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海軍現狀對比
截至2023年,美國有11艘核動力航母,個個都是巨無霸,能裝80多架飛機,航程幾乎無限,靠核反應堆驅動,跑起來不帶喘氣的。
除了航母,美國還有68艘核潛艇、22艘巡洋艦、69艘驅逐艦和13艘瀕海戰斗艦,裝備全是頂尖貨色。
美國海軍的航母戰斗群是它橫行全球的核心,隨時能打仗、投送兵力、嚇唬對手。2023財年,美國海軍預算高達2200億美元,占國防預算快三分之一了,財大氣粗得很。
中國海軍雖然起步晚,但追得猛。中國有3艘航母:遼寧艦、山東艦和福建艦。遼寧艦是買來的二手貨改裝的,山東艦是自己造的第一艘,福建艦則是大突破,用上了電磁彈射,技術直逼美國。
除了航母,中國還有70艘潛艇、50艘驅逐艦、42艘護衛艦,總艦艇數370艘,超過美國的290艘,成了全球數量最多的海軍。中國的重點是遠洋作戰能力、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還有航母編隊和兩棲作戰力量,目標很明確:守住家門口,必要時還能走出去。
美國在航母數量和全球部署上占優,畢竟11比3,差距擺在那。但中國在西太平洋的實力不弱,尤其南海和臺海這些地方,美國的行動自由度被壓縮了不少。美國國防部報告就說,中國海軍的崛起速度太快,艦艇總數已經壓過美國,逼得美國不得不多想想對策。
中國造船工業有多強
海軍能這么快崛起,靠的就是造船工業的硬實力。
中國是全球造船老大,沒人敢爭這個位置。2023年,造船完工量占全球47.3%,新訂單55.2%,手持訂單49.5%,數據甩第二名好幾條街。舉個例子,中國一年能造出幾千萬噸的船,美國連零頭都趕不上。這種產量不是吹出來的,是實打實的工業能力。
像江南造船廠、大連造船廠,都是航母的“產房”。這些地方技術先進,用上了模塊化建造、數字化設計、自動化焊接,效率高得嚇人。
一艘航母在美國造個十年八年,中國幾年就能下水。政府也給力,把造船當戰略產業砸錢扶持,技術引進加自主研發,雙管齊下。江南廠造福建艦的時候,從設計到下水也就幾年,速度快得讓老外都看傻眼。
2023年,中國商船建造噸位占全球40%以上,集裝箱船、油輪、散貨船,啥都能造。造船廠還能軍民兩用,這種靈活性讓中國在需要時能迅速把民用產能轉到軍用上,比如戰時集中力量造航母。
美國專家就分析過,如果開打,中國真有可能在幾年內爆發出驚人產能,一次造幾十艘航母不是完全沒可能。
美國咋看中國
美國對中國海軍的關注度那是相當高,每年都出報告盯著。美國智庫和軍方覺得,中國海軍的崛起威脅了他們在亞太的霸權,尤其西太平洋這塊,美國的艦隊不像以前那么隨便晃悠了。
美國海軍戰爭學院的教授詹姆斯·霍姆斯就直言,中國海軍發展太快,超出了美國預期。他提到,中國的反艦導彈、潛艇、電子戰技術進步很大,美國航母戰斗群靠近中國近海時,得掂量掂量風險。美國還擔心,中國一旦把航母編隊玩熟了,遠洋能力上來,亞太的戰略平衡就得重新洗牌。
為了應對,美國動作不少。拉盟友下水,日本、澳大利亞、印度這些國家都被綁上了戰車,搞什么“印太戰略”。計劃造更多船,像福特級航母、哥倫比亞級核潛艇,還要多弄點F-35C艦載機。
軍事專家宋忠平在采訪里說,中國海軍是為了自保和地區穩定,不是沖著誰去的。海洋權益、航道安全得護住,這是底線。跟美國搞軍備競賽?沒那興趣,還是想談談合作,穩住局勢。
參考資料 走出一條新時期中美正確相處之道-新華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