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謝謝你,辛苦啦!”五礦萬境水岸小區一期11棟的獨居老人雷阿姨,接過外賣時向騎手李明真誠致謝。兒女不在身邊的她,時常能感受到這位年輕騎手的暖心關懷。“雷阿姨,以后有啥跑腿的事兒盡管吩咐!”李明的承諾,成為老人獨居生活里的一份溫暖依靠。
在長沙市雨花區井旺社區,這樣溫暖的互動場景正日益頻繁。作為單一小區型社區,井旺社區以黨建引領“紅色物業”為主線,創新打造“紅領物業”示范小區,通過整合多方資源、創新服務模式,全力構建“騎手友好型小區”,推動社區治理與民生服務同頻共振。
過去,五礦萬境水岸小區因樓棟密集、人口眾多,外賣騎手普遍面臨進門難、尋路難、停車難、充電難等痛點。為破解這些難題,井旺社區聯合五礦物業客服中心,充分發揮貼近居民、熟悉社區的優勢,深入調研騎手需求。
依托黨群服務中心、紅色物業陣地等公共空間,精心打造“騎手驛站”,配備休息座椅、飲水機、應急藥品、充電設備等設施,為騎手們提供溫暖的“歇腳地”和能量“加油站”。同時,社區還貼心開展關懷活動:寒冬里送上暖手寶和姜茶,酷暑時備好清涼飲品,讓騎手真切感受到家的溫暖。
為暢通送餐“最后一百米”,井旺社區積極探索新就業群體融入基層治理的新模式。建立由社區牽頭,物業、居民、配送點等多方參與的協商機制,發起友好倡議,倡導大家尊重騎手工作,主動參與“騎手友好型小區”建設。線下,社區精心繪制友好路線,完善樓棟指引標識,在主入口設置清晰醒目的“騎手友好”地圖;線上,開發“騎手碼”智能指引功能,實時更新小區信息。此外,社區還與25家轄區門店簽約,打造“騎手友好商家”網絡,為騎手提供就餐、休憩、充電等一站式服務。
如今,騎手們不僅是居民生活的“擺渡人”,更成為社區治理的“特聘專員”。他們化身“移動網格員”,在穿梭樓宇間及時反饋安全隱患、環境問題;主動為獨居老人送物資、幫居民跑腿,充分發揮“移動地圖”優勢,深度參與社區共建。當紅色物業黨員管家遞上一杯清涼的白開水,騎手小哥順手清理樓道雜物,這種充滿煙火氣的雙向奔赴,正悄然打破鋼筋水泥的隔閡,讓“鄰里守望”的傳統美德在現代社區煥發新生。
下一步,井旺社區將持續深化“紅色物業+”模式,搭建更多元的雙向服務平臺。在優化“騎手驛站”服務的同時,組建騎手志愿服務隊參與安全巡查;開發專屬積分系統,以暖心服務兌換便民福利。通過建立常態化聯動機制,推動紅色物業與新就業群體從“偶然互助”邁向“深度融合”,讓每一位奔波的騎手都成為社區治理的“流動哨兵”,共同書寫基層治理現代化的溫暖篇章。(陳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