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報》在7月2日頭版頭條和7月4日二版頭條,分別以《福建“清單式”力推三明醫改經驗》《推動三明醫改 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為題,報道福建分類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做法,一起學習。
近日,福建省政府在龍巖市召開深入推廣“三明經驗”深化醫改工作現場推進會。會議要求,“清單式”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學透用好主要經驗做法,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分類指導、分類施策,今年年底前全面落實11項醫改“規定動作”。福建省副省長李興湖出席會議并講話。
會議要求,落實好福建省衛生健康委等8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福建省“清單式”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實施方案》,進一步鞏固提升和因地制宜推廣三明醫改經驗。《實施方案》明確了4個清單:三明醫改主要經驗做法清單,各地需要鞏固提升的醫改“規定動作”清單,市情相近的設區市全方位推廣主要任務清單,三明市縣域醫共體建設主要經驗清單。
其中,三明醫改主要經驗做法清單包括9個方面的內容,分別是:堅持黨委政府高位推動、敢為人先,建立高效的醫改決策和執行機制,促進“三醫”協同發展和治理,建立穩定的投入保障機制,發揮價格和支付方式杠桿作用,推進分級診療和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改革完善人事薪酬和編制管理,實施全民健康管理,培養一支有情懷、敢擔當、善作為的醫改團隊。各地需要鞏固提升的醫改“規定動作”清單主要包括用好編制資源、落實辦醫責任、及時動態調價、改革薪酬制度、促進分級診療等11項內容。市情相近的設區市全方位推廣主要任務清單包括健全完善醫改推進機制、強化“三醫”協同治理等5個方面的10項任務。三明市縣域醫共體建設主要經驗清單包括改革管理體制、明確各方權責,優化運行機制、促進上下協同,創新服務模式、全面守護健康3個方面的11項內容。
會議要求,組建涵蓋“三醫”部門的省市醫改“小分隊”,深入各地進行針對性宣講與指導,引導各地不斷將三明醫改經驗轉化為當地改革路徑與政策舉措。圍繞11項醫改“規定動作”,以設區市為單元,立足各自實際制定鞏固提升“三明經驗”、深化醫改的政策措施,進一步細化明確當地醫改的“路線圖”與“時間表”,打好改革“組合拳”。與三明市情比較接近的南平、龍巖、寧德、漳州、莆田等地,在完成“規定動作”的基礎上,充分利用三明市的創新成果,進一步抓好10項改革任務,爭取打造成為鞏固提升三明醫改經驗的樣板城市;基礎條件較好的福州、廈門、泉州等地,要自加壓力,因地制宜打好改革“特色牌”。
會議要求,縣域醫共體要認真學習借鑒三明“一家人、一本賬、一條心”的經驗做法。三明市要繼續大膽改革創新,不斷探索新經驗新做法。要推進醫療機構分類分級管理,盡快形成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格局。要強化“三醫”協同聯動、推進數字賦能醫改,建好“三醫一張網”、推動智慧醫院建設,取得更多實效。
6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繼續召開“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深化以公益性為導向的公立醫院改革”主題新聞發布會,向全國老百姓介紹云南省全省,以及云南省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等地深化醫改的做法。這是今年該系列發布會的第三場。
7月2日,《健康報》一版頭條刊登《福建“清單式”力推三明醫改經驗》,報道福建省進一步鞏固提升和因地制宜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最新進展。
國家部門與省級政府同頻共振,在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上實現雙向奔赴,本質是持續完善有利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生態體系。在這個體系當中,三明醫改經驗也正實現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的轉變。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不斷深化對改革規律的認識,增強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形成改革開放以來最豐富、最全面、最系統的改革方法論,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事業在攻堅克難中不斷邁上新臺階、取得新勝利。三明醫改就是在衛生健康領域用改革推動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人民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提升的例證。醫改的深層阻力始終來自利益格局的調整。當改革進入“深水區”,唯有像三明醫改那樣保持刀刃向內的勇氣和系統集成的智慧,才能破解利益固化的藩籬,實現改革順利往前推進。
三明醫改的誕生,源于破解看病難、看病貴的現實需求。2012年,三明市以壯士斷腕的勇氣開啟改革,構建了“三醫聯動”的制度閉環,為我國深化醫改蹚出了路子、樹立了典型,部分經驗已經上升為國家政策,很多地方因地制宜實踐并豐富了三明醫改經驗的內涵。
然而,在福建省內,一些改革者也發現,早期三明醫改經驗在部分地區推廣時,曾出現“形似神不似”的現象。比如,有的地方僅照搬藥品集中采購等表層做法,卻忽視部門協同、利益調整等核心機制,導致改革碎片化。在省外更廣范圍,改革同時面臨諸多挑戰:各地的經濟基礎存在差異,不同地區的優質醫療資源存量不同,不同地區基本醫保基金收支存在差異,甚至不同地區黨政領導干部對深化醫改的總體認識也存在水平不一致的情況。
這些狀況引發了對三明醫改經驗推廣前景的擔憂——地區間改革節奏的脫節易引發“再等一等、看一看”的觀望情緒,在片面強調“地區特點”的同時可能會稀釋“敢為人先”的勇氣。推廣三明醫改經驗,亟須通過制度創新實現經驗的標準化復制,構建有利于改革的生態體系,把“能不能改”的遲疑轉化為“敢為人先”的共同決心。
福建省此次提出“清單式”分類推廣機制,通過制定三明醫改主要經驗做法清單、各地需要鞏固提升的醫改“規定動作”清單、市情相近的設區市全方位推廣主要任務清單、三明市縣域醫共體建設主要經驗清單,構建起目標明確、責任清晰、路徑具體的改革推進體系。這種“清單式”推進改革的模式,既確保了改革方向的堅定性、正確性,又為各地因地制宜創新留出了空間,體現了對“改革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的創造性運用。
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本質上是一場“制度移植”的創新實踐,需要突破“盆景式”發展的視野,通過標準化、系統化的制度設計,實現了改革經驗從特殊到一般的轉化。因此,推廣三明醫改經驗,首要步驟不是對醫改單項、具體工作的模仿和實踐,而是深入學習三明醫改體現的改革精神與理念方法,根據改革措施的優先序、成熟度,以及本地特點等因素,更有針對性地找準改革切入口、明確各項改革工作的優先級、改革的節奏,進而壓緊壓實各方改革責任。
隨著人口老齡化加速、疾病譜變化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升級,深化醫改始終在路上。唯有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持續深化醫療、醫保、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才能破解醫療衛生領域的深層次矛盾。推廣好三明醫改經驗,關鍵在于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健康中國建設重要論述精神中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健康是1,其他都是后面的0。1沒有了,什么都沒有了。當前各地正在結合自身實際積極尋找推廣三明醫改經驗的好方法、好路徑,“全國一盤棋、滿園皆春色”的局面也正在形成。
來源:健康報
一審:陳素玲
二審:黃新珠
三審:寧永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