酒店產業發展格局。
綠色智造賦能未來產業
在全球可持續發展浪潮下,綠色低碳發展已成為國際社會的普遍共識,也是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深化合作的關鍵領域。在此背景下,即將落成的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山東)作為上合組織框架下的重要合作平臺,不僅將為臨空經濟示范區打造一張生態名片,更將成為服務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生態環保技術創新與產業合作的示范性平臺。
作為中國—上海合作組織生態環保創新基地(山東)核心啟動區,位于臨空經濟示范區內的上合示范區綠色低碳科創園重點布局生態環保和綠色低碳產業。其中,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與臨空經濟示范區合作建設的區域性碳管理服務機構——碳管理體系(上合)服務中心就是典型代表。該中心承接服務綠色轉型碳管理服務工作,開展碳管理體系建設,碳資產管理與碳金融產品創新等一站式低碳服務。
“自去年9月揭牌運營以來,我們已累計培訓企業人員200余人次,制定發布《膠州市碳管理體系建設方案》《工業副產氫碳排放核算方法》兩項標準及‘國際氣候碳中和生態智慧空港新城’發展導則。”碳管理體系(上合)服務中心智庫專家周芳說。
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低碳經濟轉型背景下,我國新能源產業成為占領國際技術制高點和綠色低碳發展的重要依托。其中,以風電、光伏為代表的綠色電力已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的關鍵引擎。據權威機構預測,2030年全球綠電交易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美元大關。臨空經濟示范區搶抓綠色發展先機,與中核匯能開展戰略合作,將攜手打造專業綠電交易服務平臺。
臨空經濟示范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中心如同一個“綠色插座”,將積極吸引各類高校實驗室及低碳企業集聚。中心建成后將著重構建兩大業務體系:一是整合全省風光發電項目資源,建立綠證、綠電等環境權益交易體系;二是創新交易模式,開展發電企業與用戶直接交易、綠證交易、電網代理購電等多元化服務,通過市場化競價機制,形成綠電溢價,促進綠色能源消費。項目落地后預計年銷售綠電綠證200萬張,可減少碳排放量100萬噸,相當于種植900萬棵樹木的環保效益。
記者了解到,上合示范區綠色低碳科創園現已吸引勵致醫療、中國海洋大學產業創新中心等機構入駐,涵蓋生物環保、醫療健康等多個前沿領域。隨著上合示范區綠色低碳科創園南部區域8月交付,碳管理體系(上合)服務中心的企業服務功能將遷至科創園,整合碳交易、綠電交易等務,搭建面向“一帶一路”的綠色要素交易平臺。
此外,臨空經濟示范區持續推進青島市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建設,項目規劃占地面積547畝,將重點發展智能成套裝備、數控機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打造山東智能制造裝備引領示范區、北方智能制造裝備國際合作試驗區。
隨著上合示范區擴能提質等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重點項目相繼落地,臨空經濟示范區正積極融入和服務“10+1”創新型產業體系,以航空產業為引擎、綜保區為開放平臺、商旅文融合為增長極、綠色智造為未來方向,加速打造上合組織經貿合作的新高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