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博羅縣公莊鎮維新村的荔枝打包車間里,果農高志強忙得腳不沾地:接訂單、組織采摘、監督打包、封裝發貨,每一個環節都親自把關。讓他如此投入的“寶貝”,是園中珍貴的百年荔枝樹,還有近年來好評不斷的新秀——“宮粉糯”,正成為撬動高效益的“金果子”。
精裝禮盒內,64顆色澤誘人的宮粉糯荔枝排列整齊,價值達200元以上。這“論顆賣”的底氣,源于其色佳、味美、“扛造”的出眾品質。如今,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已將宮粉糯列為重點培育對象,正在建設示范園,將其作為惠州本土優勢荔枝新品種全力打造。
荔枝新品種“宮粉糯”。
荔枝林里藏珍品,“明星果”成搶手貨
說起與宮粉糯的結緣,高志強坦言“純屬偶然”。時光倒流至1993年,初入社會的他隨父親前往外地選購荔枝苗。彼時嫁接技術尚未普及,他們購回一萬多株苗精心栽種。命運的饋贈在多年后顯現?!扒皫啄?,我突然發現有兩棵樹的荔枝味道格外特別。”高志強回憶道,其果實色澤更為鮮艷,果形比常見的糯米糍更為渾圓飽滿。他好奇地嘗了一顆,“清甜爽口,蜜香縈繞,果肉細嫩無渣,甜度高達18~22度!”為探究竟,他遍嘗園中荔枝,最終確認僅此兩棵樹結出此等風味。隨后,他特意邀請十多位親友鄰里一同品鑒,眾人嘗后均對其獨特風味贊不絕口。自此,這兩棵“明星樹”的果實便成了搶手貨。
為解開品種之謎,高志強求助于惠州學院等高校專家。基因鑒定結果顯示,這兩株荔枝樹擁有獨特的標志性基因,其遺傳性狀與普通糯米糍荔枝存在顯著差異,為其取名為“宮粉糯”。
“宮粉糯屬于糯米糍的變異類型,在植物學特征上有多處不同?!睆V東省荔枝與龍眼科技創新中心負責人、惠州學院生命科學學院副教授曾令達向記者詳解,成熟的宮粉糯表皮呈現獨特的粉桃紅色,成熟期較糯米糍早,果實更重,含糖量高,單寧含量低(澀感少),果核與果肉結合度(膠合率)低,可食率高,口感清甜不膩。
眼見為實,口嘗為證。在綴滿紅彤彤果實的宮粉糯老樹下,高志強身手矯健地攀上枝頭,嫻熟地摘下幾串飽滿的荔枝遞給眾人。幾位從外地專程前來采購的游客品嘗后,忍不住連連稱贊:“這口感真是絕了,品質一流!這么好吃的荔枝,在外面可不容易嘗到?!?/p>
緊密協作育新種,助農增收促振興
宮粉糯的價值不僅在于美味。“去年大部分糯米糍荔枝遭遇絕收,宮粉糯卻能滿樹掛果,裂果很少,展現出優異的穩產性和抗逆性。”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農技專家陳煥東補充道。這一特性對保障果農收益至關重要。
專家和農技人員查看荔枝生長情況。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攝
因看好其前景,今年春季,在市農技人員的指導下,高志強從母樹上剪取枝條,成功嫁接了60株宮粉糯幼苗,并聘請專人精心管護,預計后年即可掛果。
“嫁接苗的病蟲害防治和水肥管理是關鍵,直接關系到成活率。”農技人員不定期深入果園,為高志強送來技術指導和優質肥料。記者在果園看到,新嫁接的宮粉糯枝條已吐露新芽,生機盎然。
據估算,豐產期宮粉糯畝產可達2000斤至3000斤,地頭價不低于30元/斤。相較于傳統的桂味與糯米糍,作為中晚熟品種的宮粉糯市場潛力巨大,有望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
眼下,惠州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正積極推進宮粉糯荔枝示范園建設及新品種審定工作。通過政府引導、科技支撐與農戶實踐的緊密協作,這一惠州本土孕育的荔枝“新星”正加速走向規?;?、品牌化。推廣宮粉糯等本地優勢新品種,將成為推動惠州荔枝產業升級、促進果農增收、助力鄉村振興的有力抓手。
惠州日報記者陳春惠 通訊員翁曉華 涂楊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