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體記者 魏敏 修東莉 通訊員 王立林 閆瓊
在新蔡縣澗頭鄉的沃野之間,一場充滿生命力的致富故事正在悄然上演。7月2日,記者踏入吳李莊村養殖戶吳洪升的螞蚱養殖基地,推開大棚的瞬間,仿若進入一個躍動的綠色世界——成千上萬只螞蚱輕盈飛舞,翠綠色的身軀在陽光下折射出蓬勃生機,密密麻麻卻井然有序,展現出鄉村特色產業的獨特魅力。
吳洪升,這位面容憨厚的農村漢子,用敏銳的市場眼光和堅韌不拔的毅力,將毫不起眼的小螞蚱,培育成了村民眼中的"致富法寶"。記者到訪時,他正帶著幾名鐘點工嫻熟地進行螞蚱采收工作。特制的捕捉網在他們手中靈活揮舞,所到之處,一兜兜活蹦亂跳的螞蚱被迅速收集起來,隨即完成分揀、打包,發往周邊城市乃至更遠的消費市場,成為食客餐桌上的特色美味。
談及養殖螞蚱的緣由,吳洪升打開了話匣子。幾年前,一次偶然的網絡瀏覽,讓他發現了螞蚱養殖"低成本、短周期、高效益"的商機,創業的種子就此種下。他查閱大量資料,四處拜師學藝,最終用詳實的規劃和堅定的決心說服家人,在村頭的空地上搭起七座螞蚱養殖大棚,開啟了創業之路。
歷經無數次的摸索實踐,吳洪升的養殖技術愈發精湛,養殖規模也不斷擴大。如今,他的螞蚱在市場上供不應求,吸引了各地經銷商慕名而來。隨著產業發展,吳洪升主動吸納村里的閑散勞動力,讓不少村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切實增加了家庭收入。
"一個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才是真的富。"這是吳洪升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在自己事業步入正軌后,他毫不藏私地分享養殖技術和經驗,帶動周邊村民共同發展螞蚱養殖產業。化莊鄉陳油坊村的陳艷子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看到吳洪升的成功,陳艷子經過深入調研,毅然投身螞蚱養殖。在吳洪升全程技術指導下,他順利建成六個養殖大棚,踏上了致富新征程。
"這些小螞蚱,就是咱們鄉村振興的‘金疙瘩’!"吳洪升眼中滿是憧憬,"吳洪升說,下一步,他計劃繼續擴大規模,引入更科學的養殖模式提升效益,更希望能有越來越多的鄉親加入,一起把螞蚱養殖做成富民大產業。
如今,吳洪升的螞蚱養殖基地已然成為當地鄉村振興的閃亮名片,吸引著一批又一批養殖戶前來參觀學習。他的奮斗歷程,不僅是個人創業成功的典范,更激勵著無數鄉村創業者大膽創新、勇敢追夢,為鄉村振興注入源源不斷的活力 。(編輯 詹云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