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宏州瑞麗市蜿蜒的邊境線上,每一道車轍、每一個腳印都在訴說著守護的故事。瑞麗邊境管理大隊將力量精準投放到治理最需要的角落,讓警徽的光芒照亮每一處邊關隘口。面對錯綜復雜的管控形勢,他們以腳步為尺,丈量責任;以行動為筆,書寫擔當,將組織合力、警務資源和防控網絡向最前沿延伸。
哪里任務最艱巨 黨組織就建在哪里
“同志們,今天的巡邏重點是54號界碑附近的密林。”一天深夜,瑞麗邊境管理大隊班嶺執勤點臨時黨支部書記皇甫雪峰壓低聲音布置任務。作為設立在邊境一線的戰斗堡壘,這個由6名黨員組成的臨時黨支部,長期承擔著防范偷渡、打擊走私的重任。
雨季的邊境山林泥濘濕滑,蛇蟲出沒頻繁。黨小組組長李亞洲帶隊巡邏時,突然發現一處新開辟的小道。“這片林子平時人跡罕至,肯定有問題。”他立即向黨支部匯報。在黨支部的統籌指揮下,民警們連續蹲守12小時,最終成功查獲一起非法越境案件。“關鍵時刻,黨員必須頂得上!”李亞洲在黨支部例會上說的這句話,成了全體民警的行動準則。
針對轄區邊境線長、管控難度大的特點,瑞麗邊境管理大隊創新黨組織設置形式,在重點地段建立3個臨時黨支部,將戰斗堡壘前移到防控最前沿。在邊境一線村寨,民警定期前往村民家中走訪,正是靠著這種“鐵腳板”功夫,黨小組先后收集有效線索20余條,這些扎根一線的臨時黨支部,就像一個個堅強的紅色哨所,帶領民警群眾構筑起“村村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邊境防控網絡。
哪里矛盾最突出 陣地就建在哪里
“江警官,快來幫忙,廠里的工人又吵起來了。”接到報警后工業園區警務室民警江磊鈞立即趕到現場。兩名工人因工資結算問題發生爭執,情緒激動。“大家先消消氣,有話慢慢說。”江磊鈞一邊安撫雙方情緒,一邊聯系勞動監察部門。經過3個小時的調解,雙方終于達成和解。
為應對勞資糾紛、合同矛盾等頻發問題,警務室創新推出“警調對接”機制,在警務室設立“美穗”調解室,聯合司法所、商會開展調解工作。“我們不僅要解決矛盾,而且要預防矛盾。”江磊鈞介紹,他們每月都會開展“法治夜校”活動,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工人講解勞動法。
目前,瑞麗邊境管理大隊根據轄區特點,科學布局設立了6個特色警務室,每個警務室都因地制宜創新工作模式。在珠寶交易市場,針對盜竊、糾紛等問題,“樣樣好”警務室建立“義警聯防”體系。“王哥,今天市場人多,咱們加強巡邏。”義警隊員和民警組成巡邏隊,通過警民聯動,市場盜竊案件同比下降65%,商戶們感慨:“有警務室在,我們做生意安心多了。”
瑞麗邊境管理大隊用實際行動證明:只要始終與群眾站在一起,就沒有跨不過的難關,沒有守不住的平安。
記者 楊子莊 通訊員 章欣怡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