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國政壇炸開了鍋,全是因為特朗普力推的 “大而美” 法案。這法案在參議院過關了,可這一路走得那叫一個艱難,反對聲浪一波接著一波。關鍵時刻,副總統萬斯投出的一票成了關鍵,法案才順利通過。不過,這事兒還沒完,接下來法案得回眾議院再表決,完了還得交給特朗普簽字,據說整個流程三天內就能走完。
眼瞅著法案攔不住了,特朗普曾經的盟友馬斯克直接放大招,打算搞個新政黨 “美國黨”。馬斯克這是鐵了心要讓支持 “大而美” 法案的政客在中期選舉里翻車,就是想給共和黨一個教訓。這下可把特朗普惹毛了,直接放狠話,要收回馬斯克公司的所有補貼,甚至還說要把馬斯克攆回南非老家。馬斯克現在這處境,兩頭不討好,沒和民主黨緩和關系,又把特朗普得罪透了,搞不好得被美國兩黨聯手 “圍毆”。就算是世界首富,面對這種局面也不好受啊。
再說回這個 “大而美” 法案,表面看著挺好,實際上沒準是個 “大坑”。法案一通過,美國國內矛盾估計得更嚴重。之前華爾街的金融專家就提醒過,要是美國不削減聯邦政府開支,國家破產早晚的事兒,就看最后被哪件事 “壓垮駱駝” 了。特朗普打著 “讓美國再次偉大” 的旗號上臺,雖說想著削減開支,可 129 天就砍掉了 1600 億預算。剩下的開支可難動了,背后牽扯著太多既得利益集團,盤根錯節的,根本不好下手。這么一看,“大而美” 法案說不定就是特朗普向這些利益集團低頭的標志,甚至有人懷疑特朗普自己就是其中一員。現在美國國債都超過 36 萬億了,國內各方勢力都想分蛋糕,可蛋糕就那么大,根本不夠分,鬧內亂怕是遲早的事。
也有人覺得,特朗普推這個法案,是想鞏固自己政黨的根基。法案核心就是給大企業減稅,激發它們的活力,同時削減福利,逼著更多人去公司上班。其實美國歷史上就有過類似操作。尼克松那會兒,搞 “農業大規模集約化”,把小農經濟都搞垮了,好多農場都破產,農民沒轍,只能依附大農業公司,最后成了共和黨農業集團的支持者。里根呢,主要針對 “法團經濟”,鼓勵公司把工作外包,制造業成本是降下來了,可不少人也因此丟了工作,民主黨的政治經濟基礎也被削弱了。共和黨把減稅、削福利和社會保守主義結合起來,搞出個 “自由意志融合主義”,還跟民眾說別依賴福利,得自己奮斗。這么一來,不僅給自己的做法找了借口,還拉來了不少底層白人選民。現在特朗普明顯也想照著這個路子走。
但特朗普日子也不好過。7 月 1 日,奧巴馬和小布什這兩位前總統罕見地站到了一起,公開批評特朗普要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的決定。這個國際開發署成立 64 年了,說是搞對外援助,實際上沒少在別的國家搞事情,像策劃 “顏色革命”、煽動內亂、搞滲透這些。特朗普覺得這機構問題太多,資金濫用、職權混亂,還被 “極端分子” 掌控,有失控風險,所以想直接關掉。可這機構對美國建制派來說太重要了,是他們對外施加影響、輸出價值觀的工具,自然不會讓特朗普這么干。接下來,特朗普陣營和建制派之間,估計還得有一場惡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