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明現在可謂是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
綜合韓聯社和“觀察者網”等中外媒體消息,有韓國“消息人士”透露,中方準備邀請韓國新任總統李在明出席9月3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的閱兵活動。而李在明也似乎是為此事,“專門召開”了上任以來第一場新聞發布會,對這件事進行回應。
(李在明上臺后的第一場發布會就回應了這個問題)
但他的回應,可能不會讓中國滿意,他沒有在第一時間同意出席,只是曖昧地表示要以“三大方向為基礎”,以“國家利益為中心”,展開一場“實用外交”。我們可以不用理解“三大方向”,但對“實用外交”熟啊,這不就是在中美之間“騎墻”嘛。
在全面親美的尹錫悅下臺后,現在上臺的李在明,可謂是站在了“歷史的十字路口”,如果繼續和尹錫悅一樣,走全面親美的道路,那么中韓、朝韓的關系將不會繼續好轉,而中國作為韓國身邊的“大國”,中國的任何一點兒小動靜,都會給韓國帶來“地震般”的反應。
(用泡菜“拿捏”韓國不是無稽之談,反而是很現實的問題)
每次韓國“作妖”的時候,都有中國網民戲稱“把白菜漲價他們就消停了”。這句玩笑話,其實體現了韓國對中國高度的“依賴”,韓國民生中最重要的“國民美食”辣白菜要從中國進口,即使韓國國產的辣白菜,原料白菜也得從中國進口。而白菜價格有點兒風吹草動,對中國人可能無足輕重,但對韓國人,可能就是嚴重的“民生問題”了。
(尹錫悅的那場政變,想要栽贓朝鮮的細節讓人“不寒而栗”)
至于朝鮮,作為和韓國“一衣帶水的兄弟”,如果兩國關系好轉,必然對韓國經濟、民生乃至國民的情緒帶來大量的正面效果,但尹錫悅此前那場失敗的“政變”,其中包括栽贓朝鮮特工,挑動韓朝“開戰”等細節,已經讓朝韓關系進入了歷史的最低點,李在明能否處理好這個關系,非常有必要。
從這兩點看,李在明本應毫不猶豫直接“梭哈”投中國,但韓國作為“在美軍基地上建設的國家”,從內政到外交,從軍事到民生,都無法完全自主,李在明雖然貴為總統,也不可能完全擺脫美國的影響、不看特朗普的臉色。而現在正是特朗普認為的“中美對抗”的歷史性時刻,如果李在明明確站隊中國,迎接他的很可能是政治生命的終結,這也是他不敢表態的重要原因。
(樸槿惠允許“薩德”入韓,敗光了此前積累的中國好感)
連韓聯社都表示,李在明這次左右為難,因為他擔心樸槿惠的“前車之鑒”。在2015年抗戰勝利70周年時,樸槿惠在西方國家領導人都缺席的前提下,前往北京參加抗戰勝利慶祝活動,一度被中方奉為上賓。結果回國后不光遭到國內的矛盾,之后因為朝核問題沒能得到順利解決,她轉變態度同意“薩德”入韓,最終的結局就是和中國此前建立的好感瞬間清零。
如今的李在明和樸槿惠10年前的境況何其相似,若無法平衡朝韓、中韓以及韓美關系, 不管參不參加這次抗戰勝利80周年的活動,最后都“難以善終”。
這時候,看李在明到底是“平庸”還是能影響韓國未來十年“國運”的時刻就到了,如果李在明能在中美之間找尋一個平衡點,并逐漸恢復朝韓的信任,那么他有可能成為“一代明主”被載入史冊,如果他無法處理好美韓、中韓乃至朝韓關系,等待他的可能是和尹錫悅一樣的命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