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將至,清晨的薄霧中,在云南省文山州硯山縣三合村委會的藍莓種植基地里,飽滿的藍莓果實掛滿枝頭,晶瑩的露珠折射出鄉村振興的希望之光。
而在這一片欣欣向榮背后,有一抹“公安藍”——硯山縣公安局盤龍派出所的民警正默默守護。他們將服務的觸角精準延伸至鄉村產業末梢,在邊疆大地上書寫著警務現代化服務高質量發展的生動篇章。
民警到田間地頭走訪了解情況。
盤龍派出所在藍莓產業發展各環節構建全鏈條守護體系,以新思維、姿態和作為,讓這顆“藍寶石”真正成為百姓增收的“致富果”。
土地流轉糾紛、用工薪酬糾紛……產業發展往往會伴隨著各類問題的發生。盤龍派出所創新踐行“矛盾不上交”的新時代“楓橋經驗”,在產業核心區域設立“藍莓警務室”,聯合鄉政干部、企業專項負責人、有威望的鄉賢,構建“民警+專職調解員+負責人+鄉賢”的“4+”多元化調解體系。民警主動下沉田間地頭、加工車間,通過尋訪了解、提前介入、就地化解“三步走”,將大量涉產矛盾糾紛消弭于萌芽狀態。僅2024年,成功化解種植園區各類矛盾糾紛30余起。
面對藍莓鮮果對物流時效與安全的極高要求,盤龍派出所以智慧警務賦能,為產業流通注入強勁動能。針對藍莓運輸高峰,聯合交管部門科學規劃綠色通道,對運輸車輛實行優先查驗、快速通行,大幅提升物流效率,降低貨損率。
該派出所啟動“護藍”行動,貫穿藍莓種植、采摘、加工、銷售全程,實施動態警務護航。通過普法、規范用藥指導、用工審查及打擊假冒偽劣,“執法+服務”雙管齊下,提升品牌信譽度。同時,派出所通過傳統警務與科技融合,將公安力量轉化為實際產業效益。
在少數民族人口占比超62%的盤龍鄉,派出所立足“民族團結進步示范區”的定位不斷創新警務實踐。針對藍莓基地少數民族員工占主體的特點,組建了一支雙語警務隊,用民族語言講解政策、提供咨詢,巧妙化解語言壁壘帶來的治理難題。在這里,“共同勞作、共同致富”不再是一句口號,而是警民攜手繪就的生動圖景。
從田間地頭到加工車間,從冷鏈物流到市場終端,盤龍派出所將黨的創新理論轉化為強勁動力,全方位守護藍莓產業。民警的辛勤付出,不僅守護了這一特色農業的茁壯成長,更以實際行動詮釋了“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讓“公安藍”成為百姓心中溫暖而堅實的力量。(馬文良、王之帆 文/圖)
來源:文山州公安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