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象新聞記者 夏萍
2025年7月1日是《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以下簡稱《條例》)頒布實施七周年,為進一步發揮文明示范引領作用,培育文明新風尚,鄭州市數字化城市運行中心組織開展了以“學文明條例 做文明市民”為主題的文明實踐活動,通過多元載體將文明理念傳遞至城市的每個角落。
黨建引領聚合力,黨員先鋒作表率
7月2日上午,該中心黨員志愿者隊伍奔赴汝河路與文化宮路周邊區域,拉開了文明實踐活動的序幕。志愿者們身著紅色馬甲,穿梭于街頭巷尾、商鋪門店和公園廣場之間。在發放《鄭州市文明行為促進條例》的過程中,結合城管工作特點,重點講解了城市管理領域的文明規范,如垃圾分類、違規停車等內容。通過“黨建+志愿服務”模式,黨員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踐行初心使命,不僅成為文明條例的宣傳者,更化身文明條例的解讀員,讓市民深刻理解文明行為與城市精細化管理的密切關聯,推動形成“黨建引領、黨員帶頭、群眾參與”的文明共建格局。
網格治理強根基,精準宣傳入民心
依托黨建引領網格化治理體系,該中心專職下沉網格員分赴不同社區,開展“靶向式”宣傳教育。7月1日上午,該中心下沉隴海馬路街道新鄭路社區網格員深入樓院小區和沿街商鋪,針對鄰里糾紛、公共衛生等群眾關切的問題,細致解讀條例中關于公共環境維護的具體條款。7月2日上午,下沉梧桐街道祝福社區網格員通過發放宣傳頁、現場文明勸阻等方式,將停車秩序維護、垃圾分類等城管日常工作要求融入條例宣傳中。這種“網格+志愿服務”的模式,讓文明條例宣傳從“紙上”走到“地上”,切實打通服務群眾、引導文明的“最后一米”。
采集服務雙提升,市容整治顯成效
7月2日上午,該中心“綠城啄木鳥”志愿服務隊經開區分隊圍繞“我們的城市叫鄭州”開展環境整治活動,成為城管業務與文明實踐結合的生動注腳。志愿者們圍繞市容環境提升這一城管核心工作,對公共座椅進行全面擦拭,細致清理衛生死角,集中規范非機動車停放秩序。在整治過程中,同步向市民宣傳文明條例中關于市容維護的規定,對亂停亂放、隨手亂扔垃圾等不文明行為進行耐心勸導。通過“采集+志愿服務”的模式,不僅及時消除了影響市容環境的“小問題”,更讓市民在直觀感受城市環境變化的同時,加深對文明條例的理解,主動參與到城市管理中來。
此次文明實踐系列活動,是該中心將黨建工作與城管業務、網格化治理有機融合的具體實踐,有效提升了市民對文明條例的知曉率和踐行度。該中心將持續深化“黨建+網格+志愿服務”工作模式,將文明宣傳融入日常網格走訪全過程,使文明條例成為指導工作的行為準則,全方位助力城管事業的高質量發展。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