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填報季,各大高校紛紛敞開校門,通過校園開放日與考生、家長面對面,答疑解惑、展示風采。成都理工大學也不例外,其 2025年校園開放日于6月15日熱鬧舉行,數千名學生和家長沉浸式參與其中,在招生政策解讀、專業咨詢、實驗室體驗等活動中,近距離感受這所“雙一流”高校的獨特魅力。
這場開放日不僅是實力的展示窗口,更讓考生和家長對成理的報考價值有了更清晰的認知,而分數作為志愿填報的核心參考,自然是關注的焦點。
從2025年招生計劃來看,成都理工大學全國計劃招收7965人,較往年增加90 人,其中宜賓校區1965人,四川本地計劃 4738 人(含宜賓校區1444人)。新工科專業如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人工智能等擴招70人,還恢復了具有國防特色的“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專業,為考生提供了更多選擇。計劃的擴容意味著機會的增加,但具體分數門檻仍需參考往年數據。
參考2024年錄取情況,學校在各省的分數線雖因省份、專業、校區不同而有所差異,但整體與“雙一流”高校的定位相符。
以安徽省考生為例,成都理工大學的錄取分數呈現出豐富的層次。在2024年,本科批中,成都校區普通類物理方向最低分為572分(位次44886);宜賓校區普通類物理方向最低分581分(位次38161),基于此,不難看出兩個校區分數基本持平。
從具體專業來看,熱門的計算機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工程等專業,錄取分數線往往較高。像電子信息工程專業,2024 年在安徽的錄取最低分達到599分,而資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等傳統優勢專業,分數也在586-590分區間浮動。這些專業分數線較高,一方面源于其專業實力強勁,另一方面,社會對相關領域人才的持續需求也拉高了報考熱度。
相比之下,中外合作辦學項目的錄取門檻則更為親民。成都校區中外合作辦學的物理類專業,最低分556分(位次58922)。這為渴望進入“雙一流”高校的學生提供了機會。
而在這場開放日里,家長和考生在地質災害防治與地質環境保護全國重點實驗室觸摸科研脈搏,在足球機器人對抗賽、VR 互動中感受學科魅力,在職業生涯探秘活動中明晰發展方向。這些沉浸式體驗讓在場家長和考生深刻感受到:成理的價值,遠不止于分數門檻。作為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學校擁有5個 ESI 全球前1%學科、23個國家級一流專業,兩次斬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科研與教學實力雄厚。
回到分數本身,報考成都理工大學的性價比尤為突出。考生以合理的分數進入一所 “雙一流”高校,不僅能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從智慧教室到與頭部企業聯合開發的AI課程,從十大創新人才培養實驗班到靈活的轉專業政策,更能收獲廣闊的發展前景。
對于考生而言,成都理工大學的分數既是門檻,更是通往優質教育與光明未來的鑰匙。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