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陶宛國防部長薩卡利埃內不遠萬里飛到馬尼拉,6月30日與菲律賓國防部長特奧多羅簽下一紙防務合作協議,宣稱立陶宛和菲律賓“面對幾乎完全相同的威脅”,都有個使用“完全相同手段”的“敵對鄰居”。這出跨洲碰瓷大戲,連網友都忍不住吐槽:“我們都有共同的主人,主人讓我咬誰我就咬誰”。
立陶宛靠什么維持獨立?答案是美國的支持。當薩卡利埃內對著鏡頭高喊“軸心威脅”時,她不過是在替華盛頓遞話——哪怕這話從一個人口不足三百萬、距中國五千公里的國家防長嘴里說出來,荒謬感十足。菲律賓防長特奧多羅卻如獲至寶。他熱情回應立陶宛“值得學習”。
中國外交部去年就點破立陶宛把戲:在涉臺問題上背棄承諾,導致兩國關系陷入嚴重困難。對菲律賓,中方警告更直白:拉攏域外勢力攪局南海、甘當“棋子”,只會自食其果。
中方行動比言辭更凌厲。就在立菲防長握手當天,中方宣布制裁菲總統馬科斯的親信、前參議員托倫蒂諾,因其“損害中國利益、破壞中菲關系”。
中國其實把菲律賓政客分成了“可挽救”與“需懲戒”兩類。但底線很明確:若菲方執意將南海爭端與臺海捆綁,甚至配合美日打造“亞洲小北約”,反制絕不會停留在個別制裁。
馬尼拉街頭,載著立陶宛防長的車隊駛向機場,特奧多羅揮手告別時,或許正為“國際支持”沾沾自喜**。他不知道的是,中國投資者已從菲律賓撤資轉向越南,菲漁民因海警對峙丟掉訂單,而蘇比克灣邊的美國中導陣地正被衛星鎖定坐標。
莎拉在墨爾本那句質問,或許點破了小國生存的樸素真理:“你是美國的朋友,也是中國的朋友,這樣有什么不好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