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的一天,在中央的安排下,肖華將軍前往蘭州赴任,擔任軍區政委。
沒想到,他剛一下飛機,便見到了親自過來迎接他的韓先楚司令。
還沒等他開口,對方便熱情地迎了上來,嘴里還一口一個“老首長”親切地叫著。
不明就里的干部們紛紛側目,好像從未見到司令員對哪個將領如此敬愛過。
肖華也察覺到了異常,于是等四處無人后,他便直接對韓先楚道:以后你說話可注意點了……
新的使命
1973年,為了讓軍隊更好的發展,毛主席下達了八大軍區對調的命令。收到這個消息時,大多數人都是驚訝的。
要知道彼時各軍區司令在任上已經工作十幾年了,忽然讓他們變動崗位,去適應一個新的環境,對誰來說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不過,大部分將領都表示了理解,在一番心理準備后便接受了新的任命。
然而,唯獨韓先楚將軍,卻始終想不通這件事。當時他正擔任福州軍區司令,與他調換的正是蘭州軍區的皮定均。
聽聞此事后,他便立馬坐飛機來到了北京,當面向毛主席提出了自己的意見。
他表示自己已經在福州任職很長時間了,一直負責臺海一線的防護工作,沒人比他更清楚那里的情況,換誰過去都不合適。
再說,現在情況也不是很樂觀,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戰爭,他實在不想在這個節骨眼上離開。
毛主席聽后沉思了一會兒。其實這不是韓將軍第一次拒絕上級的命令了,不過主席并未生氣。
因為他清楚,對方并不是害怕蘭州條件艱苦,貪圖享樂才會這樣說的,而純粹是從國家的角度考慮的。
不過主席看得更遠一些,他耐心地向韓將軍講明白其中的道理,告訴他一個軍隊要想長遠的發展,并不僅是能打勝仗才行。
而應該像拔牙一樣,要時常維護,出了問題就要早日拔除,否則越拖就會越疼。
在主席的諄諄教誨下,韓將軍終于悟得了其中的道理。他再也沒有意見,當即表示堅決服從命令。
在去新軍區上任前,韓將軍特意了解了一番自己的新搭檔——冼恒漢政委。
冼將軍有著非常深厚的革命經歷,但因為常年在后方做政治工作,所以他的軍功并不如韓將軍多,算是個“秀才兵”。
也正因此,他在1955年授銜時只得了個中將。
不過雖然他的軍銜沒有韓將軍高,但他在蘭州軍區已經從事很多年了,已經非常熟悉當地的工作。
這也是韓將軍比較放心的一點。如今中蘇關系緊張,蘭州軍區掌管著兩國漫長邊境線上的安全。
韓將軍作為赫赫戰將,自然也明白這里的重要性,想要盡快熟悉崗位。
有冼恒漢的幫助,他或許很快就能上手了。
然而,沒想到的是,兩人的相處不僅沒有想象的那樣愉快,反而還爭執不斷,后來甚至還驚動了毛主席。
難以解決的困難
其中他們之間并沒有太大的矛盾,主要是因為意見不合。
韓將軍打了一輩子仗,因此相較于冼恒漢,他更關注軍事領域的工作。
但他自從來到這里后便發現,不管是兵員素質還是裝備水平都遠遠不如其他軍區,這樣的軍隊怎么能守好邊疆呢?
于是他便開始大刀闊斧地對軍區里里外外都進行了“換裝”,小到綠化設施,大到軍用設施。
有時他也沒和其他干部商量,便一個人做了主。就這樣,冼恒漢便漸漸生出了不滿情緒。
要知道這里地處大西北,不管是物資還是交通,都要遠遠落后于其他地方,他們也只能將僅有的經費花在刀刃上,部隊也就避免不了戰斗力薄弱了。
現在韓將軍這樣做,不就相當于否定了蘭州軍區所有的努力嗎?
他雖然只是政工干部,但脾氣也是很硬的。因此也不管對方的軍銜比自己高,他便當眾頂撞了對方。
就這樣,兩人各執一詞,始終爭執不下。后來毛主席也得知了此事,當即就派葉帥過去調解。
葉帥到了之后,苦口婆心地勸解兩位,但收效甚微。冼恒漢最后甚至提出了調離軍區的想法。
葉帥聽后當即便拒絕了,兩個都是不可多得的優秀干部,讓誰離開都不行。
經過慎重考慮后,中央決定重新調一個人過來,慢慢調解兩人的關系。而中央所選擇的這人就是肖華。
別看肖將軍年紀小,他可是有過在中央工作的經歷,并且他還當過韓先楚的首長,肯定能改一改對方的脾氣。
就這樣,在1977年,肖將軍趕到蘭州赴任。
老首長的關照
而早就收到消息的韓將軍也早早地等到了機場門口。
當見到老首長過來后,他便熱情地上前迎接:“老首長,歡迎來蘭州軍區任職,又能與您共事了!”
肖將軍也非常高興能再遇到老戰友,當即笑著說:“韓司令,我初來乍到,以后有做得什么不好的地方請多多指教。”
兩人有說有笑地往車邊走去。讓人驚訝的是,肖將軍明顯看起來更小,可韓將軍卻一口一個“老首長”地喊著。
看到大家臉上疑惑的表情,肖將軍也意識到了不好。于是等上車后,他便告誡對方,以后說話可要注意了,現在他倆是平級,不應該再以“老首長”相稱。
但韓將軍卻不以為意。
他說,本來您就是軍區黨委書記,我是副書記,低半級,況且您本來就是我的“老首長”,這樣稱呼您也是應該的。
其實兩人真正合作的時間并不多,也就是解放戰爭中的幾年而已。但僅在短短幾年內,兩人便結下了非常深厚的友情。
1946年,肖華擔任遼東軍區司令。也是在這一年,國民黨調集重兵向遼東地進攻,我軍形勢變得危急起來。
由于敵眾我寡,很多人主張撤退,但肖華卻不愿將解放區拱手讓人。
就在他猶豫之際,中央給他下屬的四縱調了一個副司令來,就是韓先楚。
韓將軍得知情況后,當即表示應該反守為攻,集中兵力進攻一兩個大城市,掌握戰斗主動權。
當時很多人覺得他異想天開,不愿相信他。不過肖華對韓先楚還是很了解的,知道他在指揮方面有一些造詣,便決定采納他的意見。
隨后他便將這個任務交給了韓將軍,甚至還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將軍區的后備力量調給了他,以此全面支持他。
所幸,韓先楚不負所托,僅用了兩天時間便攻下了鞍山,還成功促使敵184師師長潘朔端起義。
肖華收到捷報后非常高興,此后便對他更加重用起來了。
后來,胡奇才將軍在新開嶺陷入敵25師圍攻的危險時,肖華當即給韓先楚傳去急令,讓他趕去救援。
最終,在韓將軍的支持下,我軍完成了新開嶺這一仗,啃下了25師這塊“硬骨頭”。
此后,韓將軍便開始進入中央的視野,一步步受到提拔。
很多人說,韓將軍是從解放戰爭開始大顯神威的,但他卻始終記得,若不是肖華老首長一直信任自己,他也不會有后來的成就。
因此,他心里對肖將軍也是十分敬重的。
到了1977年,肖將軍上任蘭州軍區政委后,便開始努力配合韓、冼兩人工作。他雖然資歷和經驗都比較高,但從不以身份自居,而是聽取雙方的意見,努力從中調和。
而在他的努力下,兩位將軍也逐漸意識到了自身的不足,開始進行改變,終于能夠和睦相處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