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橋路,這條位于顓橋鎮銀橋花園居民區中心地帶的內部道路,是居民通往滬閔路的唯一通道,承載著1428戶居民、商戶及幼兒園的日常出行。然而,長期以來,銀橋路處于“三不管”狀態:停車不收費、路面無管理、通行無秩序。58個免費車位有接近半數被外來車和僵尸車無序占用;車輛橫停、消防通道堵塞、早晚高峰擁堵不堪、喇叭聲擾民,安全隱患與出行難題并存,成為困擾居民的“心頭病”。
為根治頑疾,構建有序、安全、和諧的社區出行環境,一場聚焦“銀橋路停車管理”的專題協商會在銀橋花園居委會舉行。
開展社區民主協商,是暢通民意表達的“連心橋”,更是提升治理效能的“金鑰匙”,推動社區事務從“無人問津”走向“眾人議治”。小區“四位一體”成員、黨員代表、居民骨干、商戶、幼兒園代表等16名社區代表參與共商共議。
真實的痛點與多元的需求在協商中被聚焦
“我非常支持停車收費!一到晚上,車輛到處亂停,嚴重影響了我們的出行和生活。”居民代表的發言表達了飽受亂停之苦居民的心聲。
“我們水果店還是個快遞驛站,每天早晚門口堵死,快遞卸貨都沒法卸!”水果店老板道出了商戶的無奈與經營困境。
“幼兒園旁邊的停車場里有很多僵尸車,車輛長期停放不動,造成了公共停車位的浪費!”另有居民抱怨道。
業主的抱怨應當被理解。有居民代表說,原以為這條路的主要問題就是商戶,今天開了會才知道,外來車輛才是造成問題的根本。希望銀橋路盡快管理起來,利用規則讓通行更安全。
商戶的特殊需求應當被重視。商戶們也曾飽受亂停之苦,所以非常支持停車管理,愿意繳納停車費。但是有些店里的車輛可能不止兩輛,現有停車方案這對部分商家造成困擾;另外汽修店可能涉及維修車輛過夜的情況,他們提議方案應該進一步優化,酌情對這些客觀情況給予部分費用減免。
幼兒園的情況應當被考慮。有老師提到,希望能針對幼兒園老師在學期內,或寒暑假開展公益課程期間免費停放。同時幼兒園代表也關注方案實施后新的潛在問題,他們擔心如果免一小時停車費,幼兒園接送的家長會不會在上下學時段造成新的擁堵。
“站在人大代表的角度,我希望在后續實施階段,能夠組建監督小組進行管理和監督。”“作為公安機關,未來停車方案落地后,如僵尸車清理等情況需支持,我們會全力協助。”“方案通過后,我們物業也會積極做好管理工作,促進方案落到實處。”此次協商并非簡單表態,而是圍繞核心矛盾如停車人群準入、車位利用規則、收費階梯標準、特殊場景處理等展開深度討論。居民、商戶、幼兒園代表基于自身立場充分表達,人大代表、社區民警、職能部門也從各自角度提供了專業建議和支持承諾。
“社區民主協商師”
在復雜議題實戰中錘煉專業本領
“無主道路停車難常涉及多方利益,今天現場直觀感受到車主‘找車位難’的焦慮。這讓我體會到,協商師需要在平衡中找突破口,善用‘共情式提問’引導聚焦問題本質,減少情緒對立。”
“協商會的價值在于讓所有人看見問題、參與溝通,從而產生對過程的責任感和對結果的認同感。這次我學到了難題治理中的協商邏輯、溝通技巧、協作思維。”
此次協商實踐,也是顓橋鎮貫徹落實閔行區三級網格議事協商體系建設要求的一次生動體現。通過聚焦公共安全與人居環境痛點精準選定議題,動員多元利益主體參與共商,并依托社區環境物業委員會等平臺強化組織協調,有效提升了居民區協商議事的效能與規范性。銀橋路,這條曾經的“煩心路”,也有望在一次次民主協商下蛻變為社區共治與共享的“幸福路”。
來源: 今日閔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