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排干路、勞經學校路升級改造
2025年2月27日啟動設計招標,3月19日完成評標并公示中標結果,由天津公路工程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以18.9萬元中標。2025年4月全面開工,已完成道路清表及路基填筑,橋梁維修工程同步啟動,計劃2025年10月完成主體工程。路面寬度由4米拓寬至6米,同步修復沿線3座橋梁病害,新增2處排水涵洞。增設智能信號燈、反光警示樁及非機動車道隔離欄。2025年12月底前完成全部工程并通車,較原計劃(2026年6月)提前6個月。
城鄉融合“主動脈”:作為楊柳青鎮西地塊開發的核心道路,連接鎮域產業帶與城市主干道,服務生物醫藥產業園、中華武林園等經濟節點。四級公路標準,設計速度15公里/小時,總長3.846公里,橋涵工程同步實施,原路面狹窄(4米)問題突出,改造后雙向兩車道通行能力提升50%,重點緩解早高峰擁堵。沿線1座橋梁(子牙河支流橋)進行橋面鋪裝及支座更換,消除安全隱患,引入AI交通流量監測系統,實時調整信號燈配時,高峰期通行效率提升30%。
總投資額:約2.1億元(含道路、橋梁、交安設施及智慧系統)。楊柳青鎮中北斜村、大柳灘村等6個行政村,惠及居民超2.5萬人,企業300余家。串聯天津勞動經濟學校、西青區人民醫院分院,日均服務師生及就醫群體超5000人次。鎮西地塊至城區通勤時間從30分鐘縮至15分鐘,貨車通行效率提升40%。消除原路段雨季積水問題,道路通行安全性提高60%。預計年增沿線商鋪收入超1500萬元,降低企業物流成本約10%。推動鎮西地塊土地開發,預計新增產業用地150畝。建設期提供300個臨時崗位,運營期新增養護、保潔等長期崗位80個。配套建設3處公交港灣,優化2條公交線路,解決學生上下學“最后一公里”問題。
中排干路、勞經學校路升級改造是西青區城鄉融合發展的關鍵工程,通過道路拓寬、智慧交通升級及橋梁修復,直接惠及沿線2.5萬居民及300余家企業。項目建成后,將顯著提升區域路網通行能力,推動產業集聚與鄉村振興,預計年增綜合效益超1.2億元,成為楊柳青鎮“交通+經濟”融合發展的示范項目。
京滬高速王慶坨服務區提升改造
截至2025年4月,服務區已完成主體框架封頂,進入內部裝修及設備安裝階段,智慧停車系統、光伏發電設備已進場調試。服務區后側增設的社會道路出入口已建成,配備ETC閘機,實現“不上高速免收費”政策。主樓擴建至3000平方米,引入狗不理包子、肯德基等品牌,裝修風格融合民國風與古建筑元素。光伏發電系統完成80%安裝,預計年發電量超1000萬度,配套儲能及智慧能源管理平臺。2025年8月底正式開放運營,較原計劃提前1個月完成。
華北首個開放式標桿服務區:打破傳統封閉式設計,允許社會車輛自由進出,服務周邊居民及過往司乘。集成光伏發電、智慧停車、超快充站等設施,目標實現全綠電運營及零碳目標。特色功能與設施,服務區后側,直連武清區王慶坨鎮,服務周邊8公里內居民。社會車輛進出免收高速費,僅對駛入高速主路的車輛收費。天津之眼微縮景觀:主樓內設置海河文化主題微縮模型,展現天津地標。展示王慶坨鎮自行車產業歷史,提供體驗與商業洽談空間。動態調整停車位,高峰期增加50%車位供給。空氣質量實時監測,廁位狀態顯示屏引導。引入桂發祥、泥人張等津農津品,以及瑞幸咖啡、肯德基等一線品牌。
總投資額:約1.25億元(含改造及新增設施)。服務區后側出入口直接服務鎮中心及周邊居住區,惠及居民超3萬人。輻射武清工貿園區,提升區域物流與商業配套。周邊居民無需繞行高速即可進入服務區消費,日均服務本地居民超2000人次。高速車流量日均4萬至5萬輛,服務區入區率10%,高峰期緩解擁堵。預計年增商業收入超8000萬元,帶動自行車產業、農產品銷售等本地經濟。新增就業崗位300個(建設期)及500個(運營期)。提供司機之家、母嬰室等設施,提升長途出行體驗。服務區充電樁覆蓋率達100%,支持新能源車快速補能。
京滬高速王慶坨服務區提升改造是京津冀首個開放式智慧服務區標桿,2025年8月投用后,將打破傳統服務區封閉模式,通過文化展示、綠色能源及商業升級,直接惠及西青區王慶坨鎮及周邊居民,預計年增綜合效益超1.5億元,成為天津“交通+文旅+產業”融合發展的典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