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3萬朝鮮士兵登上前援俄專列時,英國防長卻在叫囂對俄開戰(zhàn)。特朗普已經坦白了,對俄烏和平談判沒有任何進展,歐洲坐不住了。
連美國都無能為力的事情,北約各國該怎么辦,眼看俄軍就要全面壓境,烏克蘭危機迫在眉睫。
英國公開做出了決定,要和俄軍一較高下。
朝方這邊是實打實的兵力輸送,可歐洲卻是蒼白無力的口頭威脅。如此對比,實在是差別過于明顯。
朝鮮重兵壓境,打一場翻身仗
美國CNN在7月初的一則獨家報道,稱朝鮮計劃向俄羅斯前線增派整整3萬兵力。這個數(shù)字相當于朝鮮現(xiàn)役陸軍的十分之一,更是去年援俄兵力的三倍有余。
就在增兵消息曝光前48小時,朝鮮官媒罕見播出了金正恩在陣亡將士紀念儀式上擦拭眼淚的畫面。西方分析師起初以為這是場表演,直到朝中社配文稱“要讓敵人血債血償”才豁然開朗,朝鮮不打算罷休。
24年朝方派往烏克蘭戰(zhàn)場的1萬朝軍傷亡率達23%,陣亡名單里甚至有金正恩親手栽培的特戰(zhàn)軍官。
這個困擾俄軍三年的兵力問題被朝鮮砸碎了。俄國防部文件顯示,2025年4月前線作戰(zhàn)部隊缺口仍高達8.7萬人。而朝鮮援軍全部來自精銳機械化師團,帶著T-90坦克改造技術手冊和122毫米火箭炮整建制抵達。
美歐還在爭論是否允許烏軍用西方武器襲擊俄本土時,俄朝兩軍已經把炮兵陣地推進到距哈爾科夫前線30公里的位置。
俄軍或提前2個月發(fā)動總攻,第三方國家直接介入歐洲沖突的時代已經到來。
對于俄烏局勢,俄羅斯國防部的戰(zhàn)報只有三百字,卻終結了長達三年的困局:完全解放哈爾科夫州米洛韋。
這個邊境村莊在地圖上小如針尖,軍事價值卻十分高,它扼守庫爾斯克突出部要沖,是烏軍經營三年的“哈爾科夫堡壘”北大門。
過去三個月俄軍控制區(qū)達1100平方公里,超過2024年全年戰(zhàn)果總和(897平方公里)。當盧甘斯克州全境紅旗飄起時,烏軍總參謀部作戰(zhàn)地圖上最后一塊完整防區(qū)宣告消失。
被西方軍援強心針撐住的烏克蘭防線,終于出現(xiàn)裂縫。
米洛韋村爭奪戰(zhàn)的細節(jié)曝光后更顯朝鮮援兵的價值。衛(wèi)星影像顯示,戰(zhàn)前三天俄軍將預備隊盡數(shù)壓上,擔任主攻的第200摩步旅此前因缺編40%被勒令休整。而在朝鮮第108機械化師進駐別爾哥羅德基地后,該旅一夜補員1400人,主攻營坦克數(shù)量翻倍。
烏克蘭征兵辦為強征60歲老人上法庭,相比較之下,俄軍預備隊兵營里坐滿朝鮮青年。如此兵力差額可見雙方的關鍵差距。
英軍做好準備,威脅已經放出
“英國軍隊已準備就緒,可在北約框架內對俄開戰(zhàn)!”日前,新上任的防長約翰·希利在鏡頭前高調宣示。
對比英國陸軍兵力數(shù)據(jù),實在是讓人不敢茍同,英國陸軍總兵力跌至7.3萬,不到俄軍一個集團軍規(guī)模;主戰(zhàn)坦克庫存148輛,不及俄近衛(wèi)坦克師裝備量;去年演習中暴露可部署戰(zhàn)斗旅僅剩3個(1.5萬人)。
這些家當連保衛(wèi)英吉利海峽都捉襟見肘。軍情六處明確預警:朝鮮援俄后,俄軍極可能在秋冬控制第聶伯河左岸全境。
英方表態(tài)外交上企圖塑造“反俄領袖”形象,緩解脫歐后國際地位下滑困局;軍事層面卻顯露典型路徑依賴,如英國皇家聯(lián)合軍種研究所戰(zhàn)略專家指出的“本質是引導北約集體對抗俄國”。
英國曾在1939年向波蘭提供軍事?lián)#瑓s在納粹入侵時無所作為;2003年追隨美國發(fā)動伊拉克戰(zhàn)爭后,又在2011年率先從利比亞撤軍。
北約內部的矛盾反應更加耐人尋味。德國總理當日表示“英國立場不等于北約共識”,法國總統(tǒng)馬克龍則維持模糊表態(tài)。在俄軍獲得朝鮮援兵的敏感時刻,英國的危險姿態(tài)反而導致歐洲反俄陣營出現(xiàn)策略裂隙。
“今天我和普京沒有任何進展。”7月3日特朗普對記者的抱怨,成了壓垮歐洲安全支柱的最后一根稻草。
更深的危機在于特朗普的駐軍政策。早在2018年總統(tǒng)任期內,他公開主張削減駐德美軍數(shù)量。最新國防預算草案顯示,2025年歐洲駐軍撥款將降低12%。
隨著戰(zhàn)略環(huán)境的驟然改變,一種難以抑制的恐慌情緒正在東歐國家間迅速蔓延。
立陶宛總統(tǒng)瑙塞達近日公開表態(tài),他強烈呼吁波羅的海鄰國必須“未雨綢繆,制定美軍撤出的應急方案”。
然而,現(xiàn)實骨感而殘酷,盤踞于波蘭的美軍精銳快速反應部隊人數(shù)達5500之眾,在拉脫維亞則部署有由北約多國力量組成的戰(zhàn)斗群。這些武裝力量并非僅僅是象征性存在,它們構筑了歐洲東翼一道實質性的戰(zhàn)略屏障。
一旦其驟然消失,無異于主動拆除了整個歐洲東部的關鍵防線,將廣袤的戰(zhàn)略空間直接暴露于威脅之下。
至此,歐洲遭遇的戰(zhàn)略斷層已暴露無遺。布魯金斯學會歐洲安全項目主任一針見血地指出,美國未來提供的安全保障正悄然轉變?yōu)槟撤N“有償服務”。這一轉變意味著,維系歐洲安全的重擔將歷史性地回落到歐洲肩上,其結果將是歐洲各國被迫獨立承擔起動輒萬億美元級別的天文數(shù)字般的防務投入。
更值得警醒的是,這是冷戰(zhàn)結束三十余年來,對整個歐洲安全架構穩(wěn)定基石的一次顛覆性挑戰(zhàn),其影響之深遠難以估量。
而在這場關乎存亡的博弈中,立陶宛要求制定“美軍撤出預案”的公開姿態(tài)尤為耐人尋味。它赤裸裸地袒露出東歐小國內心最深切的恐懼,一方面憂心在無法自持的命運棋局中淪為強權政治的祭品;另一方面卻又絕望地意識到,其生存命脈始終無法掙脫美俄兩大力量激烈對峙所框定的無形牢籠。
在這種困境中,尋求任何轉變的動作都顯得無比艱難。
參考資料:
特朗普與普京通電話,還計劃周五與澤連斯基通話
2025-07-04 09:14·觀察者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